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顾
惠: 恩德、恩惠。顾: 顾及。本义是恩德顾及到。语出《左传·宣公十二年》:“若惠顾前好。”
春秋时期,一发生战事都要占卜吉凶。有一年,楚庄王的军队包围了郑国国都。郑国国君十分恐慌,只好打算求和。但占卜的结果是求和不利,要大家去祖庙痛哭,并且每个街巷都要准备作战,这样才会吉利。
于是郑襄公下令全城大哭,一时间,哭声震天,显得非常凄惨。楚庄公以为郑国要投降了,就下令让军队后退,以便接受投降。没想到,郑国军民却趁机加强防御工事,坚守不出城。楚庄王一怒之下,再次进军,围城三个月,终于攻破了郑国的都城。这时,郑襄公袒露着上身来到楚庄王面前请罪说:“上天不保佑我,没能很好地侍奉您,让您生气,一直打到我们这里,这实在是我的罪过。现在我哪敢不听从您的安排!您把我流放,我服从;把我们的国土赐给他人,让我们做奴仆,我也服从。如果蒙您的恩德,惠顾到以往的友好关系,看在祖宗的分上,不要灭亡我们的国家,使我们能侍奉您,让我们的国家做您的一个属县,我们将感恩不尽。”楚庄王答应了郑襄公的请求,退军30里,接受了郑国的投降。
现在的“惠顾”与古代的原意已毫无关系,变成了商店对顾客的一种敬辞、一种套语,只表示“对方到自己这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