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将行》 - 王维 - 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奇得胡马骑。射杀山中白额虎,肯数邺下黄须儿。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汉兵奋迅如霹雳,虏骑崩腾畏蒺藜。卫
满篇风致。收拾处常嫩而短,使人情事欲绝。起语娇嫩复胜老语。(刘辰翁《王孟诗评》卷二)
【诗例】
老将行
王维
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奇得胡马骑。
射杀山中白额虎,肯数邺下黄须儿。
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
汉兵奋迅如霹雳,虏骑崩腾畏蒺藜。
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
自从弃置便衰朽,世事蹉跎成白首。
昔时飞箭无全目,今日垂杨生左肘。
路傍时卖故侯瓜,门前学种先生柳。
苍茫古木连穷巷,寥落寒山对虚牅。
誓令疏勒出飞泉,不似颍川空使酒。
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檄交驰日夕闻。
节使三河募年少,诏书五道出将军。
试拂铁衣如雪色,聊持宝剑动星文。
愿得燕弓射天将,耻令越甲鸣吾君。
莫嫌旧日云中守,犹堪一战取功勋。
【解析】
刘辰翁对此诗的评语,包含三层意思。“满篇风致”是就全诗而言;“收拾处常嫩而短,使人情事欲绝”,说的是每一段落的结束句;“起语娇嫩复胜老语”,是对开首两句的评价。
所谓“满篇风致”,首先是说该诗对“老将”的形象刻画非常鲜明、生动,富有感染力。全诗可分三段,每段十句。第一段写老将少年时的英勇善战,可惜是有功未赏。第二段写老将弃置勿用,生活寂寞凄凉,然而报国热情未尝稍减。第三段写敌寇入侵,军情紧急,老将闻讯情绪激动,准备赴边参战,为国分忧。总的看,这位老将武艺高强,屡建战功,虽然遭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但报国之志始终如一,所以令人感动,使人敬仰。其次,这首诗体裁上虽然是古风,但几乎句句相对,并且大量的用典使事,其中如 “白额虎”、“黄须儿”,三千里”、“百万师”,“故侯瓜”、“先生柳”,“三河”、“五道”,“燕弓”、“越甲”,对仗尤为工巧,但又十分自然,如草木之花,逢时而开,全是天工,不见人力。
这首诗在写法上有个特点,即每一段落的十句中,前八句是铺叙描写,末两句作结。这末两句,便是刘辰翁所说的“收拾处”。“收拾处常嫩而短,使人情事欲绝”,是说每一段落的结尾两句写得流畅自然、简短有力,读后有戛然而止的感觉,并不显得韵味悠远,余音袅袅。如第一段的末两句“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点出老将有功不赏的原因是“数奇”(命不好),读者对此除了空自嗟叹外,已别无话说。第二、三段的末两句“誓令疏勒出飞泉,不似颍川空使酒”和“莫嫌旧日云中守,犹堪一战取功勋”,强烈表现出老将不以个人进退为怀、专以国事为重的高尚情操和远大志向,语调铿锵,态度坚决。
刘辰翁在评语里,提出了“嫩”和“娇嫩”两个概念,他在其他地方还有“清嫩”的说法。这三者实际上是一个意思,强调文风(诗风)应该清新自然,不矜持,不雕琢。其《胡仁叔诗序》云:“旧常评某人诗清嫩,其人不满……凡讳嫩,欲称老,不知清嫩与浅嫩异,正未可少也。”可见,清嫩即是淡雅自然。刘辰翁说“起语娇嫩复胜老语”,就是肯定此诗开首两句“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朴素自然,清新淡雅,如同口语,毫无冥思苦想、刻意雕凿的痕迹,但意思非常明朗,而且节奏感强,颇有气势,生动传达出了“少年”武艺高超、胆略过人的勃勃英气。这两句诗看起来“娇嫩”些,但在表情达意上要远胜于那些苦心建构的老辣之语。当然,体现出“嫩”或“娇嫩”风格的不仅是“收拾处”和“起语”,整首诗的风格都可以说是“嫩”的,无论是从文气、语言或章法来看。否则,刘辰翁也不会说它 “满篇风致” 了。
在古典诗歌里,“娇嫩”的诗句并不少见,如“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古诗十九首》);“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谢灵运《岁暮》);“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等。“娇嫩”,体现为朴素自然的美,而“老语”,则是雕饰的美。南北朝诗人鲍照论谢灵运、颜延之的诗歌曰: 谢诗如 “初发芙蓉,自然可爱”; 颜诗是“铺锦列绣,亦雕缋满眼”,赞扬了朴素美,否定了雕饰美。李白自述其创作主张是:“绮丽不足珍,垂衣贵清真”,“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倡扬的同样是朴素美。明代陆时雍指出:“齐梁人欲嫩而得老,唐人欲老而得嫩。其所别在风格之间”(《诗镜总论》),看出了“嫩”是唐诗的基本风格特征。“娇嫩”的诗歌,不仅能够准确地反映生活的本来面目,坦露出诗人的真实心态,还由于它的明白性、通俗性使读者容易接受,产生共鸣。这就难怪古今许多诗人都要对清新自然的诗歌风格格外垂青了。
今日更新
-
《过故人庄》 - 孟浩然 -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
[2019-06-10]
-
《同诸公登慈恩寺塔》 - 杜甫 - 高标跨苍穹,烈风无时
[2019-06-10]
-
《奉同郭给事汤东灵湫作》 - 杜甫 - 东山气濛鸿,宫殿
[2019-06-10]
-
《裴司士员司户见寻》 - 孟浩然 - 府寮能枉驾,家酝复
[2019-06-10]
-
《登岳阳楼》 - 杜甫 -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
[2019-06-10]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