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之交

2023-10-02 可可诗词网-《诗经》鉴赏 https://www.kekeshici.com

        十月之交,朔月辛卯。日有食之,亦孔之丑。彼月而微。 此日而微。今此下民,亦孔之哀。
        日月告凶,不用其行。四国无政,不用其良。彼月而食, 则维其常。此日而食,于何不臧。
        烨烨震电,不宁不令。百川沸腾,山冢崒崩。高岸为谷, 深谷为陵。哀今之世,胡惨莫惩。
        皇父卿士,番维司徒。家伯为宰,仲允膳夫。棸子内史, 蹶维趣马。楀维师氏,艳妻煽方处。
        抑此皇父,岂曰不时。胡为我作,不即我谋。彻我墙屋, 田卒汙莱。曰予不戕,礼则然矣。
        皇父孔圣, 作都于向。 择之有事, 亶侯多藏。 不遗一 老,俾守我王。择有车马,以居徂向。
        黾勉从事,不敢告劳。无罪无辜,谗口嚣嚣。下民之孽, 匪降自天。噂沓背憎,职竞由人。
        悠悠我里,亦孔之痗。四方有羡,我独居忧,民莫不逸, 我独不敢休。天命不彻,我不敢效,我友自逸。

        子夏序说:“《十月之交》大夫刺幽王也。”郑玄认为诗是为刺厉王而 作,因为幽王时任司徒的是宣王之子郑桓公友,而诗中说“番维司徒”, 与史书不合。清阮元说:“交食至梁隋而渐密,至元而愈精。隋张胄元、 唐傅仁均一行、元郭守敬并推定此日食在周幽王六年十月建酉辛卯朔。” 以充分的科学依据证明了诗序的正确不误。是幽王六年恰值西历纪元前 的七百七十六年。幽王昏庸,宠爱褒姒,嬖信小人,致使朝政败坏,民 怨沸腾,后来竟废黜申后和太子宜臼,立褒姒为后。申侯愤而援引犬戎 入寇,幽王被杀于骊山,西周灭亡。幽王在位时,发生了一些重大的灾 变,如《国语》、《周语》上载幽王三年西周三川泾渭洛皆震,随而三 川竭,岐山崩。当时大臣认为山崩川竭是国家败亡的征兆,劝幽王悔过 修德。但是幽王一意孤行。到了六年的十月辛卯朔,又发生了日食,周 历的十月相当于夏历的八月。在上古时代,由于对自然界的认为有限, 人们视日食和地震为了不得的大灾异。出于当时天人合一的思想,人们 认为山崩川竭,日食震电,都是由于君王行事不当,有悖于天道,因而 上天出于慈爱,用一些怪异事来告诫自称是“天之元子”的君王,使他们 感到恐惧,改过自新,施行善政,不致江山沦丧。但是尽管有如此多的 灾异在告诫幽王,幽王丝毫没有悔过的意思。大夫出于对君王的忠诚和 爱戴,和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作了这首《十月之交》。这首诗作于幽王 时,在《诗经》中属于写作年较早的作品,言语古朴,有些近似《尚 书》。其大意如下:
        九月十月相交会之际,十月的初一日辛卯。发生了日食,“亦孔之 丑”的意思是说: 这可是极大的不好事。以前常有月食,但月食算不得 灾异,而现在竟出了日食,这就不能不教这天底下的众人感到莫大悲哀 了。日月向人呈示凶兆,是由于他们偏离了常道。而今四方诸国政事紊 乱,乃是由于君王不用贤良。月被食,是常有的事。而日被食,则不是 好事。天上闪着光亮可怕的雷电,这都是天下不要政教不善的征兆。地 震使得河流中的水涌出来相互汇聚,高大的山冢崩溃。高岸变成了深 谷,深谷变成了山陵。更加令人悲哀的是,天下发生了这样众多的灾 异,君王却从不曾想过要改悔。古人将日比作君,月比作臣,月亮障蔽 了日而发生日食,就象是奸臣蒙蔽了君王; 而《国语》《周语》又说地 震是由于“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阳失其所而镇于阴”,也就 是阳气被阴气压迫,奸臣蒙蔽君王的意思。所以诗人直接点出了几个奸 臣的名字。郑玄认为皇父、家伯、仲允是字,棸子、番、蹶、楀是氏。 这七人分别任卿士、司徒、宰、膳夫、内史、趣马、师氏。而在他们之 上煽惑操纵的,就是幽王的艳妻褒姒。皇父坏乱朝政,却从不说自己有 不是之处。他把公务交给我,使我辛劳; 遇有政事从来不与我商议。我 辛辛苦苦忙于公事,荒废了家事,以致于墙屋毁坏,田地也荒芜了,低 下者被水溺积,高者生满草莱。他还要说不是他害我,而是我作臣子的 以下奉上礼所应当如此。皇父自以为非常聪明能干,又在向建筑诚邑。 选了三个主事的人,实在都是贪财好赃的人。亶是信、诚然的意思。侯 是唯的意思。 他极不情愿地留下一位疲老者在京城守护君王。 是心中 不愿而不得已作某事的意思。把民间所有有车马的富户选择出来,迁往 白城居住。我勤勉地为公家作事,从不敢说苦。既辛勤从事,又不犯罪 过,反而遭到嚣嚣的谗毁。下民中的这些谗毁嫉害事情都不是平白无故 从天上降下来的。孽是谗害的意思。小人们见了面噂噂沓沓好象异常亲 切,一背转身便怨憎互起。这些坏事都是由人竞相作出来的。我独居在 家,也还是感到内心悠悠无定,忧伤不已。别人都生活得绰有余裕,而 我则整天忧虑。别人无不逸乐,而我则不敢清闲安宁。天命是这样的不 顺,我不敢象我的诸位朋友那样只顾自己逸乐。
        作诗的这位大夫忠于君王,勤恪职守,目睹幽王的昏聩,群小的误 国,以及接踵而来的一系列不祥的征兆,为国家而忧伤。他作诗的目的 是要讽劝君王幡然悔悟,改过自新。虽然不漏君王的行为,但内心还是 爱戴君王,所以在批评君王时,言语很有分寸。明明是君王昏昧,溺于 群小,导致政教败坏,诗人却不指斥君王,而是陈述日食地震等等灾 异,藉这些灾异来讽劝君王不要被小人蒙蔽。而对那专擅权的小人皇 父、番等等,作者就毫不客气地点了他们的名,以示自己与他们不相 容。诗人的身分是大夫,他辛勤地为公家劳累,却遭到窃居卿士高位的 皇父一伙的谗毁,处境危急,忧虑彷徨,无计可施,进不能直接向君王 陈说意见,帮助君主改革敝政; 退又不愿与大家一起苟且偷生,坐看国 家败亡。诗人以朴素无华的语言表现了自己在这种进退两难的境地中的 矛盾和苦闷。由于处在这种进退两难的境地之中,作者的语气就比较隐 忍含蓄,不象《大雅》《抑》那样,要耳提面命地告诫君王。
        这首诗的有些近似《大雅》,通篇用赋的手法,甚而有时直接进行 议论。这是由诗作者的身份和诗的内容等等因素决定的。诗人是属于贵 族阶级的大夫,具有相当高的文化素养,作诗时言语自然就带有贵族文 学典雅端庆的特点,因而显得与民歌风格的《国风》很不一样。诗人当 时心情极为沉痛,所以根本未顾上在诗歌的文字方面加以美化修饰,而 是以极为朴素的言语述说胸中的积怨。正是由于这不加文饰的朴素言 语,诗人的思想感情才十分感人地表达出来。使读者能真切地体察到诗 人的深衷。
        读者在欣赏这首诗时,不妨与《雨无正》相参看,以有助于理解。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