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八声甘州》

2023-05-07 可可诗词网-唐宋词鉴赏 https://www.kekeshici.com

苏轼《八声甘州》苏 轼

苏 轼

寄参寥子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记取西湖西畔,正暮山好处,空翠烟霏。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约他年、东还海道,愿谢公、雅志莫相违。西州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

注释 ①参寥子:僧道潜,字参寥,于潜人。北宋著名的诗僧。②“俯仰”句:王羲之《兰亭集序》:“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指世间万事转瞬之间就会物是人非。③“约他年”二句:用谢安典故,详见第356页《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一词注⑤。这里指与参寥子约定他年重返浙东,不违归隐杭州的夙愿。④西州路:《晋书《谢安传》:“羊昙者,太山人,知名士也,为安所爱重。安薨后,辍乐弥年,行不由西州路。尝因石头大醉,扶路唱乐,不觉至州门。左右白曰:‘此西州门。’昙悲感不已,以马策扣扉,诵曹子建诗曰:‘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恸哭而去。”这里是宽慰参寥子不要为离别而悲伤。

虎溪三笑图 【宋】 佚名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鉴赏 苏轼与参寥子之间的友情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一个是曾居高位,又名满天下的文豪,一个是跳出世外,又才华绝伦的诗僧,地位的悬殊丝毫没有阻隔他们知心的交往,在他们的诗文唱和中,我们所能看到的是永远的互相敬重和佩服。元祐六年(1091)苏轼出知杭州两年之后被朝廷召回,离别之际,写下这首词寄赠参寥子。词的大部分都是在回忆两人在杭州的生活,只最后几句写两人日后隐居杭州的约定,并劝慰参寥子不要为暂时的离别而伤心。词的结构非常平实,文辞也没有一丝的奢华,然而情真意切,让人回味无穷。

整首词在钱塘江的大潮中开篇,“突兀雪山,卷地而来”(郑文焯语),气势之磅礴,几欲吞天噬地。一个“来”字、一个“归”字,一个“有情”、一个“无情”,两两对比,把心中的思绪融入眼前的景色,混沌迷离,似有无限感慨,而又不可捉摸。前人曾用“觉天风海雨扑面而来”一语来形容苏轼的“大江东去”词,然而这首词的第一句,似更当得起这种评价。全词在一开始就达到情感的最高潮,接下来则是慢慢地回落,在回落中呈现波折。“问钱塘”三句似问非问,实际上只是抒发一种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这一句本无甚奇特,但妙就妙在这些景物都包含着回忆。王国维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苏轼这里写景显然也是为了写情。“不用”二句是议论,语义上除重复上面几句的感慨外,还表达一种“看破红尘”的旷达,接着由这种旷达引入到“谁似”二句的自况,有一种自豪、欣慰之情。

转到下阕,由“记取”二字引起回忆,作者着力凸显景物的清空,这也是两人品格、情趣的表现。接下来两句的表达更加直白,情真意切,为最后的“劝勉”做好准备。谢安、羊昙的典故已见注释,苏轼首先是以谢安自比,表示自己不会忘记隐居杭州的夙愿,因此他与参寥子的分别只不过是暂时的。接着以羊昙比参寥,既说明两人友情的深厚,同时也很典雅地劝慰友人不要过于哀伤。这里处处化用谢安、羊昙的典故,又句句紧扣作者自己与友人的感情,自然、贴切。

但是从字面上看,这两个典故用得是不恰当的。谢安故事的最后是写他将死之时,慨叹不能得偿夙愿,而羊昙也是在谢安死后才表示超常的悲哀。这似乎都不符合苏轼和参寥当时的情况。所以后来有很多人说苏轼这样写是“不祥”,因此引发了许多关于“诗谶”的讨论。尤其是最后一句,在他们看来分明是苏轼暗示自己此去必然九死一生,而劝慰好友不必学羊昙那样悲哀。我们自然不相信所谓的“诗谶”,但也可以猜测,苏轼此次回京,是否已经预料到了前途的凶险,做好了以死相争的准备?如果真是这样,那么整首词更可以作再深一层的分析、理解了。(姚苏杰)

集评 明《沈际飞:“伸纸书去,亭亭无染,青莲出池。”(《草堂诗馀正集》卷四)

清《郑文焯:“突兀雪山,卷地而来,真似钱塘江上看潮时。添得此老胸中数万甲兵,是何气象雄且杰! 妙在无一字豪宕,无一语险怪,又出以闲逸感喟之情,所谓骨重神寒,不食人间烟火者,词境至此,观止矣!”(《手批东坡乐府》)

链接 诗僧参寥子。随着佛教的深入传播和中国化,不仅中国的士大夫文人研习佛法,一些佛门弟子也多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诗文,由此产生了亦是僧人亦是诗人的“诗僧”。唐代著名的诗僧如皎然、灵澈、贯休等,其诗作至今流传,成就颇高。至宋代,则有参寥子、慧洪等。其中参寥子与苏轼有极深挚的友情,他曾不远两千里相从苏轼于齐安,苏轼贬谪海南时他也打算去探望,被苏轼劝阻。有《参寥子诗集》传世。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