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乐的国度
鲁国“秉礼”,广义的礼即包括乐在内,所以
“礼”和“礼乐”同义,因为礼典的施行往往配合着
一定的乐舞。而礼乐中乐的部分又离不开《诗经》。
关于诗、乐与礼的关系,今人沈文倬说得好:“音乐
的演奏以诗为乐章,诗、乐结合便成为各种礼典的
组成部分”(《略论礼典的实行和〈仪礼〉书本的撰
作》,《文史》第十五辑)。这里的“诗”指的就是《诗
经》。清人邵懿辰表述说:“乐本无经也,乐之原在
《诗》三百篇之中,乐之用在《礼》十七篇之中”(《礼
经通论》)。既然礼与诗、乐不可分离,那么“秉礼”
的鲁国与《诗经》也有密切的关系。
《诗经》本称为《诗》,它有《诗经》的称谓乃是 汉代经学产生以后的事。《诗》分为风、雅、颂三大 类,共三百零五篇,故当时有人举其成数又以“诗 三百”相称。从表面看,《诗经》十五国风中没有“鲁 风”,但鲁是周的重要封国,又有明显的文化特色。 因此,后人便有了各种猜测,经过一些学者的研 究,终于发现《豳风》实际就是“鲁国之风”。
清初经学家张履祥曾作《〈豳风〉说》,首先提 出“《豳风》犹‘鲁风’”的看法。后来,傅斯年也曾指 出《豳风》出于鲁国。傅斯年之后,徐中舒亦作《〈豳 风〉说》一文,认为根据《豳风》所反映的地理环境 与历史背景,便可以看出它为春秋时期鲁国的诗 歌,诗中所说蚕桑的繁荣以及稻谷种植的情况,都 与古代鲁国所在的地区桑蚕纺织业发达、有水稻 种植相应,而西周时期的豳地却不具备这些条件。 诗中描述的严格的男女界限以及夏、商、周历法并 用的情况,也都是鲁国特有的现象。风乃是音乐的 调子,豳风就是豳地方的调子,春秋时期这个调子 被鲁国所沿用,仍然称之为豳风。《吕氏春秋·音 初篇》称《豳风》中的《破斧》为东音,而秦音却被称 为西音,这一定是《吕氏春秋》“所据其时西方之豳 乐已为秦音所掩,故以《秦风》为西音;而在鲁者则 以年代之推移,又不免与东土旧乐相混,积久遂成 为鲁地固有之乐,因而被称为东音”。综合各家研 究可以明显看出,认为《豳风》为鲁诗实为灼见。
《鲁颂》显是鲁国之诗。朱熹《诗集传》说“颂则 鬼神宗庙祭祀歌舞之乐”,“颂”既是宗庙祭祀的乐 歌,则《鲁颂》亦带有祭歌或颂歌性质。鲁为周公之 后,得以有周代宫廷之乐。周宫廷之乐包括了虞、 夏、商、周四代之乐,鲁国用四代之乐主要祭祀太 庙,有时也用于敬享邻国之宾。如《左传》襄公二十 九年记:“鲁有禘乐,宾祭用之。”杜预注曰:“禘,三 年大祭,则作四代之乐。”《鲁颂》主要是为颂美鲁 公所作,《鲁颂》计四篇,前三篇《》《有》《泮水》 颇与叙事诗相类,而《宫》则是典型的祭颂之诗。 《鲁颂》在演奏时当速度缓慢,音调清越,不但配合 乐器,而且带有扮演和舞蹈。
鲁在周代有特殊地位,鲁国除有属于自己的 风、颂乐诗外,周王廷固有之雅乐以及得自各地的 风乐,鲁亦得歌之。对于《诗经》中涉及的周之雅诗 及各地方俗之诗即是如此。顾颉刚著有《论〈诗经〉 所录全为乐歌》一文,在前人定论的基础上,又进 一步论证了《诗》三百篇全部入乐。对于这些诗篇, 鲁国师工皆可演唱,《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记吴公 子季札在鲁国“请观周乐”时,鲁乐工便为他一一 歌唱演奏,令他赞不绝口,叹为观止。
周人取得天下后,为炫耀其政教远被,甚至注 意采用四夷之乐,即将周边地区民族比较原始的 民间音乐用于祭祀和宴乐。鲁也用夷乐,《礼记· 明堂位》载鲁祀周公于太庙时,除了歌舞《大武》 《大夏》,演奏雅乐外,还用了名为《昧》的东夷之乐 和名为《任》的南蛮之乐。鲁人“纳夷蛮之乐于太 庙”,目的是为了“言广鲁于天下”。
《诗经》与鲁人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除了在 公室、贵族的祭祀、典礼、宴会中,它常常以一种乐 舞的形式出现,从而被当作一种仪式或娱乐宾客 的节目外,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这便是在政 治、外交和其他场合被用作一种表情达意的交际 工具,此即所谓的“献诗陈志”和“赋诗言志”。公卿 大夫们将诗句等运用于政治活动的诸方面,或借 献诗表达其颂扬与讽谏,或借赋诗在外交场合表 达思想感情。《国语》《左传》等先秦古籍中有不少 这类记录,这种情况又似乎较多地表现在周王室 的宗亲国家中,而以鲁国为最。仅从清人姚彦渠所 编的《春秋会要》看,其中“嘉礼”中所汇“享燕”之 礼,“赋诗言志”的事例计有二十一次,其中十七次 有鲁人参与。据赵翼《陔余丛考》的统计,《国语》 《左传》中所引诗绝大部分都是三百篇中的诗,仅 有极少数是不见于《诗经》的逸诗。
鲁国的公卿大夫对《诗》都很熟悉和了解,由 于《诗》在许多情况下就是礼的重要组成部分,所 以他们就像了解何种场合使用何种礼仪那样,对 诗乐场合的分殊也十分清楚。鲁君为出使外国归 来的卿大夫设宴慰劳,君臣也往往赋诗言志,表达 思想;鲁燕享邻国国君或大夫时亦常在宴会上赋 诗。所谓赋诗就是用现成的诗篇断章取义地表达 自己的意思,并不是创作新篇加以诵唱,“赋诗断 章,余取所求”,说的正是这个意思。
赋诗虽是断章取义,但不懂得《诗》就不能做 外交工作,否则就可能办不好事情。鲁人就很看不 起不懂《诗》的人。齐国的庆封于鲁襄公二十七年 到鲁国行聘,由于表现得不恭不礼,鲁人为他赋 《相鼠》一诗,取义“人而无仪,不死何为”,“人而无 礼,胡不遄死”,但庆封却浑然不知。鲁昭公十二年 夏,宋国的华定为新立的宋君通好而聘鲁,鲁设享 礼招待他时为他赋诗,但他不懂,没有赋诗作答, 鲁人便很看不起他。
当时,《诗》的教学乃是教育的开端,孔子十分 重视《诗》,认为“不学《诗》,无以言”(《论语·季 氏》),又说:“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 而立也与!”(《论语·阳货》)不仅如此,孔子还把 《诗》看成教化的工具,因而,《诗》的学习也是孔门 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诗经》本称为《诗》,它有《诗经》的称谓乃是 汉代经学产生以后的事。《诗》分为风、雅、颂三大 类,共三百零五篇,故当时有人举其成数又以“诗 三百”相称。从表面看,《诗经》十五国风中没有“鲁 风”,但鲁是周的重要封国,又有明显的文化特色。 因此,后人便有了各种猜测,经过一些学者的研 究,终于发现《豳风》实际就是“鲁国之风”。
清初经学家张履祥曾作《〈豳风〉说》,首先提 出“《豳风》犹‘鲁风’”的看法。后来,傅斯年也曾指 出《豳风》出于鲁国。傅斯年之后,徐中舒亦作《〈豳 风〉说》一文,认为根据《豳风》所反映的地理环境 与历史背景,便可以看出它为春秋时期鲁国的诗 歌,诗中所说蚕桑的繁荣以及稻谷种植的情况,都 与古代鲁国所在的地区桑蚕纺织业发达、有水稻 种植相应,而西周时期的豳地却不具备这些条件。 诗中描述的严格的男女界限以及夏、商、周历法并 用的情况,也都是鲁国特有的现象。风乃是音乐的 调子,豳风就是豳地方的调子,春秋时期这个调子 被鲁国所沿用,仍然称之为豳风。《吕氏春秋·音 初篇》称《豳风》中的《破斧》为东音,而秦音却被称 为西音,这一定是《吕氏春秋》“所据其时西方之豳 乐已为秦音所掩,故以《秦风》为西音;而在鲁者则 以年代之推移,又不免与东土旧乐相混,积久遂成 为鲁地固有之乐,因而被称为东音”。综合各家研 究可以明显看出,认为《豳风》为鲁诗实为灼见。
《鲁颂》显是鲁国之诗。朱熹《诗集传》说“颂则 鬼神宗庙祭祀歌舞之乐”,“颂”既是宗庙祭祀的乐 歌,则《鲁颂》亦带有祭歌或颂歌性质。鲁为周公之 后,得以有周代宫廷之乐。周宫廷之乐包括了虞、 夏、商、周四代之乐,鲁国用四代之乐主要祭祀太 庙,有时也用于敬享邻国之宾。如《左传》襄公二十 九年记:“鲁有禘乐,宾祭用之。”杜预注曰:“禘,三 年大祭,则作四代之乐。”《鲁颂》主要是为颂美鲁 公所作,《鲁颂》计四篇,前三篇《》《有》《泮水》 颇与叙事诗相类,而《宫》则是典型的祭颂之诗。 《鲁颂》在演奏时当速度缓慢,音调清越,不但配合 乐器,而且带有扮演和舞蹈。
鲁在周代有特殊地位,鲁国除有属于自己的 风、颂乐诗外,周王廷固有之雅乐以及得自各地的 风乐,鲁亦得歌之。对于《诗经》中涉及的周之雅诗 及各地方俗之诗即是如此。顾颉刚著有《论〈诗经〉 所录全为乐歌》一文,在前人定论的基础上,又进 一步论证了《诗》三百篇全部入乐。对于这些诗篇, 鲁国师工皆可演唱,《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记吴公 子季札在鲁国“请观周乐”时,鲁乐工便为他一一 歌唱演奏,令他赞不绝口,叹为观止。
周人取得天下后,为炫耀其政教远被,甚至注 意采用四夷之乐,即将周边地区民族比较原始的 民间音乐用于祭祀和宴乐。鲁也用夷乐,《礼记· 明堂位》载鲁祀周公于太庙时,除了歌舞《大武》 《大夏》,演奏雅乐外,还用了名为《昧》的东夷之乐 和名为《任》的南蛮之乐。鲁人“纳夷蛮之乐于太 庙”,目的是为了“言广鲁于天下”。
《诗经》与鲁人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除了在 公室、贵族的祭祀、典礼、宴会中,它常常以一种乐 舞的形式出现,从而被当作一种仪式或娱乐宾客 的节目外,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这便是在政 治、外交和其他场合被用作一种表情达意的交际 工具,此即所谓的“献诗陈志”和“赋诗言志”。公卿 大夫们将诗句等运用于政治活动的诸方面,或借 献诗表达其颂扬与讽谏,或借赋诗在外交场合表 达思想感情。《国语》《左传》等先秦古籍中有不少 这类记录,这种情况又似乎较多地表现在周王室 的宗亲国家中,而以鲁国为最。仅从清人姚彦渠所 编的《春秋会要》看,其中“嘉礼”中所汇“享燕”之 礼,“赋诗言志”的事例计有二十一次,其中十七次 有鲁人参与。据赵翼《陔余丛考》的统计,《国语》 《左传》中所引诗绝大部分都是三百篇中的诗,仅 有极少数是不见于《诗经》的逸诗。
鲁国的公卿大夫对《诗》都很熟悉和了解,由 于《诗》在许多情况下就是礼的重要组成部分,所 以他们就像了解何种场合使用何种礼仪那样,对 诗乐场合的分殊也十分清楚。鲁君为出使外国归 来的卿大夫设宴慰劳,君臣也往往赋诗言志,表达 思想;鲁燕享邻国国君或大夫时亦常在宴会上赋 诗。所谓赋诗就是用现成的诗篇断章取义地表达 自己的意思,并不是创作新篇加以诵唱,“赋诗断 章,余取所求”,说的正是这个意思。
赋诗虽是断章取义,但不懂得《诗》就不能做 外交工作,否则就可能办不好事情。鲁人就很看不 起不懂《诗》的人。齐国的庆封于鲁襄公二十七年 到鲁国行聘,由于表现得不恭不礼,鲁人为他赋 《相鼠》一诗,取义“人而无仪,不死何为”,“人而无 礼,胡不遄死”,但庆封却浑然不知。鲁昭公十二年 夏,宋国的华定为新立的宋君通好而聘鲁,鲁设享 礼招待他时为他赋诗,但他不懂,没有赋诗作答, 鲁人便很看不起他。
当时,《诗》的教学乃是教育的开端,孔子十分 重视《诗》,认为“不学《诗》,无以言”(《论语·季 氏》),又说:“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 而立也与!”(《论语·阳货》)不仅如此,孔子还把 《诗》看成教化的工具,因而,《诗》的学习也是孔门 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今日更新
-
历代行政建置沿革
[2020-04-06]
-
两种文化概念
[2020-04-06]
-
独具特色的衣食住行与风俗信仰
[2020-04-06]
-
慷慨悲歌与好气任侠
[2020-04-06]
-
名胜古迹与历史文化遗存
[2020-04-06]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