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器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评】这是从哲学的角度对道器概念的最早表述,它以有形与无形来区别道器,为以后中国哲学把道器作为本体范畴奠定了基础。
自形外已上者谓之道也,自形内而下者谓之器也。形虽处道器两畔之际,形在器不在道也。既有形质可为器用,故云形而下者谓之器也。
凡天地万物,皆有形质,就形质之中,有体有用。体者,即形质也;用者,即形质上之妙用也。言有妙理之用以扶其体,则是道也。其体比用,若器之于物,则是体为形之下,谓之为器也。
【评】这是唐代两种有代表性的观点:孔颖达以道为体,以器为用;崔憬则以形质为体为器,以形质的妙用为用为道。
一阴一阳不可以形器拘,故谓之道。乾坤成列而下,皆《易》之器。
无形迹者即道也,如大德敦化是也;有形迹者即器也,见于事实即礼义是也。
离了阴阳便无道,所以阴阳者是道也。阴阳,气也。气是形而下者,道是形而上者。形而上者,则是密也。
有形皆器也,无形惟道。
衣食动作只是物,物之理乃道也。将物便唤作道则不可。
形而上为道,形而下为器。说这形而下之器之中便有那形而上之道。若便将形而下之器作形而上之道,则不可。
然这形而下之器中,便各自有个道理,此便是形而上之道。
可见底是器,不可见底是道。理是道,物是器。
形器之本体,而离乎形器,则谓之道。
盖至诚无息者,道之体也,万殊之所以一本也。万物各得其所者,道之用也,一本之所以万殊也。
【评】就体用关系而言,张载、程颐、朱熹都认为道是“体”,器是“用”。
形而上为道,形而下为器,须著如此说。器亦道,道亦器,但得道在,不系今与后,己与人。
道不能无物而自道,物不能无道而自物。道之有物,犹风之有动,犹水之有流也,夫孰能间之?故离物求道者,妄而已矣!
器亦道,道亦器也。道未尝离乎器,道亦是器之理。理只在器上,理与器未尝相离,所以一阴一阳之谓道。
设若以有形无形言之,便是物与理相间断了,所以谓截得分明者,只是上下之间,分别得一个界止分明,器亦道,道亦器,有分别而不相离也。
形而上曰道,形而下曰器,而道与器非异体也。
道虽非器,礼乐刑赏是治天下之道也。……是故形而上者之道托于器而后行,形而下者之器得其道而无弊。
自形而上者言之谓之道,自形而下者言之谓之器。天地亦是器,其生覆形载必有理。
统此一物,形而上则谓之道,形而下则谓之器,无非一阴一阳之和而成,尽器则道在其中矣。
形而上者,非无形之谓。既有形矣!有形而后有形而上。……器而后有形,形而后有上。无形无下,人所言也。无形无上,显然易见之理。
【评】上述诸家认为“道亦器,器亦道”,道器两者是统一的,是同一物的两个方面。
愚谓道器之名虽异,然其实一物也。故曰吾道一以贯之。……愚谓道器一也,示人以器,则道在其中。
其实道不离乎器,道只是器之理。人事有形状处,都谓之器,人事中之理,便是道。道无形状可见。
离形以求道,则失之恍惚不可为象,此老庄之所谓道也,非《易》之所谓道也。《易》之论道器特以一形上下而言之也。
夫道非出于形气之表,而常行于事物之间者也。
非知道者不能该物,非知物者不能至道;道虽广大,理备事足,而终归之于物,不使散流。
其道在于器数,其通变在于事物,……则无验于事者其言不合,无考于器者其道不化,论高而实违,是又不可也。
有物谓也,万物谓万物万事之形,与道为体者,而道则无形者也。……万象间,谓不离于形器而不滞于形器。不离于形器,故即物而在;不滞于形器,故不随万物凋,物有尽而道无尽,所谓死而不亡也。
天下惟器而已矣。道者器之道,器者不可谓之道之器也。无其道则无其器,人类能言之。……无其器则无其道,人鲜能言之,而固其诚然者也。
据器而道存,离器而道毁。
未有弓矢而无射道,未有车马而无御道,未有牢醴璧币、钟磐管弦而无礼乐之道。则未有子而无父道,未有弟而无兄道,道之可有而且无者多矣。故无其器则无其道,诚然之言也,而人特未之察耳。
【评】这些观点认为道不离器、道在器中。器就是客观存在的有形事物,道就是这些事物中的原则和规律。
气化之于品物,则形而上下之分也。形乃品物之谓,非气化之谓。
《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本非为道器言之,以道器区别其形而上形而下耳。形谓已成形质,形而上犹曰形以前,形而下犹曰形以后。……阴阳之未成形质,是谓形而上者也,非形而下明矣。器言乎一成而不变,道言乎体物而不可遗。
【评】戴震认为形而上下之别,就是气在变化过程中形成形体之前之后的分别,这是从动态中认识、把握形而上下的道器论。
洪荒无揖让之道,唐、虞无吊伐之道,汉、唐无今日之道,则今日无他年之道者多矣。……故无其器则无其道,诚然之言也,而人特未之察耳。
道,用也;器,体也。体立而用行,器存而道不亡。自学者不审,误以道为体,道始迷离徜恍,若一幻物虚悬于空漠无朕之际,而果何物也邪?于人何补,于世何济,得之何益,失之何损邪?……夫苟辨道之不离乎器,则天下之为器亦大矣。器既变,道安得独不变?变而仍为器,亦仍不离乎道,人自不能弃器,又何以弃道哉?
【评】王夫之从社会史观的角度,提出先有器而后有道,器变道亦随之变化的主张。谭嗣同踵继船山之学,阐发了器决定道的观点,是其倡言维新变法的哲学根据。
《周易·系辞上》
【评】这是从哲学的角度对道器概念的最早表述,它以有形与无形来区别道器,为以后中国哲学把道器作为本体范畴奠定了基础。
自形外已上者谓之道也,自形内而下者谓之器也。形虽处道器两畔之际,形在器不在道也。既有形质可为器用,故云形而下者谓之器也。
《周易·系辞上》唐·孔颖达疏
凡天地万物,皆有形质,就形质之中,有体有用。体者,即形质也;用者,即形质上之妙用也。言有妙理之用以扶其体,则是道也。其体比用,若器之于物,则是体为形之下,谓之为器也。
唐·崔憬语(引自李鼎祚《周易集解·系辞上》)
【评】这是唐代两种有代表性的观点:孔颖达以道为体,以器为用;崔憬则以形质为体为器,以形质的妙用为用为道。
一阴一阳不可以形器拘,故谓之道。乾坤成列而下,皆《易》之器。
宋·张载《横渠易说·系辞上》
无形迹者即道也,如大德敦化是也;有形迹者即器也,见于事实即礼义是也。
宋·张载《横渠易说·系辞上》
离了阴阳便无道,所以阴阳者是道也。阴阳,气也。气是形而下者,道是形而上者。形而上者,则是密也。
宋·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一五
有形皆器也,无形惟道。
宋·程颐《河南程氏粹言·论道篇》
衣食动作只是物,物之理乃道也。将物便唤作道则不可。
宋·朱熹《朱子语类》卷六二
形而上为道,形而下为器。说这形而下之器之中便有那形而上之道。若便将形而下之器作形而上之道,则不可。
宋·朱熹《朱子语类》卷六二
然这形而下之器中,便各自有个道理,此便是形而上之道。
宋·朱熹《朱子语类》卷六二
可见底是器,不可见底是道。理是道,物是器。
宋·朱熹《朱子语类》卷二四
形器之本体,而离乎形器,则谓之道。
宋·朱熹《朱子语类》卷七五
盖至诚无息者,道之体也,万殊之所以一本也。万物各得其所者,道之用也,一本之所以万殊也。
宋·朱熹《论语集注·里仁》
【评】就体用关系而言,张载、程颐、朱熹都认为道是“体”,器是“用”。
形而上为道,形而下为器,须著如此说。器亦道,道亦器,但得道在,不系今与后,己与人。
宋·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一
道不能无物而自道,物不能无道而自物。道之有物,犹风之有动,犹水之有流也,夫孰能间之?故离物求道者,妄而已矣!
宋·胡宏《知言·修身》
器亦道,道亦器也。道未尝离乎器,道亦是器之理。理只在器上,理与器未尝相离,所以一阴一阳之谓道。
宋·朱熹《朱子语类》卷七五
设若以有形无形言之,便是物与理相间断了,所以谓截得分明者,只是上下之间,分别得一个界止分明,器亦道,道亦器,有分别而不相离也。
宋·朱熹《朱子语类》卷七五
形而上曰道,形而下曰器,而道与器非异体也。
宋·张栻《南轩论语解》卷五
道虽非器,礼乐刑赏是治天下之道也。……是故形而上者之道托于器而后行,形而下者之器得其道而无弊。
宋·张栻《南轩易说》卷一
自形而上者言之谓之道,自形而下者言之谓之器。天地亦是器,其生覆形载必有理。
宋·陆九渊《陆九渊集》卷三五
统此一物,形而上则谓之道,形而下则谓之器,无非一阴一阳之和而成,尽器则道在其中矣。
清·王夫之《思问录·内篇》
形而上者,非无形之谓。既有形矣!有形而后有形而上。……器而后有形,形而后有上。无形无下,人所言也。无形无上,显然易见之理。
清·王夫之《周易外传》卷五
【评】上述诸家认为“道亦器,器亦道”,道器两者是统一的,是同一物的两个方面。
愚谓道器之名虽异,然其实一物也。故曰吾道一以贯之。……愚谓道器一也,示人以器,则道在其中。
宋·朱熹《朱文公文集》卷七二
其实道不离乎器,道只是器之理。人事有形状处,都谓之器,人事中之理,便是道。道无形状可见。
宋·陈淳《北溪字义》卷下
离形以求道,则失之恍惚不可为象,此老庄之所谓道也,非《易》之所谓道也。《易》之论道器特以一形上下而言之也。
宋·张栻《南轩易说》卷一
夫道非出于形气之表,而常行于事物之间者也。
宋·陈亮《龙川文集·勉强行道大有功》
非知道者不能该物,非知物者不能至道;道虽广大,理备事足,而终归之于物,不使散流。
宋·叶适《习学记言·序目》卷四七
其道在于器数,其通变在于事物,……则无验于事者其言不合,无考于器者其道不化,论高而实违,是又不可也。
宋·叶适《水心别集》卷五
有物谓也,万物谓万物万事之形,与道为体者,而道则无形者也。……万象间,谓不离于形器而不滞于形器。不离于形器,故即物而在;不滞于形器,故不随万物凋,物有尽而道无尽,所谓死而不亡也。
明·湛若水《湛甘泉集·白沙子古诗教解》
天下惟器而已矣。道者器之道,器者不可谓之道之器也。无其道则无其器,人类能言之。……无其器则无其道,人鲜能言之,而固其诚然者也。
清·王夫之《周易外传·系辞上传》
据器而道存,离器而道毁。
清·王夫之《周易外传·大有》
未有弓矢而无射道,未有车马而无御道,未有牢醴璧币、钟磐管弦而无礼乐之道。则未有子而无父道,未有弟而无兄道,道之可有而且无者多矣。故无其器则无其道,诚然之言也,而人特未之察耳。
清·王夫之《周易外传》卷五
【评】这些观点认为道不离器、道在器中。器就是客观存在的有形事物,道就是这些事物中的原则和规律。
气化之于品物,则形而上下之分也。形乃品物之谓,非气化之谓。
清·戴震《孟子字义疏证·天道》
《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本非为道器言之,以道器区别其形而上形而下耳。形谓已成形质,形而上犹曰形以前,形而下犹曰形以后。……阴阳之未成形质,是谓形而上者也,非形而下明矣。器言乎一成而不变,道言乎体物而不可遗。
清·戴震《孟子字义疏证·天道》
【评】戴震认为形而上下之别,就是气在变化过程中形成形体之前之后的分别,这是从动态中认识、把握形而上下的道器论。
洪荒无揖让之道,唐、虞无吊伐之道,汉、唐无今日之道,则今日无他年之道者多矣。……故无其器则无其道,诚然之言也,而人特未之察耳。
清·王夫之《周易外传》卷五
道,用也;器,体也。体立而用行,器存而道不亡。自学者不审,误以道为体,道始迷离徜恍,若一幻物虚悬于空漠无朕之际,而果何物也邪?于人何补,于世何济,得之何益,失之何损邪?……夫苟辨道之不离乎器,则天下之为器亦大矣。器既变,道安得独不变?变而仍为器,亦仍不离乎道,人自不能弃器,又何以弃道哉?
清·谭嗣同《谭嗣同全集·思纬台短书·报贝元征》
【评】王夫之从社会史观的角度,提出先有器而后有道,器变道亦随之变化的主张。谭嗣同踵继船山之学,阐发了器决定道的观点,是其倡言维新变法的哲学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