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1。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2。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3。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4。
【释】
1.首句前“难”指困难,后“难”指难堪。曹丕《燕歌行》:“别日何易会日难”。
2.乐府《西曲歌·作蚕丝》:“春蚕不应老,昼夜常怀丝。何惜微躯尽,缠绵自有时。”上句化用其意。“丝”谐“思”。蜡泪:陈叔达《自君之出矣》:“思君如夜烛,煎泪几千行。”作者《独居有怀》:“蜡花长递泪”。
3.晓镜:清晨揽镜。云鬓:青年女子浓密如云的头发。“但愁”、“应觉”均揣想对方心理的口吻。“寒”兼写处境、心境之凄寒。
4.蓬山:道教神话传说中的海上三座仙山之一,这里指女子所居。青鸟:为神仙西王母传递消息的仙鸟。为探看:替你试探试探看。“看”读平声。
【译】
相见时难,离别更难堪,
更何况此时东风娇软无力,
百花凋残。
春蚕到死,柔丝方断,
蜡炬成灰,哭泪才干。
你清晓临镜,当会忧愁
为那消逝的青春容颜;
长夜吟咏,当会觉到月华的清寒。
你所居之地呵,就是
我心中的仙岛蓬山,
即使是蓬山呵,也并不遥远,
我要托付那青鸟仙使,
为我常去殷勤探看。
【评】
关于此诗之主题,有爱情与政治两说。清人胡以梅说:“此首玩通章亦圭角太露,则词藻反为皮肤,而神髓另在内意矣。若竟作艳情解,近于露张,非法之善也。细测其旨,盖有求于当路而不得耶?”(《唐诗贯珠串释》)猜测其诗为“有求于当路而不得”者,不幸而言中,此诗已为当今学者论证,是写给令狐綯的。那仙境飘渺的蓬山指的是翰林院,而且,经进此番陈情,作者亦得补太学博士,正六品上,官阶稍有提高(参见《中国历代著名文学家评传》周振甫所撰“李商隐”条)。笔者深以为憾,如此美妙的爱情诗,一解作政治诗,便觉索然。
此诗脱离开具体的生活场景,加以高度概括。但因其所概括者,皆为人类生活中所深为体验,深为感动者,故不觉其抽象而有会心会意之叹。
首句说男女欢爱,相会之难,欲相见而难以实现,待到见面时,分别又难。两个“难”字,虽为一字却是两意,一为困难,二为难堪,却又相互联络,正为相见其难,方有别离之难堪,更何况此时时值暮春,东风无力,百花凋残,用递进法,分三层极写“难”字。“无力”神韵,不写“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不写人儿无力,而说“东风无力”,颇具暗示性。与其并称的温庭筠亦有“柳丝袅娜春无力”。颔联承上,意由“别”而来,似是写男女相别时的信誓旦旦,将永爱不渝之情,化为春蚕蜡炬,以蚕丝谐“思”,以烛泪同泪,两喻之间,巧妙又多变化,遂为千古绝唱。
五六句从对方处落笔,与“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从将来处着笔,有异曲同工之妙。“五恐失时,六见寂寥。”(胡以梅语)镜中愁鬓,亦屈子“恐年岁之不吾与”之意;月下寒吟,更见两情思深,独居寂寥。而双方之相会,直如人间天上,既不得相会,故托仙使青鸟代为传讯。
明知无望、却仍在苦苦追求,伤感缠绵而又热烈执着,如一位崇高的殉情者寄给所恋者之绝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