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原意为背对原文,凭记忆念出读过的文章词句。源自《三国志·魏志·王粲传》:“粲与人共行,读道边碑,人问曰:‘卿能暗诵乎?’曰:‘能。’因使背而诵之,不失一字。”
有一次,王粲同几位朋友散步,见路边一石碑上刻满碑文。有人问王粲:“你把这篇碑文读过后,能凭记忆念出来吗?”王粲答说:“能。”人们就让他转过身,背对着石碑来念。王粲从头到尾诵起碑文来,一字没错。“背诵”即由“背而诵之”简缩而成。清·潘耒的《日知录序》中有:“九经诸史,略能背诵。”
后来人们就把记熟文字,不看原文念出来称为“背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