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笔从戎
投: 丢掷。从戎: 参加军队。指弃文从武,放弃文字工作去参加军队。源自《后汉书·班超传》:“(班超)家贫,常为官傭书以供养(母)。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
东汉人班超,年轻时家境贫困,靠着替官府抄写文件谋生。他觉得长此下去,实在没有出息。一次,班超将笔往旁边一扔,感慨地说:“大丈夫应当到边疆去为国家立大功,哪能总是陪着笔、墨、砚台过生活!”从此,他参了军,并出使“西域”。历时31年,他远离祖国,为汉朝同西域各国以至古罗马的经济往来和文化交流作出了许多贡献。年老时,归国死于家乡。
后来,人们便称文人从军为“投笔从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