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总志
《元和郡县志》四十卷。唐李吉甫撰。……是书据宋洪迈跋称为元和八年[813年]所上……凡四十七镇,成四十卷。每镇皆图在篇首,冠于叙事之前,并目录两卷,共成四十二卷,故名《元和郡县图志》。后有淳熙二年[1175年]程大昌跋,称图至今已亡,独志存焉。故《书录解题》惟称《元和郡县志》四十卷。……舆记图经,隋唐志所著录者,率散佚无存。其传于今者,惟此书为最古,其体例亦为最善。后来虽递相损益.无能出其范围。
【评】此书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全国地理总志,对后世有很大影响。
《太平寰宇记》一百九十三卷。宋乐史撰。宋太宗时,始平闽、越并北汉,史因合舆图所隶,考寻始末,条分件系,以成此书。始于东京,迄于四裔。……后来方志必列人物、艺文者,其体皆始于史。盖地理之书,记载至是书而始详,体例亦自是书而大变。然史书虽卷帙浩博,而考据特为精核,要不得以末流冗杂,追咎滥觞之源矣。原本二百卷,诸家藏本并多残阙。惟浙江汪氏进本,所阙自一百十三卷至一百十九卷,仅佚七卷。
【评】此书取材十分广博,征引著作达200种之多,是现存最重要而详尽的地理总志之一,有丰富的经济地理资料。
[《大清一统志》]每省先立统部,冠以图表。首分野,次建置沿革,次形势,次职官,次户口,次田赋,次名宦,皆统括一省也。其诸府及直隶州又各立一表,所属诸县系焉。皆首分野,次建置沿革,次形势,次风俗,次城池,次学校,次户口,次田赋,次山川,次古迹,次关隘,次津梁,次堤堰,次陵墓,次寺观,次名宦,次人物,次流寓,次列女,次仙释,次土产。……而外藩及朝贡诸国,别附录焉。
【评】此书是清官修地理总志,从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开始纂修,前后凡三次:初次于乾隆八年(1743年)成书,三百四十二卷;第二次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成书,五百卷;第三次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成书,五百六十卷。这是一本比较完善的全国性地志,为研究我国历史地理的重要参考书。
《四库全书总目·史部·地理类一》
【评】此书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全国地理总志,对后世有很大影响。
《太平寰宇记》一百九十三卷。宋乐史撰。宋太宗时,始平闽、越并北汉,史因合舆图所隶,考寻始末,条分件系,以成此书。始于东京,迄于四裔。……后来方志必列人物、艺文者,其体皆始于史。盖地理之书,记载至是书而始详,体例亦自是书而大变。然史书虽卷帙浩博,而考据特为精核,要不得以末流冗杂,追咎滥觞之源矣。原本二百卷,诸家藏本并多残阙。惟浙江汪氏进本,所阙自一百十三卷至一百十九卷,仅佚七卷。
《四库全书总目·史部·地理类一》
【评】此书取材十分广博,征引著作达200种之多,是现存最重要而详尽的地理总志之一,有丰富的经济地理资料。
[《大清一统志》]每省先立统部,冠以图表。首分野,次建置沿革,次形势,次职官,次户口,次田赋,次名宦,皆统括一省也。其诸府及直隶州又各立一表,所属诸县系焉。皆首分野,次建置沿革,次形势,次风俗,次城池,次学校,次户口,次田赋,次山川,次古迹,次关隘,次津梁,次堤堰,次陵墓,次寺观,次名宦,次人物,次流寓,次列女,次仙释,次土产。……而外藩及朝贡诸国,别附录焉。
《四库全书总目·史部·地理类一》
【评】此书是清官修地理总志,从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开始纂修,前后凡三次:初次于乾隆八年(1743年)成书,三百四十二卷;第二次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成书,五百卷;第三次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成书,五百六十卷。这是一本比较完善的全国性地志,为研究我国历史地理的重要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