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舞的猴子
源自《伊索寓言》。
一个王子养着几只猴子,他把猴子训练得会跳舞。猴子天性善于模仿人的动作,显得很聪明。当猴子穿起华美的衣服,戴着假面具跳起舞来时,无论和哪一个廷臣相比,全都十分相像。因此,猴子的这种表演,博得不少称赞。不料,有一个廷臣存心作弄,在一次表演过程中,从衣袋里掏出一把硬壳果,突然向舞台抛去。猴子一见硬壳果,顿时忘掉跳舞,拉下假面具,扯破戏袍,丑态毕露,现出原形,为争抢硬壳果相互厮打起来。
后来,人们便借用“跳舞的猴子”比喻原形毕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