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2。
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3。
树色随关迥,河声入海遥。
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4。
【释】
1.阙 (音 que):宫前供了望的楼,此指唐代都城长安。潼 (音 tong)关:在今陕西省潼关县北,西薄华山,北距黄河,是许浑由东吴西入长安的必经之地。驿 (音 yi)楼:古时供行途中歇宿的处所。
2.长亭:古驿站,此指潼关驿楼。
3.太华:即华山,在今陕西渭县东南,以其西有少华山得名。中条:即中条山,在今山西永济县东南,与华山夹峙黄河。
4.帝乡:京城,与下文“渔樵”对举,双关仕途之所。渔樵:捕鱼砍柴的人,代指隐士。
【译】
秋日的傍晚,红叶更觉萧萧,
长亭客舍,饮酒一瓢。
残云归去了,在华山缭绕,
中条山落下了,疏落的雨脚。
树色随着去关愈远越显得朦胧,
黄河的声响汇入了大海的波涛。
帝乡长安,已指日可到,
而我的心呵,却仍在
渔唱樵歌里逍遥。
【评】
此诗约作于大中元年(847)入京途中。诗人久困官场,早已厌倦,却又不得不周旋于官场——由于生计,也由于找不到其他的出路,诗人的心绪久久徘徊在仕隐之间。此诗较完美地表现了诗人的这种心态,同时,这种委婉含蓄的风格,也体现了诗人的审美主张。“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令我有雨中游华山、中条之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