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李白》 - 杜甫 - 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此二十八字,是白一生小像,甫赠白诗不少,此独简而赅。(朱宝莹《诗式》卷三)
【诗例】
赠李白
杜甫
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解析】
唐玄宗天宝三年(744年),杜甫在洛阳结识了李白。两人一见如故,相邀同游梁宋,后又携手北上,漫游齐赵。他们性格相近,情趣相投,漫游中或一起登高怀古,饮酒赋诗,或结伴郊游狩猎,访道寻幽。此诗即作于游齐赵时,全诗对李白的思想性格和精神风貌作了概括而生动的描绘。
首句从两人的生活处境写起。“相顾”即相看,这里引申为彼此相同。当时,李白为谋求政治出路,游历各地,广为结交,以期进用,但未见成效。杜甫则应进士考试落第,漫游于河南、山东、河北一带,过着“放荡齐赵间,裘马颇轻狂”的生活。两位诗人都有着浪迹天涯的遭际,故以“飘蓬”为比。后来,李白赋诗赠别杜甫,也以蓬草飘飞,无所定居,比喻两人相同的处境:“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次句写李白结交道流、爱好神仙的志趣。李白在蜀时即与道士密切往来,向往求仙生活。他曾自炼丹药,这时又从道士高如贵受“道箓”。句中特意提到东晋人葛洪,葛洪以精通炼丹著称,他闻交趾出丹砂,求为勾漏令,在那里炼丹终老。李白虽热衷于炼丹,却迄未炼成,加之他虽好求仙隐逸,但仍然不忘自己的进步理想,具有高昂的政治热情。正如龚自珍所指出的: “庄、屈实二,不可以并; 并之以为心,自白始。” (《最录李白集》)这句中“愧葛洪”三字不仅对李白炼丹未成表示惋惜,更暗示李白终究未能忘却世事。
李白不仅喜爱炼丹求仙,而且与饮酒结下不解之缘。他曾自谓:“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襄阳歌》)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也写道:“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这句中的“痛饮狂歌”四字,活画出李白痛饮高歌、任性不羁的豪气。李白嗜酒,常常是为了借酒消愁,以排遣有志不骋的深广忧愤,“空度日”三字,即表达了杜甫对李白怀才不遇,坐视时光流逝的同情。
第四句承上写李白的任侠性格。李白少年时即学习剑术,有任侠之风,赵蕤说他“亦节士,任侠有气,善为纵横术”(《唐诗纪事》引)。他一生桀骜不驯,豪气纵横,视王侯权贵如腐鼠,从不愿拘守礼节,屈己下人。在《国史补》、《酉阳杂俎》、《松窗录》中,我们可以读到李白调笑权贵,令高力士脱靴的故事。句中“为谁雄”三字,意谓为了哪个而这样。清人仇兆鳌《杜诗详注》认为:“赠语含讽,见朋友相规之义焉。”细玩诗意,这三字似不在对李白加以讽劝,而是同情李白傲视群小,却遭致权贵的万端忌恨,为李白有志报国却献身无路的遭遇一发愤愤不平的浩叹。
杜甫一生写有多首吟咏李白的诗作,而以此诗最为短小。全诗总共不过28字,却从各个侧面刻画了李白形象。诗歌写人,不可能像小说那样精雕细刻,它要求取神遗貌,以少总多,高度集中与概括。例如李白《嘲鲁儒》中的四句:“足著远游履,首戴方山巾。缓步从直道,未行先起尘。”撷取鲁儒拘谨的服饰与故作姿态的行走方式,传达其迂腐的神情,可谓惟妙惟肖。李白才华横溢,抱负远大,既有积极用世的思想和洒脱不羁的豪侠精神,又喜爱隐逸求仙。本诗便从漫游、求仙、嗜酒、任侠四个侧面,高度概括了李白的思想性格和精神风貌,字里行间又时时流露出诗人对李白有志不伸的同情,读来其形可见,其声可闻,其情可感。当然,要做到寥寥几笔即勾勒出人物风貌,关键还在于作者对所写人物的深刻了解。李、杜二人作为中国诗史上的“双子星座”,彼此情同手足,肝胆相照,因此杜甫写李白自然得心应手。这正印证了苏轼在《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中总结的创作经验:“胸有成竹”才能将描写对象内化为自己心中的鲜活意象,“心手相应”方能把心中意象借助笔墨外化为生动的艺术造型。
-
《过故人庄》 - 孟浩然 -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
[2019-06-10]
-
《同诸公登慈恩寺塔》 - 杜甫 - 高标跨苍穹,烈风无时
[2019-06-10]
-
《奉同郭给事汤东灵湫作》 - 杜甫 - 东山气濛鸿,宫殿
[2019-06-10]
-
《裴司士员司户见寻》 - 孟浩然 - 府寮能枉驾,家酝复
[2019-06-10]
-
《登岳阳楼》 - 杜甫 -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
[2019-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