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穴

2019-12-06 可可诗词网-古代词语典故 https://www.kekeshici.com

        拯救之法,妙用者针。察岁时于天道,定形气于予心。春夏瘦而刺浅,秋冬肥而刺深。不穷经络阴阳,多逢刺禁;既论脏腑虚实,须向经寻。原夫起自中焦,水初下漏,太阴为始,至厥阴而方终;穴出云门,抵期门而最后。正经十二,别络走三百余支;正则偃伏,气血有六百余候。手足三阳,手走头而头走足;手足三阴,足走腹而胸走手。要知迎随,须明逆顺;况乎阴阳,气血多少为最。厥阴太阳,少气多血;太阴少阴,少血多气;而又气多血少者,少阳之分;气盛血多者,阳明之位。先详多少之宜,次察应至之气。轻滑慢而未来,沉涩紧而已至。既至也,量寒热而留疾;未至者,据虚实而痏气。气之至也,若鱼吞钩铒之浮沉;气未至也,似闭处幽堂之深邃。气速至而效速,气迟至而不治。
        

元·窦桂芳集《针灸四书·针经指南》


        【评】以上是标幽赋这段论说这对古代针灸经验的总结、它对针灸学的发展及以后的针灸实践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亦有一法,令取男左女右,手中指第二节,内度两横纹相去为一寸。自依此寸法,与人着灸疗病以来,其病多得获愈。此法有准,今以为定。
        

元·窦桂芳集《针灸四书·黄帝明堂灸经》卷上


        【评】此方不但艾灸时使用,中指同身寸法就是取穴分寸方法之一。
        五藏五输,五五二十五输。六腑六输,六六三十六输。经脉十二,络脉十五。凡二十七气以上下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腧,所行为经,所入为合。二十七气所行,皆在五输也。
        

《灵枢经·九针十二原》


        【评】这是较早论述五输穴的理论,以五输穴为主的选穴方法起源于此。
        阴中有阴,阳中有阳,审知阴阳,刺之有方。得病所始,刺之有理,谨度病端,与时相应。内合于五藏六府,外合于筋骨皮肤。是故内有阴阳,外亦有阴阳。在内者五藏为阴,六府为阳;在外者,筋骨为阴,皮肤为阳。故曰病在阴之阴者,刺阴之荥输;病在阳之阳者,刺阳之合;病在阳之阴者,刺阴之经;病在阴之阳者刺络脉。
        

《灵枢经·寿夭刚柔篇》


        【评】此五输穴的证治和《难经》并为五输临床应用的理论根据。
        四时之气,各有所在,灸别之道,得气穴为定。故春取经血脉分肉之间。甚者,深刺之;间者,浅刺之。夏取盛经孙络。取分间,绝皮肤。秋取经腧。邪在府,取之合,冬取井荥。必深以留之。
        

《灵枢经·四时气篇》


        【评】古代医家很早就注意到针灸深浅与四时有关,五腧穴的选用也要结合四时之气。
        五藏有疾也,应出于十二原。十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观其应而知五藏之害矣。阳中之少阴,肺也。其原出于太渊,太渊二。阳中之太阳,心也。其原出于大陵,大陵二。阴中之少阳,肝也。其原出于太冲,太冲二。阴中之至阴,脾也。其原出于太白,太白二。阴中之太阴,肾也。其原出于太溪,太溪二。膏之原,出于鸠尾,鸠尾一。肓之原,出于脖胦。脖胦,鸠尾一。凡此十二原者,主治五藏六腑之有疾者也。
        

《灵枢经·九针十二原》


        【评】此最早十二原穴的论述,与今所说十二原穴有别。
        胸中大腧,在杼骨之端。肺腧在三焦之间,心腧在五焦之间。膈腧在七焦之间。肝腧在九焦之间,脾腧在十一焦之间。肾腧在十四焦之间。背挟脊相去三寸所。则欲得而验之,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乃其腧也。灸之则可,刺之则不可,气盛则写之,虚则补之。
        

《灵枢经·背腧篇》


        【评】这对背俞穴位置的最早论述,对后世应用背俞穴起到启蒙作用。
        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病在头者,取之足。病在足者,取之腘。病生于头者,头重;生于手者,臂重;生于足者,足重。治病者,先刺其病所从生者也。
        

《灵枢经·终始篇》


        【评】上病下取,下病上取的治疗方法,它的本源源于此论。
        有阿氏之法,言人有病痛,即令捏其上,若里当其处,不问孔穴即得,便抉成痛处,即云阿是,灸刺皆验,故曰阿是穴也。
        

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灸例》


        人有老少,体有长短,肤有肥瘦,皆须精思商量,准而折之。又以肌肉文理、节解、缝会、宛陷之中,及以手按之,病者快然。如此仔细安详用心者,乃能得之耳。
        

宋·王执中《针灸资生经》


        【评】阿是穴之说是孙思邈的创见,王执中进一步发挥,掌握压痛点而取穴进行针灸治疗的方法,是一种有效的针灸方法。
        胃合于三里。大肠合入于巨虚上廉。小肠合入于巨虚下廉。三焦合入于委阳。膀胱合入于委中央。胆合入于阳陵泉。
        

《灵枢经·邪气藏府病形》


        【评】下合穴的论述,此为最早,亦为临床选穴处方中的一种方法。
        诸络脉皆不能经大节之间,必行绝道而出入,复合于皮中,其会皆见于外。
        

《灵枢经·经脉篇》


        十五络脉者,十二经之别络而相通焉者也,其余三络为任督二脉之络,脾之大络,总统阴阳诸络,灌溉于脏腑者也。
        

明·杨继州《针灸大成》卷四


        【评】本条说明经、络之间,气血贯通,内连脏腑,针灸治病的根据,就在这里。
        烧山火能除寒,三进一退热涌涌,鼻吸气一口呵五口。
        烧山之火能除寒,一退三飞病自安,始是五分终一寸,三番出入慢提看。
        凡用针之时,须运入五分之中行九阳之数,其一寸者即先浅后深也,若得气便行运针之道,运者男左女右渐渐运入,一寸之内三寸一入慢提紧按,若觉针头沉紧,其针插之时热气复生冷气自除,未效依前再施也。
        透天凉能除热,三退一进冷冰冰,口吸气一口鼻出五口。
        凡用针时,进一寸内,行六阴之数,其五分者即先深后浅也,若得气便退而伸之,退至五分之中,三入三出,紧提慢按,若觉针头沉紧徐徐举之,则凉气自生热病自除如不效依前法再施。
        

《针灸大成》卷六


        【评】烧山火、透天凉补泻手法,针灸著名的补泻手法,至今仍有实用价值。
        腑会太仓,藏会季胁,筋会阳陵泉,髓会绝骨,血会膈俞,骨会大杼,脉会太渊,气会三焦外一筋直两乳内也,热病在内者,取其会之气穴也。
        

清·叶霖《难经正义·四十五难》


        【评】八会穴的理论对后世临床上起了积极的指导作用,同时为后世医家提出新的研究课题。
        内关相应是公孙、外关临泣总相同。列缺交经通照海,后溪申脉亦相从。
        

明·杨继州《针灸大成》卷四


        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临泣胆经连带脉,阳维目锐外关逢。后溪督脉内眥颈,申脉阳��络亦通。列缺任脉行肺系,阴��照海膈喉咙。
        

明·徐凤《针灸大全》卷四


        【评】此为著名的“八脉交会穴”,后世针家多应用于临证治疗。灵龟八法的按时取穴就依此八穴。
        流者,行也,注者,往也。流谓气血之流行也……又云:注者,住也。谓十二经络各至本时,皆有虚实邪正之气,注于所括之穴。所谓得时谓之开,失时谓之阖。气开当补泻,气闭忌针刺。圣人深虑此者,恐人劳而无功,岂可昧气开流注之道哉?
        

元·窦桂芳《针灸四书·子午流注针经》


        【评】关于“子午流注”学说,最早见于本书,本论是子午流注针法的理论根据。
        曰:子时一刻,乃一阳之生,至午时一刻,乃一阴之生。故以子午分之,而得乎中也。流者,往也;注者,住也。天干有十,经有十二,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己脾、庚大肠、辛肺、壬膀胱、癸肾。余两经者,乃三焦、包络也。三焦乃阳气之父,包络乃阴血之母。此二经虽寄于壬癸,亦分派于十干,且每经之中,有井荥俞经合,以配金水木火土。是故阴井木而阳井金,阴荥水而阳荧水,阴俞土而阳俞木,阴经金而阳经火,阴合水而阳合土矣。经中必有返本还原者,乃十二经出入之门户也。阳经有原,遇俞穴并过之,阴经无原,以俞穴即代之。
        

明·徐凤《针灸大全》卷五


        【评】本条阐明子午流注纳甲法的具体运用,这一关于纳甲法的最早论述是根据何若愚氏的论述加以补充的。
        三里内庭穴,曲池合谷接,委中配承山,太冲昆仑穴,环跳与阳陵,通里并列缺,合担用法担,合截用法截,三百六十穴,不出十二诀,治病如神灵,浑如汤泼雪,北斗降真机,金锁教开彻,至人可传授,匪人莫浪说。
        

明·杨继州《针灸大成》卷四


        【评】这是著名的马丹阳十二穴歌,至今仍有实用价值而广为习诵。
        五藏募皆在阴,而腧在阳者,何谓也?然,阴病行阳,阳病行阴,故令募在阴,腧在阳。
        

清·叶霖《难经正义·六十七难》


        【评】俞募配穴法在临床上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同时为后世医家提供了诊断疾病的依据。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