蕾奥诺尔走向泉边
〔葡萄牙〕 卡蒙斯
蕾奥诺尔走向泉边,
赤着双脚穿过草坛,
袅袅婷婷,多么娇艳。
头上顶着一只水罐,
玉臂轻提水罐盖盘。
绯红色的腰带飘散,
天鹅绒的长裙翩翩。
紧身的衣衫,洁白如雪,
袅袅婷婷,多么娇艳。
头巾下面玉肌微现,
金色发辨低垂胸前,
发辨系着红色的绸带,
美丽的姑娘动人心弦。
她的美丽犹如春雨,
她的美丽把爱情召唤,
袅袅婷婷,多么娇艳。
(肖佳平 译)
卡蒙斯(1524?—1580)葡萄牙诗人、戏剧家。曾进科英布拉大学读书,勤奋好学,对历史、文学,特别是希腊和拉丁古典文学有浓厚兴趣。1543年起开始抒情诗、牧歌及喜剧创作。曾两度在军队中服役,战斗中失去右眼。一度被捕入狱,有过20年的颠沛流离生活。而在这流离生涯中保存了史诗诗稿《卢济塔尼亚人之歌》,1572年出版,成为他的重要的代表诗著。全诗长达9000多行,共分10章,描写一个航海家远航印度的事迹。这部作品既有现实基础,又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是葡萄牙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作品。他的其他创作大部分是爱情诗。形式上既遵从于传统,又热衷于新体裁,其中有十四行诗、牧歌诗、颂诗、挽诗等,无不具备。卡蒙斯是葡萄牙文学史上最重要的诗人。塞万提斯和维加等大作家都对他表示高度赞赏,称他为“葡萄牙的珍宝。”
《蕾奥诺尔走向泉边》是一首清新秀雅的爱情诗,诗中喷发着浓郁的青春和爱的芬芳。诗用纯丽的语言勾划了一副鲜若花蕊的少女图。其清新洁婉,仿佛一片带露的花瓣,惹人痴情迷恋。全诗分三节。第一节起笔勾出一个整体画面:“蕾奥诺尔走向泉边,/赤着双脚穿过草坛,袅袅婷婷,多么娇艳。”诗人把一个美丽的少女放在葱葱草坛里,清清泉水边。草色水影,织成一副田园境界,充满大自然鲜活的生机。又让少女“赤着双脚”,更在春光野韵之中昭示出一种野性自然的美态。少女风姿绰约,玉立婷婷,宛似一朵微绽的山花,娇艳诱人。诗的第二节,镜头拉近,从细处勾勒出姑娘的举止衣着:头顶水罐,玉臂轻提,飘带绯红,长裙翩翩,“紧身的衣衫,洁白如雪”。在这画面中,有绯红有雪白,色彩亮丽鲜艳;紧身白衫勾画出少女丰盈体态的线条,随风翻飞的长裙飘带更添了少女婀娜柔媚之态。这些都幻化出少女成熟、秀美、活泼、清纯的美韵,又通过汲水劳动点化出她健康的丽质,不能不让人顿生美爱之感。诗的第三节镜头继续拉近,仿佛少女款款走来。诗人从精微处做工笔细雕,雕出她面颜玉肌,画出她发瓣金色,又点饰了一笔她发瓣上系着红色的绸带。如此艳美娇柔,如何能不“动人心弦”。正是对着逐步走近的这副美妙的少女图,诗人忍不住抒发无限感慨:“她的美丽犹如春雨,/她的美丽把爱情召唤”。诗中极写少女之美,继尔催发了诗人的爱心萌动。诗人把美与爱交合一起,抒发对美和爱的热烈赞叹和无限神往。美和爱就如火与火焰一般不可分,可爱的总是美的,美的总是可爱的。诗中,诗人筑就的景物美,色彩美,人更美:衣着美,体态美,面颜美,发瓣美,美不胜收犹如春雨,滋润着渴求爱情的心田,爱便在美的召唤中萌生。这意象,这情绪如何不令人神追慕求。
诗在结构上是按内部线络循序画出诗情画境的。诗人用心镂刻,既似观赏一幅画,由远至近;又似涂画一幅画由粗而细。就如电影镜头不断拉近,呈象愈见清晰。诗在画面色彩调配上异常讲究,以草的绿做底色,又点染了绯红、洁白、金黄,给人以清新亮丽的视觉快感,使诗的格调也显得明快,爽切。诗中三节,每节后面却重复一句“袅袅婷婷,多么娇艳”,造成复沓迭唱的歌式,尽意烘染气氛,从而突现了少女的绰约美态。
整首诗的情调是牧歌式的,清新晓畅,流荡着奔放欢欣的激情,轻松的快悦,虽朴实而不乏灵秀之气,带有大自然般的夺天工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