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庙
于穆清庙,肃雍显相。济济多士,秉文之德。对越在天,
骏奔走在庙。不显不承?无射于人斯。
《清庙》是《周颂》的第一篇。郑樵说:“宗庙之音曰颂”。《周颂》 所收的都是周王朝用之于宗庙祭祀的乐歌。《清庙》便是周人对周文王 的颂歌。《小序》说:“《清庙》,祀文王也。”其写作年代,据文献推 测,大约在周成王五年左右,说是周公旦在建成雒邑之后,率领入朝的 诸侯祭祀文王时所作。至于其作者是周公旦还是朝廷乐师,则不得而 知。
文王名昌。他在世的时候,周人并没有征服商朝,统一中原。但正 如《周颂》的另一篇《维清》所说,正是周文王开创了周氏族向外扩张 的声威显赫的局面,为他的儿子周武王日后统一中原奠定了基础。所 以,在周人的心目中,他一直是一个德威广被、神圣而不可超越的开国 之主。在《大雅》里,有很多篇章对他的文治武功和道德的光辉进行了 描述和歌颂。因此,《周颂》的第一篇便是对他的祭祀之歌,这是不难 理解的。
这首诗的创作目的当然是为了歌颂文王的德行。象这样的庙堂文学 本来极难做得生动。弄得不好,往往会变成几句干巴巴的口号。但这首 诗却不然。作者没有对文王的德行进行直接歌颂,而是匠心独运,掉转 笔头从祭祀者的身上着手,用带感情的诗句描述祭祀这一行动。通过这 种可感触的事实,文王的德行从而也就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
诗歌一开头便向人们展示出一个庄严 (穆) 清静的祭祀庙宇,并且 用一个极富感染力的叹词“於” (音乌) 咏唱而出。这就在听者和读者的 心中造成一种只有宗教行为才具有的特殊威慑力量,使之立刻沉入到祭 祀活动的静穆氛围之中。同时,它又为后面的诗句准备了充分的感情基 础。上下文的过渡因此而显得十分自然。因为清庙的静穆固然可导致祭 祀者的严肃,反过来说,祭祀者的严肃又无疑是形成清庙之静穆的一个 条件。所以,下文紧接着便对祭祀者的精神面貌进行了描述: 这里既有 恭敬、和合 (雍) 的助 (相) 祭诸侯,又有众多秉持文王之德的执事 (多士)。作者在此实际上运用了一个类似后人所说的互文见义的手 法。“肃雍”和“秉文之德”应当是助祭诸侯和祭祀执事的共同特点。作者 为了行文的简练含蓄而将四个因素分成两组进行搭配。它向人们暗示: 助祭诸侯和祭祀执事之所以具有这种恭敬、和合的精神面貌,是因为他 们秉持了文王的德行。这便就切合到祭祀文王的主旨上。接着,作者又 用高度概括的手法对祭祀者的活动进行了描述: 他们把文王和天相比配 (对,配; 越,于。),从远处奔跑 (走) 到文王的庙里来帮助祭祀。这 可以看作对上文的总结和收束。到此,具体的描写和铺垫已经完成,作 者才进一步明确点明这首颂诗的中心思想: 文王的德行难道不光明吗? 难道不会由子孙代代承续下去吗?这样的反问不但不使人感到突兀,反 而让人觉得充满了力量,这与前面的铺垫是分不开的,诗歌的结尾一句 “人们是不会厌弃他的啊! ”是紧承此反问的正面升华,因而也可以看作 对全诗最终总结。平平的一句话,让人觉到含有无限意味,真可谓水到 渠成之笔。由此所见作者创作时感情链条的紧密。关于此诗由远入近、 层层步入主旨的手法,方玉润在《诗经原始》中有几句话概括得十分精 彩:“此正善于形容文王之德也,使从正面描写,虽千言万语,何能穷 尽? 文章虚实之妙,不於此可悟哉?”
此诗不押韵,运用赋的手法平铺直叙,不藉比兴。但内容依然是丰 富和含蓄的。现在讨论《诗经》的人往住以为《颂》诗,特别是《周 颂》都是呆板乏味的宗庙文学,毫无艺术性可言。确实,《周颂》由于 创作年代较早,加上其内容和实用原则的限制,它不象《风》、《雅》 那么情致缠绵,婉约多姿。但是,我们也应当知道,到《诗经》成集的 时侯,周代祭祀诗歌的创作已经历了好几个世纪的历程,其间作品不知 有多少,假若不在艺术上独具特色,恐怕是不会如此顽强的流传下来 的。
《清庙》是《周颂》的第一篇。郑樵说:“宗庙之音曰颂”。《周颂》 所收的都是周王朝用之于宗庙祭祀的乐歌。《清庙》便是周人对周文王 的颂歌。《小序》说:“《清庙》,祀文王也。”其写作年代,据文献推 测,大约在周成王五年左右,说是周公旦在建成雒邑之后,率领入朝的 诸侯祭祀文王时所作。至于其作者是周公旦还是朝廷乐师,则不得而 知。
文王名昌。他在世的时候,周人并没有征服商朝,统一中原。但正 如《周颂》的另一篇《维清》所说,正是周文王开创了周氏族向外扩张 的声威显赫的局面,为他的儿子周武王日后统一中原奠定了基础。所 以,在周人的心目中,他一直是一个德威广被、神圣而不可超越的开国 之主。在《大雅》里,有很多篇章对他的文治武功和道德的光辉进行了 描述和歌颂。因此,《周颂》的第一篇便是对他的祭祀之歌,这是不难 理解的。
这首诗的创作目的当然是为了歌颂文王的德行。象这样的庙堂文学 本来极难做得生动。弄得不好,往往会变成几句干巴巴的口号。但这首 诗却不然。作者没有对文王的德行进行直接歌颂,而是匠心独运,掉转 笔头从祭祀者的身上着手,用带感情的诗句描述祭祀这一行动。通过这 种可感触的事实,文王的德行从而也就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
诗歌一开头便向人们展示出一个庄严 (穆) 清静的祭祀庙宇,并且 用一个极富感染力的叹词“於” (音乌) 咏唱而出。这就在听者和读者的 心中造成一种只有宗教行为才具有的特殊威慑力量,使之立刻沉入到祭 祀活动的静穆氛围之中。同时,它又为后面的诗句准备了充分的感情基 础。上下文的过渡因此而显得十分自然。因为清庙的静穆固然可导致祭 祀者的严肃,反过来说,祭祀者的严肃又无疑是形成清庙之静穆的一个 条件。所以,下文紧接着便对祭祀者的精神面貌进行了描述: 这里既有 恭敬、和合 (雍) 的助 (相) 祭诸侯,又有众多秉持文王之德的执事 (多士)。作者在此实际上运用了一个类似后人所说的互文见义的手 法。“肃雍”和“秉文之德”应当是助祭诸侯和祭祀执事的共同特点。作者 为了行文的简练含蓄而将四个因素分成两组进行搭配。它向人们暗示: 助祭诸侯和祭祀执事之所以具有这种恭敬、和合的精神面貌,是因为他 们秉持了文王的德行。这便就切合到祭祀文王的主旨上。接着,作者又 用高度概括的手法对祭祀者的活动进行了描述: 他们把文王和天相比配 (对,配; 越,于。),从远处奔跑 (走) 到文王的庙里来帮助祭祀。这 可以看作对上文的总结和收束。到此,具体的描写和铺垫已经完成,作 者才进一步明确点明这首颂诗的中心思想: 文王的德行难道不光明吗? 难道不会由子孙代代承续下去吗?这样的反问不但不使人感到突兀,反 而让人觉得充满了力量,这与前面的铺垫是分不开的,诗歌的结尾一句 “人们是不会厌弃他的啊! ”是紧承此反问的正面升华,因而也可以看作 对全诗最终总结。平平的一句话,让人觉到含有无限意味,真可谓水到 渠成之笔。由此所见作者创作时感情链条的紧密。关于此诗由远入近、 层层步入主旨的手法,方玉润在《诗经原始》中有几句话概括得十分精 彩:“此正善于形容文王之德也,使从正面描写,虽千言万语,何能穷 尽? 文章虚实之妙,不於此可悟哉?”
此诗不押韵,运用赋的手法平铺直叙,不藉比兴。但内容依然是丰 富和含蓄的。现在讨论《诗经》的人往住以为《颂》诗,特别是《周 颂》都是呆板乏味的宗庙文学,毫无艺术性可言。确实,《周颂》由于 创作年代较早,加上其内容和实用原则的限制,它不象《风》、《雅》 那么情致缠绵,婉约多姿。但是,我们也应当知道,到《诗经》成集的 时侯,周代祭祀诗歌的创作已经历了好几个世纪的历程,其间作品不知 有多少,假若不在艺术上独具特色,恐怕是不会如此顽强的流传下来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