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会意 想象悟情——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古诗两首》之《元日》教学设计

2024-04-08 可可诗词网-教学设计 https://www.kekeshici.com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
 
 
       2.学习古诗中三个生字, 理解“爆竹”“屠苏”“曈曈日”“新桃”“旧符”等词语意思, 了解诗句的大意, 感受春节的喜庆场面。
 
 
       3.结合背景, 在诵读中感受诗中辞旧迎新的愿望, 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以诗导入, 读通诗句
 
 
       1. 师生谈话, 古诗导入:
 
 
       同学们, 今年的10月28日, 是农历九月初九, 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唐代诗人王维有一首重阳节思念家乡亲人的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你们会背这首诗吗?我们一起来背一背。
 
 
       2. 继续谈话, 整体观照:
 
 
       今天这节课, 我们来学习第25课《古诗两首》。请同学们打开课文, 看一看这两首诗, 说一说你的了解。
 
 
       3. 提出任务, 指导读通:
 
 
       第一首诗也是写我们中国传统节日的, 我们借助课后的拼音把古诗读正确、读通顺, 读出停顿与节奏。
 
 
       教师重点指导“曈”字的读音和古诗的停顿、节奏。
 
 
       二、问惑解疑, 领会诗意
 
 
       1. 问题导学。
 
 
       请同学们猜一猜, 这首诗是关于什么传统节日的?你的根据是什么呢?有什么字词是不理解的?请在书上标注出来。你们先自己学一学, 然后小组讨论。
 
 
       2. 紧扣疑难, 教师助学。
 
 
       (1) 在小组讨论学习的基础上, 教师重点指导学生理解题目“元日”和诗中“爆竹”“屠苏”“曈曈日”“新桃”“旧符”等词的意思和相关的习俗传承、文化内涵。
 
 
       (2) 结合“曈曈”, 感受古诗中叠词的用法和意思, 诵读“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3) 指导尝试说一说诗的大意。
 
 
       3. 指导朗读, 领会诗意。
 
 
       三、想象画面, 体悟诗境
 
 
       1. 教师引导:
 
 
       苏轼曾评价王维, 说他“诗中有画”。诵读他的诗句, 能在眼前出现一幅幅画面。其实, “诗中有画”的何止王维。诵读王安石的这首《元日》, 联系春节这一传统佳节我们参与的风俗活动, 又看到了哪些喜庆的画面呢?
 
 
       2. 诵读古诗, 体悟诗境。
 
 
       诗人在诗中描绘了“放爆竹、饮屠苏、换桃符”这三个热闹、欢乐的典型风俗场景, 只用寥寥数语就给我们勾画出过新年的欢乐喜庆。时至今日, 人们在过春节时仍会不由自主地吟诵这首《元日》。我们再来诵读。
 
 
       四、联系背景, 感悟诗情
 
 
       1. 教师谈话引导。
 
 
       诗是表达愿望的, 这首诗作者表达了什么愿望呢?要想理解这个, 就一定要了解诗人的时代背景和写诗背景。
 
 
       2. 同学们对王安石有了解吗?补充资料。
 
 
       (1) 王安石简介 (略) 。教师介绍、诵读:“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感受王安石的雄心壮志和不畏艰险。
 
 
       (2) 公元1070年, 49岁的王安石被任命为宰相。他提出“富国强兵”的目标, 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改革, 废除旧的制度, 推行新的制度。《元日》这首诗就写于这一年的春节。
 
 
       3. 了解了诗人生活和写作的背景, 你们一定能够从诗中读到作者的愿望, 读出作者的决心。
 
 
       4. 再读古诗, 感悟诗情。
 
 
       五、以诗拓展, 融合组诗
 
 
       1. 拓展《梅花》。
 
 
       2. 拓展《泊船瓜洲》。
 
 
       六、背诵古诗、预习《江雪》
 
 
       1. 背诵并抄写古诗《元日》, 背诵《梅花》《泊船瓜洲》。
 
 
       2. 预习《江雪》, 查阅柳宗元的相关资料和诗人的创作背景。
 
 
       点评
 
 
       1.以诗引诗。教学伊始, 陈老师以学生熟知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而导入, 自然地引出《古诗两首》之《元日》这首诗。如此教学, 从学生积累的已有知识、经验出发, 以诗引诗, 整体关照, 自然巧妙。
 
 
       2.自主学诗。学生是课堂的主人, 语文课堂要启迪学生的思维, 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并自己主动地去解决问题。在教学中, 陈老师把提问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以问导学, 以问促学, 先让学生潜心会文, 然后小组分享。在全班交流的过程中, 陈老师注意启迪学生的思维, 点拨学习的方法, 时常询问学生有何不懂之处, 让学生反思叩问自己, 促进学习的真正发生。
 
 
       3.由点而面。学习古诗要知人论世, 这样, 才能体会到古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在教学中, 陈老师注意引导学生了解诗人的创作背景, 让学生体会诗的情愫。并以“王安石变法”为线索展开去, 给学生拓展了《梅花》和《泊船瓜洲》这两首诗, 为学生开启了学习之窗, 让学生去探究、学习。如此, 教学由点而面, 立体呈现, 给学生展现了一个丰满而多元的历史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