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南山行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2。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3。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释】
1. 终南山:在陕西长安县南五十里,又称秦岭。《史记·夏本纪·正义》引《括地志》曰:“终南山,一名中南山,一名太一山。”
2.太乙:即太乙山,乙又作一,是终南的主峰。此处指终南山。天都:传说上天玉帝居住的地方。近天都,极言其高。海隅:海边。
3.分野:古代以九州区划与天上的二十八星宿相对应,谓之分野。中锋:指太乙峰。变:变更,分开,即以太乙峰为中心把终南山分成两部分。
【译】
终南山那高峻的峰顶,
巍然直抵青天,
气势恢弘的秦岭山脉,
连绵直达海边。
仰望时白云朵朵飘荡在山间,
俯瞰时却又云气弥漫。
远看时青霭氤氲,
近看时却又什么也不见。
站在太乙主峰远瞰,
巨大的山脉正对应着天上的星宿,
同一座山中却有阴晴多变。
不觉间,已是傍晚,
欲寻找可以歇宿的地方,
隔着一条深涧,
向远处的樵夫呼喊,
声音绕着万壑千岩……
【评】
此诗虽写山水,却见出王维诗的另一种风格:场景阔大,气势恢弘。“太乙”自然是指终南山,天都则至少有两解,一指帝王所居之都,即长安,一指天庭,都可通,但理解为后者,配合下句之“连山到海隅”,一纵一横,极高极广,更有立体感。起首“用陡峭之笔,洒然而来,突然涌出,若天外奇峰,壁立千仞”(清人朱庭珍《筱园诗话》)。“白云”“青霭”写山中奇特景致,云霭飘忽,回合入无。颈联以天上之星宿与阴晴相配,正呼应首句之“天都”。结处平添一道水来隔,画出隔水问宿的景致,暗示山高人少,难以穷尽的景况,颇有人类在巨大的佛像前的渺小之感。这就又给诗作染上几分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