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火药理论
火攻之药,硝硫为君,火炭为臣,诸毒药为之佐,诸气药为之使。然必知药之宜,斯得火攻之妙。硝性主直,磺性主横。炭性主火……性直者主远击,硝九而硫一。性横者主爆击,硝七而硫三。
凡火药以消石、硫黄为主,草木灰为辅。消性至阴,硫性至阳,阴阳两神物相遇于无隙可容之中,其出也,人物膺之,魂散惊而魄齑粉。凡消性主直,直击者消九而硫一;硫性主横,爆击者消七而硫三。其佐使之灰,则青杨、枯杉、桦根、箬叶、蜀葵、毛竹根、茄秸之类,烧使存性,而其中箬叶为最燥也。
窃思火药之法,通乎雷电。雷电出于地,即阴阳之气所激薄也。硝磺亦产于地,即阴阳之气所凝结也。阴阳之气升于天,则合为雷电。阴阳之气伏于地,则分为硝磺。阴之性直而劲,硝得之。阳之性横而猛,磺得之。阴微则力不足以敌阳,故硝宜多。阳亢则势又易于消阴,故磺宜寡。而硝磺不能自为发动,故复借炭以燃之。炭引以磺,磺托以硝,硝以喷弹。此火药之大略欤。
【评】中国传统火药理论与中医理论是一致的。这种理论虽是朴素的,但却能自圆其说,并在古代生产实践中确实起了指导作用。在西方,近代合理的火药理论也只是从十九世纪才趋完善。
明《火龙经》
凡火药以消石、硫黄为主,草木灰为辅。消性至阴,硫性至阳,阴阳两神物相遇于无隙可容之中,其出也,人物膺之,魂散惊而魄齑粉。凡消性主直,直击者消九而硫一;硫性主横,爆击者消七而硫三。其佐使之灰,则青杨、枯杉、桦根、箬叶、蜀葵、毛竹根、茄秸之类,烧使存性,而其中箬叶为最燥也。
明·宋应星《天工开物·佳兵》
窃思火药之法,通乎雷电。雷电出于地,即阴阳之气所激薄也。硝磺亦产于地,即阴阳之气所凝结也。阴阳之气升于天,则合为雷电。阴阳之气伏于地,则分为硝磺。阴之性直而劲,硝得之。阳之性横而猛,磺得之。阴微则力不足以敌阳,故硝宜多。阳亢则势又易于消阴,故磺宜寡。而硝磺不能自为发动,故复借炭以燃之。炭引以磺,磺托以硝,硝以喷弹。此火药之大略欤。
清《祝融佐治真诠》卷八
【评】中国传统火药理论与中医理论是一致的。这种理论虽是朴素的,但却能自圆其说,并在古代生产实践中确实起了指导作用。在西方,近代合理的火药理论也只是从十九世纪才趋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