乌栖曲
诗词简介:
据范传正《唐翰林李公新墓碑》和孟棨《本事诗》载:李白初至长安,诗人贺知章一见呼为“谪仙人”,吟其《乌栖曲》(一说《乌夜啼》),赞叹说:“此诗可以泣鬼神矣。”知其为未入长安之作。李白未入长安前,曾漫游吴中,此诗当为李白游览苏州时的怀古之作。《乌栖曲》,是乐府《清商曲辞·西曲歌》 旧题。多写男女欢娱之情。现存南朝梁简文章萧纲、徐陵的作品,都比较绮靡。李白此诗近似纯客观地描写吴王夫差和西施的宫廷生活,表面看来似与旧题无异。然而诗中却以日升月落、时间的不断推移,与宫中寻欢作乐的无穷无已作对比。不动声色地讽刺了宫廷中荒淫无度的生活。李白七古向以诗风豪放雄肆著称。而此诗含蓄秀婉,寄兴深微,别具一格。表现了伟大诗人既有主体风格,而又风格多样的特点。
- 原文
- 拼音
- 繁体
- 《乌栖曲》.[唐].李白.姑苏台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吴歌楚舞欢未毕,青山欲衔半边日。银箭金壶漏水多,起看秋月坠江波。东方渐高奈乐何。
- 《 wū qī qǔ 》《 乌 栖 曲 》.[ tánɡ ]. lǐ bái..[ 唐 ]. 李 白 .ɡū sū tái shànɡ wū qī shí , wú wánɡ ɡōnɡ lǐ zuì xī shī 。姑 苏 台 上 乌 栖 时 , 吴 王 宫 里 醉 西 施 。wú ɡē chǔ wǔ huān wèi bì , qīnɡ shān yù xián bàn biān rì 。吴 歌 楚 舞 欢 未 毕 , 青 山 欲 衔 半 边 日 。yín jiàn jīn hú lòu shuǐ duō , qǐ kàn qiū yuè zhuì jiānɡ bō 。银 箭 金 壶 漏 水 多 , 起 看 秋 月 坠 江 波 。dōnɡ fānɡ jiàn ɡāo nài lè hé 。东 方 渐 高 奈 乐 何 。
- 《烏棲曲》.[唐].李白.姑蘇臺上烏棲時,吳王宮里醉西施。吳歌楚舞歡未畢,青山欲銜半邊日。銀箭金壺漏水多,起看秋月墜江波。東方漸高奈樂何。
- 译文
- 注释
- 诗评
- 【译文】 姑苏台上乌鸟欲栖的黄昏,春宵宫里吴王和西施醉熏熏。吴歌未歇楚舞如风起,西山上,看看红日嵌半轮。金壶里滴漏声声敲至明,太阳东山出,秋月西江沉。日升月落,怎能影响他贪欢作乐的人!
- 【注释】
①姑苏台:故址在今江苏苏州市西南胥山上,吴王阖闾始建,后吴王夫差加以增筑。据《越绝书》:此台三年才建成,横广五里。台上别立春宵宫,吴王与宫嫔等在宫中彻夜饮酒。造千石酒钟,作天池,池中造青龙舟,舟中盛陈妓乐,夫差与西施整日在水上嬉戏。乌栖时:黄昏时候。西施:春秋时越国有名美女。
②吴歌楚舞:指南方乐舞。春秋时吴、楚疆域相接,都是南方的国家。
③银箭金壶:我国古代计时用具。金壶用铜制成,内贮水,壶底有孔,使水下漏。水中有一枝刻有度数的箭。以水平面下降露出的度数来计算时间多少。
④奈乐何:对吴王的贪欢作乐又能怎么办呢?一作“奈尔何”。 - 【集评】 元·萧士赞:“此诗虽只乐府,然深得国风刺诗之体。盛言其美而不美者自见,观者其毋忽诸。”(《分类补注李太白集》卷二)明·朱谏:“按:白为此诗,无有讥刺之辞,旧说以为盛言其美而不美者自见,正所以刺之也,意或得之。”(《李诗选注》卷二)清·王夫之:“艳诗有述欢好者,有述怨情者,三百篇亦所不废。顾皆流览而达其定情,非沉迷不反,以身为妖冶之媒也。嗣是作者,如‘荷叶罗裙一色裁’,‘昨夜风开露井桃’,皆艳极而有所止。至如太白《乌栖曲》诸篇,则又寓意高远,尤为雅奏。”(《姜斋诗话》卷二)清·沈德潜:“末句为乐难久也。缀一单句,格奇。”(《唐诗别裁》卷六)清·爱新觉罗弘历等:“乐极悲生之意写得微婉,未几而麋鹿游于姑苏矣。全不说破,可谓寄兴深微者。胡应麟以杜之《七哀》隽永深厚,法律森然,谓此篇斤两稍轻,咏叹不足。真意为谤伤,未足与议也。末缀一单句,有不尽之妙。”(《唐宋诗醇》卷二)清·王尧衢:“此篇七句三转韵,而以首二句为根”。(《唐诗合解》卷三)
- 赏析一
- 赏析二
- 赏析三
- 《乌栖曲》是乐府旧题,据《乐府诗集》,梁代的简文帝、元帝、萧子显并有此作。乌栖,日落之时,即黄昏。梁简文帝等人的作品,写的都是日落后男女的轻靡艳情,没有多大意义。李白此作,虽然也写吴王西施长夜欢宴,貌似艳曲,但突破前人窠臼,实际是一曲姑苏怀古,诗人对吴王淫靡行径持嘲讽、批判和否定态度,含有希望统治者从中吸取教训的用意。姑苏台在今江苏吴县木渎镇附近的灵岩山(姑苏山)上,春秋时吴王阖闾创建。吴国击败越国,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伺机复仇;他还献美女西施给吴王夫差,以瓦解他的斗志,夫差果然中计,增饰其台,广五里,耗费许多人力物力。台上有馆娃宫,又有春宵宫。吴王和西施常在那儿作长夜之饮,果然,“从此君王不早朝”。又作天池,造青龙舟,舟中盛陈妓乐,夫差和西施天天荡舟水戏。十年生聚,十年教训,越王勾践终于灭吴。吴国由一个战胜国走向覆灭,原因当然有多方面,但夫差沉溺于酒色,不能不说是个重要原因。吴国由强而亡,很引起后代有识之士的重视。李白此曲虽然作于早年漫游时期,富有讽刺意味的是,历史往往有某些惊人的相似之处,唐玄宗耽溺于杨贵妃,后来终于导致安史之乱,随之是仑皇幸蜀,鼎盛的唐王朝从此走向衰弱。诗人不是政治预言家,但严酷的历史现实却反证了此诗的深刻意义。“姑苏台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首两句即交代了时、地、事。乌栖时,西施已醉,足见酒宴不始于黄昏;从酒宴到醉酒,时间不会太短,从而暗示酒宴是从白天进行到黄昏。诗中说西施醉酒,其实吴王何尝不醉酒?“醉西施”,还有吴王醉心,醉溺于西施一层含意。成天沉醉酒色,如何有心于国事?“吴歌楚舞欢未毕,青山欲衔半边日。”下句照应 “乌栖时”,“衔”字用得生动形象。青山衔住半边日,时间不早,一转眼就黄昏了,好快。“欲衔”与“未毕”还形成对照,酒宴不散,轻歌曼舞还没完没了呢!吴王宫里唱吴歌,似无可非议;吴宫里跳的却是楚舞,就不那么寻常了。“楚舞”,泛指吴地以外之舞。“欢未毕”三字下得讲究,一方面暗示白天欢之未足,将夜以继之,并自然引出五、六两句;另一方面,又写出吴宫的荒淫,歌舞不停,必然不是少数几个宫女就能胜任的。
这就使我们想起也是因荒淫无度而亡国的陈后主,他选宫女千余人习唱 《玉树后庭花》等曲,“分部迭进”,以供其享乐。吴王宫中不间断的歌舞,或许也采用这种“分部迭进”的方式。“银箭金壶漏水多,起看秋月坠江波”,日之不足,夜又相继,而且一闹又差不多一整夜。“银箭金壶”是古代计时的工具。金壶用铜制成,中贮水,下有孔以让水点滴漏。水中有箭,上有刻度,用来表示时间。“漏水多”,说明夜已渐渐消失。吴王起看,秋月坠江,欢娱未毕,天却将破晓。白天过得快,夜晚也过得快,荒淫无度,唯恐不能毕欢尽乐。此句的“起看”及上文的“未毕”、“欲衔”,极写吴王那阴暗而荒唐的变态心理。“东方渐高奈乐何”,《唐宋诗醇》说:“末缀一单句,有不尽之妙”。前人作此曲,都以偶句作结,李白突破这种模式,仅一句就戛然而止,显得更为古朴。“高”,同 “”皜、发白、发亮之意。东方渐渐发白,天亮了,对吴王的寻欢作乐又能怎么办呢?新的一天开始了,吴王当然照样日以继夜贪欢寻乐。由 “乌栖时”、山衔日而秋月坠波、“东方渐高”,明写吴王宫中由黄昏至天明的荒淫,实则还暗示白昼也同样荒淫。白昼而黑夜,黑夜而白昼,何日不是如此?至于荒淫的后果,只在末句稍稍点到即止。《唐宋诗醇》 说:“乐极悲生之意写得微婉,未几而糜鹿游于姑苏矣。全不说破,可谓寄兴深微者。”王夫之的 《薑斋诗话》 也说它“寓意高远”。全曲的背景是暮鸦栖林,是日衔半山,是漏刻水多,是秋月坠波,虽然欢乐,但色调昏暗,气氛低沉。同样写宫中夜宴,李后主的 《玉楼春》 是春殿笙箫,高堂华烛,风飘香屑,色调明艳,气氛热烈,洋洋自得的神采溢于纸表。两相比较,此曲所写的种种物象则有一定象征性,暗示着吴国的没落,西山日暮,甚至悲剧性的结局。据《本事诗》 载,李白当初由蜀至京,前辈诗人贺知章见到这首诗叹赏苦吟,称赞道:“此诗可以泣鬼神矣。”吴王耽于酒色而终于导致吴国覆灭的教训,经过李白大手笔的点染,照理应引起统治者加倍的重视,遗憾的是它最终未能惊破早年励精图治,晚年沉迷于杨贵妃的唐玄宗的霓裳羽衣之梦。 - 《乌栖曲》为南朝乐府《西曲歌》旧题,《乐府诗集》中所收《清 商曲辞·西曲歌》,内容多写男女欢情。姑苏台在今江苏苏州西南。据 《述异记》载:“吴王夫差筑姑苏之台,三年乃成。周旋诘屈,横亘五里,崇 饰土木,殚耗人力。宫妓数千人。上别立春宵宫,为长夜之饮。造千石酒 钟。夫差作天池,池中造青龙舟,舟中盛陈妓乐,日与西施为水嬉。”此诗 即取材于此,描写吴王夫差与西施昼夜饮酒作乐之事。日落时分,姑苏台上,吴王宫里肆筵设席。皓齿慢发,轻舞飞扬,宫中 美人西施醉态朦胧。歌舞尚未停息,西边山峰已经吞没半轮红日,不知不 觉暮色即将降临。正沉醉之时,欢娱未已,于是夜以继日。铜壶漏水渐渐 增多,银箭刻度不断上升,漫漫秋夜也就在酣歌曼舞中迎来黎明,一轮秋 月,划过长空,坠入江波。太阳升起来了,东方已经发白,黎明已经来临, 新的一天会怎样度过呢?依然纵情欢娱,还是戛然而止?李白此诗,虽然表面上是写吴宫昼夜相继的荒淫,写吴王醉生梦死的 堕落,但历来人们都认为是借以讽刺唐玄宗与杨贵妃夜饮的时事。“此太 白借吴王以讽明皇之于贵妃也。夫山衔日而欢未毕,月坠波而乐无极,吴 王将此日月,浸淫乎歌舞之场,以至亡国,世主可不以之为戒哉。”(《古唐 诗合解》卷三)李白虽有讽谏之意,却出语极为含蓄委婉,无一语涉及时 事,即使在曲终情浓之时,也只是缀一单句,“东方渐高奈乐何!”将警醒之 意留待后人去想象。“乐极悲生之意写得微婉,荒宴未几而麋鹿游于姑苏 矣。全不说破,可谓兴寄深微者……末缀一单句,有不尽之妙。”(《唐宋诗 醇》)此诗句句隐含规劝讽刺之意,句句却只是客观叙述,纯粹通过语句的 锻造与氛围的渲染来传达幽情别思。诗中写“乌栖时”,写日落时分,自然 会使人联想到吴宫的幽暗,联系到吴国的没落趋势。“青山衔日”、“秋月 坠波”,不仅借山借水从动态角度写日月之行,写出时间的流逝,同时也营 造出悲凉寂寥的氛围,写出了享乐者难以名状的怅恨和无可奈何的颓废 心理。故前人说:“起看秋月二句,意思委婉,反复讽诵,为之泪下。”(桂天 祥《批点唐诗正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