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2023-11-14 可可诗词网-崔颢 https://www.kekeshici.com

汉阳树
 
 
【题解】
   这是一首吊古怀乡之作。黄鹤楼:旧址在今湖北武昌蛇山黄鹄矶上。相传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223),历代屡废屡建。传说三国时蜀国的费文祎在此楼乘黄鹤登仙,一说仙人子安乘黄鹤经过此处。费、子即昔人——仙人。
 
  诗的前两联抒怀。诗人登览胜地,想到黄鹤楼的今昔变化,不禁生发出惆怅寂寞之感。这二联相接相承,浑然一体。第三联笔势陡转,境界与前两联迥异。诗人工笔绘景,色彩绚丽,景物如画。汉阳在武昌西北,与黄鹤楼隔江相望。鹦鹉洲在今汉阳西南长江中,后渐被江水冲没。尾联写景与抒情相结合,情因景生,表达出对家乡(乡关)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将优美的神话传说与壮丽的江天暮景交织在一起,构思新奇,音调铿锵,意境清幽,传诵不衰。相传李白游黄鹤楼时,见到此诗曾说: “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唐诗纪事》)于是搁笔而去。宋代评论家严羽则说: “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 (《沧浪诗话》)可见前人对此诗的推重。
 
 
【全诗】
 
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注释1】
 
[1]这首《黄鹤楼》是崔颢最负盛名的边塞诗。黄鹤楼在今湖北武昌黄鹤矶上,背靠蛇山,俯瞰长江,一千余年为游览胜景,旧楼已毁,后经多次重建。崔颢(公元704?~754),汴州(今河南开封)人。开元十一年进士,曾官尚书司勋员外郎。早期诗作多写闺情,语多浮艳。后游历江南,从军塞北,诗风大变,边塞诗雄浑奔放。
[2]“昔入”句:传说仙人王子安乘鹤飞经此楼。
[3]汉阳:今武汉市汉阳区,在汉水南岸,位于长江、汉水之中。晴川:指阳光照耀下的汉水。
[4]鹦鹉洲:位于汉阳东南二里长江中的小洲,相传东汉末祢衡曾在洲上作《鹦鹉赋》,因而得名。由于江水冲击,今已不存。
《唐诗品汇》引刘后村云:“李白登黄鹤楼,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之句,至金陵乃作《凤凰台》以拟之,今观二诗,真敌手棋也。”李白为此诗而不吟黄鹤楼,固然只是传说,但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鹦鹉洲》二诗,确是崔颢此诗的模拟之作,格调同出一辙,可见此诗的影响。宋·严羽赞赏曰:“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沧浪诗话》)
这首诗的成功之处在于,它把人们登临黄鹤楼的所见所感,写得真切入微。前两联写仙去楼空,白云悠悠,世事茫茫,是人们登上黄鹤楼共同感触;“晴川”、“芳草”一联实写登临所见,确是眼前景,人人登临所见而又极不易这样概括而精彩地描绘出来;末联登临望远,只见烟波而不见乡关。引出归思难禁的乡愁,也是人们普遍的思绪。此诗正是描绘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体验,所以被推崇为“意得象先,神行语外,纵笔写去,遂擅千古之奇。”(《唐诗别裁》)从体式来看,前半首是古体诗的句法,四句全不合律,后半首整饬归正,合于近体格律,所以,这首诗不是严整的律诗,而是“古风式的律诗”。
 
 
【注释2】
 
①黄鹤楼: 古代名楼。故址在湖北武汉蛇山的黄鹄矶上。②昔人:指传说中骑鹤的仙人。③悠悠:飘荡的样子。④晴川历历汉阳树:晴天从黄鹤楼遥望对岸,汉阳的树木看得清清楚楚。川:平原。历历:分明的样子。汉阳:地名,现在湖北武汉的汉阳区,与黄鹤楼隔江相望。⑤芳草萋萋鹦鹉洲:鹦鹉洲上,草长得极茂盛。鹦鹉洲:长江中的小洲,在黄鹤楼东北。⑥乡关:故乡。
 
【鉴赏导示】
 
崔颢(704—754),唐时汴州(今河南开封)人。唐代诗人。开元十一年中进士。官至司勋员外郎。他的边塞诗慷慨激昂、雄浑奔放,少有伤感之情,且接近民歌。此诗是一首七言律诗,是诗人于武昌登黄鹤楼时所作,是崔颢的代表作。传说李白登黄鹤楼,曾想写诗,见到此诗即佩服之至,并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此诗为咏黄鹤楼的绝唱。
 
【鉴赏】
 
   这首诗,写诗人登上黄鹤楼时的所见,抒发了怀念家乡的愁情。
 
    诗的前四句抒写人去楼空、世事苍茫的感慨。诗一开始,诗人既未对自己登楼的时间、心情做交待,也未着力描绘眼前的山光水色、草木日月,而是从神话传说写到现实的感受。诗人登上黄鹤楼,想起关于黄鹤楼的传说,面对人去楼空的现实,不禁怅然而生伤感之情。颔联两句,诗句沿着诗人的视线拓开去,由地上说到天上。那天际飘忽不定的白云呀,多么像浪迹天涯的游子!诗人由白云想到自己更添一层淡淡的乡愁。“一去”两字,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既是昔人一去不回之辞,又有自己的哀怨惋惜之意。宇宙是永恒的,天上的白云千载悠悠不绝,然而人生是短暂的。古人成仙骑鹤也还是一去不复返了,我这一生,不过是白云之下,黄鹤楼上的一名匆匆过客。诗人感叹黄鹤楼的古今变化,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登楼时的寂寞感受。诗的后四句描绘登楼所见,寄托乡思。
 
     汉阳位于长江汉水夹角地带,与武昌黄鹤楼隔江相望。鹦鹉洲,在武昌西南长江中。颈联两句,依然顺着诗人的视野运笔,从远处写来,把人们从空悠的白云中带到了绚丽的暖暖春色中来:望望汉水,波光粼粼,十分明丽,汉阳的树木,葱郁青翠,历历在目;鹦鹉洲上,芳草茂盛,铺展江中。“历历”、“萋萋”叠字的运用,极富立体感、惟妙惟肖地勾勒出了一幅长江两岸寥廓空旷、秀丽幽雅的春景图。更加映衬了黄鹤楼的幽、空、静,为结句抒发乡思之情作了很好的铺垫。尾联两句即景抒情寄托乡思。诗人站在黄鹤楼上,隔江的景色是如此的清新、淡雅、幽美,不知不觉已日落西山,黄昏降临,此时此景,怎能不勾起缕缕思乡之情。一般情况下,春光秋色都易引人思乡,何况此时已“日暮”,正是鸟归巢、人投宿的时候,诗人登临已久,视线从汉江自然移向远方,那里不就是他日夜思念的故乡——汴洲吗?可是那在暮色中遥远的故乡,却何处可见呢?眼前所见到的唯有江上的一片浩渺烟波罢了。在此,诗人以“日暮”、“烟波”作铺垫,衬托由此产生的思乡的“愁”绪。全诗意境茫远、抒情真挚、气势雄浑、语言流畅。它的成功不以内容新奇取胜,而在于用完美的艺术形式痛快淋漓地写出了诗人与许多人共同的感受。茫远的意境和雄浑的气势来自于诗人所选取的飘逸雄壮的意象:“仙人”、“黄鹤”的传说,高楼、大江、白云、落日、晴川、烟波,等等。语言的通俗流畅,一气呵成也增加了诗的阅读美感。这些都促成了这首诗成为黄鹤楼的绝唱。
 
【鉴赏要点】
 
[1]名句: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2]意境茫远,气势雄浑。[3]写景逼真、生动,形象鲜明。[4]语言通俗流畅,一气呵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