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鼓

2019-12-04 可可诗词网-古代词语典故 https://www.kekeshici.com

        援好骑,善别名马,於交址得骆越铜鼓,乃铸为马式,还上之。
        

《后汉书》卷二四


        【评】这是古代文献中关于铜鼓的最早记载。
        自岭已南二十余郡……。并铸铜为大鼓,初成,悬于庭中,置酒以招同类。来者有豪富子女,则以金银为大钗,执以叩鼓,竟乃留遗主人,名为铜鼓钗。俗好相杀,多构仇怨,欲相攻则鸣此鼓,到者如云。有鼓者号为“都老”,群情推服。
        

《隋书》卷三一


        孝武太元三年,诏曰:“……广州夷人宝贵铜鼓,而州境素不出铜,闻官私贾人皆于此下贪比轮钱斤两差重,以入广州,货与夷人,铸败作鼓。……”
        

《晋书》卷二六


        铜鼓。……其制中空无底,垂四悬,腰束而脐隐起,旁有两耳。通体作络索连钱及水谷纹。……边际旧有蛙六。……于多辉溪中得一铜鼓,长三尺,面阔五尺,凸二寸许,沿边皆科斗,各衔线缕抵脐,束腰侈尾。……万历间,茂名高田,溪水暴涨,涌出铜鼓,径三尺,高二尺有奇,面列蛙蛤六,通体作细篆文。……而廉州有铜鼓塘,钦州有铜鼓村,灵山有铜鼓岭。……文昌万州亦有铜鼓岭,皆以掘得铜鼓而名。……罗定城隍庙有铜鼓,高二尺五寸,径二尺。……然今铜鼓制皆小,最大者二尺余,圆脐突起,隆面而浅唇,不作虾蟆花绣纹。……凡为铜鼓以红铜为上,黄铜次之。其声在脐,雌雄之脐亦无别,但先炼者为雄,后炼则为雌耳。然诸工不善取音,每铜鼓成,必置酒延铜鼓师。师至,微以药物淬脐及鼓四旁,稍挥冷锤攻之,用力松轻,不过十余锤。而雄声宏而亮,雌声清以长。一呼一应,和谐有情,余音含风。若龙吟而啸凤也。广州炼铜鼓师不过十余人,其法绝秘,传于子而不传于女云。
        

清·屈大均《广东新语》卷一六


        【评】:这是关于古代铜鼓的形制和调音的记载,描述了我国少数民族使用铜鼓时的礼仪。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