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说

2024-02-29 可可诗词网-诗词论评 https://www.kekeshici.com

案《舜典》: 帝曰: 夔,命汝典乐,教胄子,诗言志、歌 永言在焉。《周礼》: 太师之职,掌教六诗; 讽赋既兴,《风》 《雅》互作。杂体遂生焉。后系之于乐府,盖典乐之职也。在 汉代李延年为协律造新声。雅道虽缺,乐府乃盛。《铙歌》《鼓 吹》,拂舞予俞,因斯而兴,词之体不得因时而易也。古乐书 论之甚详,今不能备载,载其他见者。案《汉武集》: 元封三 年,作柏梁台,诏群臣二千石,有能为七言诗者乃得上坐。帝 曰:“日月星辰和四时。”梁王曰:“骖驾驷马从梁来。”由是联句兴 焉。孔融诗曰:“渔父屈节,水潜匿方”,作郡姓名字离合也, 由是离合兴焉。晋傅咸有回文反复诗二首,云反复其文者,以 示忧心展转也,“悠悠远迈独䒮䒮”是也, 由是反复兴焉。 晋温 峤有回文虚言诗云:“宁神静泊,损有崇亡”,由是回文兴焉。 梁武帝云:“后牖有朽柳”,沈约云:“偏眠船舷边”,由是叠韵兴 焉。 《诗》云:“䗖在东”, 又曰:“鸳鸯在梁”, 由是双声兴 焉· 《诗》云:“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 维北有斗,不可以挹 酒浆。”近乎戏也,古诗或为之,盖风俗之言也。古有采诗官, 命之曰风人。“围棋烧败袄,看子故依然”,由是风人之作兴 焉。《梁书》云: 昭明善赋短韵,吴均善压强韵。今亦效而为 之,存于编中。陆生与余,各有是为,凡八十六首。至如四声 诗,三字离合,全篇双声叠韵之作,悉陆生所为,又足见其多 能也。案齐竟陵王 《郡县诗》曰:“追芳承荔浦,揖道信云 丘”,县名由是兴焉。案梁元《药名诗》曰:“戍客恒山下,当 思衣锦归”,药名由是兴焉。陆与予亦有是作。至如鲍昭之建 除,沈炯之六甲、十二属,梁简文之卦名,陆惠晓之百姓,梁 元帝之鸟名、龟兆,蔡黄门之口字,古两头纤纤、藁砧、五杂 俎已降,非不能也,皆鄙而不为。噫! 由古至律,由律至杂, 诗之道尽乎此也。近代作杂体,唯刘宾客集中有回文、离合、 双声、叠韵。如联句则莫若孟东野与韩文公之多,他集罕见, 足知为之之难也。陆与予窃慕其为人,遂合己作,为杂体一 卷,属予序杂体之始云。(皮日休《杂体诗序》)

论杂体,则有风人、藁砧、回文、反复、离合,虽不关诗 之轻重,其体制亦古。至于建除、字谜、人名、卦名、数名、 药名、州名之诗,只成戏谑,不足法也。(严羽 《沧浪诗 话·诗体》)

昔柳柳州读退之《毛颖传》,有曰:“‘善戏谑兮,不为虐 兮’,学者终日讨说习复,则罢惫而废乱,故有息焉游焉之 说。譬诸饮食,既荐味之至者,而奇异苦咸酸辛之物,虽蜇吻 裂鼻,缩舌涩齿,而咸有笃好之者,独文异乎?”予于是知杂体 之诗类是也。然其为体,厥各不同。今总谓之杂者,以其终非 诗体之正也。博雅之士,其亦有所不废焉。(吴讷 《文章 辨体序说·杂体诗》)

诗文不朽大业,学者雕心刻肾,穷昼极夜,犹惧弗窥奥 妙,而以游戏废日,可乎? 孔融离合,鲍照建除,温峤回文, 傅咸集句,亡补于诗,而反为诗病。自兹以降,摹放实繁。字 谜、人名、鸟兽、花木,六朝才士集中不可胜数。诗道之下 流,学人之大戒也。(胡应麟《诗薮》外编卷二)

杂诗: 自孔融离合、鲍照建除、温峤回文、傅咸集句而 下,字谜、人名、鸟兽、花木,摹仿日烦,不可胜数,至唐人 乃有以婢仆诗登第、孩儿诗取祸者。诗文不朽大业,学者雕心 刻肾,穷昼夜致功,犹惧弗窥奥眇,暇役志及此? 皆诗道之下 流,学人之大戒也。(胡震亨 《唐音登签》卷三述胡应麟 语)

唐人杂体诗见各集及诸稗说中者,有五杂俎、两头纤纤、 盘中诗、离合、回文、集句、风人诗、回波词、大言、小言、 了语、不了语、县名、州名、药名、古人名、四气、四色、字 谜等类。又有故犯声病、全篇字皆平声、皆侧声者,又一句全 平、一句全侧者,全篇双声、全篇叠韵者,律诗有侧句并用韵 故犯鹤膝者,缕举不尽。以上并体同俳谐,然犹未至俚鄙之甚 也。其最俚鄙者,有贺知章之轻薄,祖咏之浑语,贺兰广、郑 涉之咏字,萧昕之寓言,李纾之隐语,张著之机警,李舟、张 彧之歇后, 姚岘之语影带, 李直方、 独孤申叔、 曹著之题 目,黎瓘之翻韵,见《国史补》及《云溪友议》诸书,皆古来 滑稽余派,欲废之不得者。(胡震亨 《唐音癸签》卷二 九)

自元、白及皮、陆诸人以和韵为能事,至宋而始盛,至今 踵之,而皮日休、陆龟蒙更有药名、古人名、县名诸诗。又有 离合体,谓以字相拆合成文也。有反复体,谓反复读之。皆成 文也。有叠韵体,如皮诗所谓“穿烟泉潺湲,触竹犊觳觫”是 也。有双声体,皮诗所谓“疏杉低通滩”之类是也。有风人体, 皮诗所谓“江上秋风起,从来浪得名。送风犹挂席,苦不会帆 情”是也。夫《离合诗》起于孔文举“渔夫屈节”之诗,然文举 诗以骨气奇逸传,不以离合传也。叠韵起于梁武帝、沈休文之 “后牖有朽柳”、“偏眠船舷边”,然武帝、休文诗以词采风流 传,非以叠韵传也。回文、反复起于窦滔妻,然妇人语耳。双 声体, 据皮袭美云起于“䗖在东”,“鸳鸯在梁”, 然皆无心自 合,非有意为之也。至于药名起于梁武帝,县名起于齐竟陵 王,彼亦偶为之,岂以此见长哉?皮、陆二子,清才绝伦,其 所为诗,自有可传,必欲炫才斗巧,以骇俗人,则亦过矣。鲍 明远有《建除诗》,又有《数名诗》,然明远所谓俊逸者,终在 彼不在此也。然则学皮、陆者,亦学其可传者而已,无炫聪明 以争一时伎俩,自失千秋也。(贺贻孙《诗筏》)

杂体有大言、小言、两头纤纤、五杂组、离合姓名、五平 五仄、十二辰、回文等项,近于戏弄,古人偶为之,、然而大雅 弗取。(沈德潜《说诗晬语》卷下) 杂 字 句 类

按古今诗自四、五、六、七、杂言之外,复有五、七言相 间者,有三、五、七言各两句者,有一、三、五、七、九言各 两句者,有一字至七字、九字、十字者,比之杂言,又略不 同。(徐师曾 《文体明辨序说·杂言诗》)

有一字至七字 (唐张南史《雪》、《月》、《花》、《草》等篇 是也)。(严羽 《沧浪诗话·诗体》)

一字至七字诗: 张南史及元、白等集有之,以题为韵,偶 对成联。又鲍防、严维多至九字。(胡震亨 《唐音癸签》 卷一)

一字至七字,按元稹亦有此体,其句法略异。(胡才 甫 《诗体释例》)

有三五七言 (自三言而终以七言,隋郑世翼有此诗。) (严羽 《沧浪诗话·诗体》)

三五七言诗: 始郑世翼,李白继作。(胡震亨 《唐音 癸签》 卷一)

此体 (按指杂言诗) 不一: 有七、五言相间者 (一句七 言、一句五言,相间而行,宋王安石《甘露歌》是也,十二 句),有三、五、七言各两句者 (始于郑世翼,李白“秋风清, 秋月明”效之),有一、三、五、七、九言各两句者 (隋僧慧英 有作),有一字至七字者 (张南史及元、白等集有之),有一字 至九字者 (鲍防、严维有作),有一字至十字者,俱各二句。 亦有联句, 或句句用韵, 或两句一换韵。 (马上��《诗法 火传》左编卷一五)

三五七言诗起于李太白:“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 寒鸦栖复惊。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此其滥觞 也。刘长卿《送陆澧》诗云:“新安路,人来去。早潮复晚潮, 明日知何处? 潮水无情亦解归,自怜长在新安住。”宋寇莱公 《江南春》诗云:“波渺渺,柳依依。孤村芳草远,斜日沓花 飞。江南春尽离肠断,苹满汀洲人未归。”金赵秉文诗云:“秋风 清,秋月明。白露夜深重,白云秋晓轻。梦回酒渴呼童起,枕 上辘轳三两声。”近日查初白 《咏帘》一首,自一字至七字,又 为创体。(赵翼《陔余丛考》卷二三)

自三言、五言、六言,而终于七言,亦杂言体也。 (按: 例诗权德舆《送崔秀才归白田限三五六七言》略) (胡才甫 《诗体释例》)

此诗 (按指释慧英 《一三五七九言诗》) 一、三、五、 七、九言各两句,始于隋末。(同上)

自三言而终以七言。《沧浪诗话》曰: 隋郑世翼有此诗。 按李太白集亦收此诗,题《三五七言》。杨齐贤注曰:“古无此 体,自太白始。沧浪以此为隋郑世翼作,《臞仙诗谱》以此为 无名氏作,俱误。(同上)

按近体诗自五七言律、排律、绝句之外,复有三句、五 句、促句三体。(徐师曾 《文体明辨序说·杂句诗》)

有三句之歌: 高祖《大风歌》是也。古《华山畿》二十五 首,多三句之词,其他古诗多如此者。(严羽 《沧浪诗 话·诗体》)

古有三句之诗,意足词赡,盘屈二十一字之中,最为难 工。遍检前贤诗,不过四五首而已。(杨慎《升庵诗话》 卷一)

沈骐曰:“三句首尾自呼应用韵,中句别叙,乃见韵之悠 长。如唐人诗:‘杨柳袅袅随风急,西楼美人春梦中,翠帘斜卷 千条入’”按: 三句诗意足词赡,盘屈于二十一字之中,最难工 致。遍检古诗,不过数首。如岑之敬《当垆曲》:“明月二八照 花新,当垆十五晚留宾,回眸百万横自陈”,最为绝唱 (又三 句皆用韵)。 (马上��《诗法火传》卷一五)

《元怪录》载唐人三句诗一首:“杨柳袅袅随风急,西楼美 人春梦中。翠帘斜卷千条入”,以为奇创。按崔骃诗:“鸾鸟高 翔时来仪,应治归德合望规,啄食竹实饮华池。”岑之敬诗:“明 月二八照花新, 当十五晚留宾, 回眸百万横自陈。”阮籍《大 人先生歌》 亦三句,则汉魏六朝已先见矣。又詹天衢 《寄 友》曰:“桂树苍苍月如雾,山中故人读书处,白露湿衣不可 去”,亦闲婉可诵。(岑嘉州 《走马川》三句一韵,黄鲁 直 《画马试院中作》 亦三句一韵,则长篇也。) (宋长白 《柳亭诗话》 卷三)

问: 三句诗何如?

古乐府《华山畿》、《读曲歌》、《长乐诗》等诗多有之,皆 五言也。七言如《大风歌》是也。后人不多见。唐则岑之敬之 “明月二八照花新,当炉十五晚留宾,回眸百万横自陈”,无名 氏之“杨柳袅袅随风急,西楼美人春梦中,绣帘斜卷千条入”一 首。宋人则谢皋羽之“杜鹃花开桑叶齐,戴胜芊生药草肥,九 锁山人归未归”一首。元明人亦有数首,均见 《升庵诗话》 中,今不复记忆矣。(陈仅《竹林答问》)

五句法: 此格即事遣兴可作,如题物赠送之类,则不可 用。“曲江萧条秋气高,芰荷枯折随风涛,游子空嗟垂二毛。白 石素沙亦相荡,哀鸿独叫求其曹。”(杜子美)“即事非今亦非 古,长歌激烈梢林莽,比屋豪华固难数。吾人甘作心似灰,弟 侄何伤泪如雨。”(杜子美《曲江》三章,章五句)(魏庆 之 《诗人玉屑》卷二)

五句诗: 按前三句与结句俱用韵,只第四句无韵,杜甫创 为之, 皆七言。 (马上��《诗法火传》左编卷一五)

五言古五句体,唯刘宋《前溪歌》为然。其词曰:“黄葛结 蒙笼,生在洛溪边。花落逐水去,何当顺流还,还亦不复鲜。” 此诗颇为创格,妙有余韵。或以为车骑将军沈充所作舞曲也。 (郎廷槐《师友诗传录》述张笃庆语)

五言长篇宜富而赡,短篇宜清婉而意有余。五句乐府间 有,似无定体,兴会所至,无不可也。(同上书述张实居 语)

七言五句,起于杜子美之“曲江萧条秋气高”也。昔人谓贵 词明意尽。愚谓贵矫健,有短兵相接之势乃佳。(同上书 述王士禛语)

古体之限句,非古也。然七言五句者,汉昭帝《淋池歌》 是也。六句者,古《皇娥歌》是也。要只以简古为主,此外无 法矣。然《皇娥歌》或以为后代拟作,亦在然疑之间耳。 (同上书述张笃庆语)

七言五句,或第四句既合之后,复拖一句掉转,使余韵悠 然; 或二三句双承,第四句方转,以取第五句之势。六句似当 如律法,前后起结,三四两句,如律中两联。总之,宜孤峭中 有悠扬之致。(同上书述张实居语)

问: 五句诗何如?

古五句诗唯乐府有之,如《前溪歌》“逍遥独桑头”、“前溪 沧浪映”、“黄葛结蒙笼”、“当曙与未曙”数章而已。唐永淳中童 谣亦五句。七古五句如汉昭帝《淋池歌》、太白 《荆州乐》、老 杜《曲江三首》是己,皆见郭茂倩《乐府诗集》中。沧浪胪列 诗品,无此一体。(陈仅《竹林答问》)

六句法: 此法但可放言遣兴,不可寄赠。杜子美云:“烈士 恶多门,小人自同调。名利苟可取,杀身傍权要。何当官曹 清,尔辈堪一笑!” (魏庆之《诗人玉屑》卷二)

五言六句,古齐梁间多用之。唐人刘文房《龙门八咏》, 亦善此体,然几于半律矣。特以其参用仄韵,故亦仍为古体。 大约中联用对句,前后作起结,平韵仄韵皆可用也。(郎 廷槐《师友诗传录》述张笃庆语)

《诗人玉屑》 曰:“六句法,此法但可放言遣兴,不可寄 赠。”按六句体与三韵诗不同,三韵诗中二句对偶,六句体可不 必也。(胡才甫 《诗体释例》)

问: 七句古诗之体如何?

鲍照 《代白舞歌》、 李太白 《乌栖曲》、 郎士元《塞下 曲》,结体用韵各异,可以为法。(陈仅《竹林答问》)

促句法: 止于两叠,三句换一韵,或平声或侧声皆可。“江 南秋色推烦暑,夜来一枕芭蕉雨,家在江南白鸥浦。一生未归 鬓如织,伤心日暮枫叶赤,偶然得句应题壁。”“芦花如雪洒扁 舟,正是沧江兰杜秋,忽然惊起散沙鸥。平生生计如转蓬,一 身长在百忧中,鲈鱼正美负秋风。” (魏庆之 《诗人玉屑》 卷二)

促句诗:此体诗每三句一换韵,或平或仄皆可;然有两叠 者,有三叠者。(徐师曾 《文体明辨序说·杂句诗》)

促句诗: 按此体句句用韵,每三句换一韵,或平或仄皆 可。有两叠者,用六句; 有三叠者,用九句。不知起于何代, 但见宋黄庭坚一首, 凡三叠, 并七言。 (马上��《诗法火 传》卷一五)

三句一转,秦皇《峄山碑》文法也。元次山 《中兴颂》用 之,岑嘉州《走马川行》亦用之。而三句一转中,又句二用 韵,与《峄山碑》又别。(沈德潜《说诗晬语》卷上)

问: 每句用韵,三句一换韵,如岑嘉州 《走马川行》,岂 其创格,抑有所本耶?

此体及两句一换韵诗,昔人谓之促句换韵体,实本于《毛 诗·九罭》篇两句一换之格。古辞《东飞伯劳西飞燕歌》、崔 颢《卢姬篇》,皆是本于《匏有苦叶》篇。此格《三百篇》 中 最多,详见予所作《诗诵》 中。(陈仅《竹林答问》)

问: 促句换韵体有五句一转韵者,如老杜《短歌行赠王郎 司直》一篇,第三句不用韵,此其定法欤?

每句用韵,要是正格。东坡《太白赞》七句一转韵,亦每 句用韵。其长篇则如老杜《大食刀歌》,前韵十七句,后韵十 五句,法度尽同,特长短有异耳。《大食刀歌》前韵末“芮公” 两句,承上转下处,另作一关键,则前后仍各是十五韵也。 (同上)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