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的禁忌与彩俗
忌讳是一种群体性、倾向性的社会行为,主要
是指人们日常生活中忌做某些事,忌说某些话,具
体说,是指人们在衣食住行中,在互相交往中,在
节日和婚丧喜庆时应避免的某些动作和语言。其
本意原是为了保护人们共同利益而采取的某种措
施,经长期相沿,逐渐形成了特殊的习俗。
(1) 忌讳。台湾民间至今还有农历正月初一 不扫地的习俗,即忌扫地。人说这一天扫地,会把 家中的财宝扫出门,不吉利。这是人们求富心情的 一种寄托,最早见于《搜神记》中,说古时一商人过 青草湖,遇见神灵,神灵问他何所求,商人说但求 如意,神灵许之,呼出如意,原来乃一婢女也。商人 将她带归,不久家里富了,后来商人见婢女老不扫 地,甚不高兴,一再说都不听,于是火了,骂她甚至 打她,如意被打自不甘愿,一气之下钻入扫帚中, 此后商人家日见贫穷下去。人说不扫地有如意。农 历正月初一不扫地即据此而来,这原是大陆的传 说,明末清初从福建传入台湾,也成为台湾较普遍 的习俗。
台湾婚姻方面的忌讳,首先可提到男女同姓, 仇姓和相差三、六等。同姓不婚意在防止血缘太 近,影响后代。古代有“男女同姓,其生不藩”的说 法,自有科学根据。仇姓不婚的起因在防止宗族械 斗时有人“通敌”、“资敌”,从仇恨方面着眼,那是 历史上械斗和仇恨的遗物。男女年龄相差三岁和 六岁向被称为犯偏冲和正冲之忌,起因可能与所 谓“一箭伤人则三岁殇,二箭伤人则六岁亡”的说 法有关,久沿成习。
旧日台湾男人娶妻较普遍的是忌娶属虎的女 子,起因主要在于有人相信十二生肖中相克之说, 因属虎女人会“吃掉”属牛、羊、猪、狗等的男人,故 人多忌之,为了避讳,旧日台湾属虎女子多虚报一 两岁,或少报一两岁,以避免属虎的忌讳。
在台湾,自古农历四月至九月结婚是忌讳的。 谚语谓:“四月死日,五月差误,六月娶半年某 (妻),七月娶鬼某,八月娶土地婆,九月娶狗头重, 死某又死尪(夫)”。 其实,四月到九月忌婚事是有 原因的。四月五月正是农忙季节,且气候变化大, 结婚办喜事既影响农事,又对健康不利,且四与死 同音,五与无同音,给人不吉利之感。六月七月正 是大热天,旧日七月又是鬼节(普度),人们也以为 不吉利。八九月为收成时候,有许多事要做,亦不 宜把劳动力花在办婚事方面,且九月霜降,霜与丧 谐音亦谓不吉利。凡此种种,四月至九月结婚被看 成是犯忌的。
闽南和台湾,为亲友婚礼送礼物时钟、表、扇、 伞、手巾、镜子、刀子等均属忌讳之列。钟与终,表 与婊同音,自是使人有不吉利之感;扇虽与善同 音,但只用于夏天,一到秋凉即被抛之不用,有绝 情之意,故不受欢迎;镜子容易破,不破也会照出 人的真面目,有叫人现丑之意,故属忌讳文物;刀 子易伤人,且有“一刀两断”的成语,用于送人有不 怀好意之感,故多忌讳;手巾送人多是丧家用以答 谢吊丧者的回敬品,用于婚礼或其他场合,均不受 欢迎。伞是由遮阳板发展过来的,曾是宗教上的权 力象征,普遍用于挡雨工具,还是18世纪后的事。 有一时候,伞除了用于挡雨,还是女人卖俏的时髦 物。它其所以成了赠送中的忌讳,主要因为伞与散 同音,散即离散,人多不愿也。或说人们只有雨天 才用伞,你送伞给别人不就表明希望人家常过雨 天? 因此伞被视为不吉利之礼物。
婚庆时,亲友赠送礼物,一般要在婚礼举行之 前送达,婚礼过后补送礼物,一般被视为希望他们 再婚,自是忌讳;他如送红包不可封住口,因封口 要撕开,那显得不吉利,亦为忌讳。
给产妇送礼物尤其要注意避免禁忌,不然会 引起误会。一般讲,在闽台给产妇送礼宜送公鸡母 鸡,忌送菜鸭母。有说菜鸭母性冷,不适产妇食用, 亦有说菜鸭母每每发出“败、败、败”之声,给人不 吉利之感,故人多忌之。
平时交往和人际关系的忌讳,亦颇不少。在台 地和内地相当一些地方,在公媳面前忌说“扒灰” 一语。扒灰,通常指公公和媳妇的不正当关系,因 此人多忌讳。以扒灰来表达公媳的不正当关系,来 源于一传说。古时有一老人死了老伴,甚是伤心, 后来他为儿子娶了儿媳,而儿子又经常出门经商, 家里唯留公公和媳妇二人,一次,公公在媳妇房门 的灰壁上题了一首诗,有点挑逗之意,这是不正经 的公公丑恶心灵的暴露。而媳妇亦非正经货,她见 了公公的挑逗诗,也拿了笔和了一诗,意云:媳妇 若得公公意,日为儿媳夜当婆……。这么一来,一 门乱伦的丑事产生了。某一天,媳妇的父亲到家做 客,公公心中有鬼,一时慌张了,想起儿媳门前灰 壁的诗句,赶忙用小刀在灰壁上乱扒一通,亲家不 明其故,一再问是干什么的,公公含糊答说:“扒 灰”。不久好事者把事情传开来。于是“扒灰”一语 成了公媳乱伦的代语,随着大陆移民到台开发, “扒灰”一语亦传到台地,也成了台湾的忌讳。
男人戴绿帽在闽台和其他一些地方也多是犯 忌的。在我国男人戴绿帽通常指妻子有红杏出墙 的丑闻。传说古时某人妻子品质不端,趁夫婿外出 时勾引野汉,野汉每次前来寻欢作乐时总是头上 戴一顶绿帽,这事早引起邻人的注目,而丈夫却蒙 在鼓里。一次野汉把绿帽忘在女人家,其丈夫见了 感到新鲜,随手拿起戴在自己头上并走上街头,邻 人见了都讥讽说:“戴绿帽的”。此后戴绿帽成了干 丑事妻子之丈夫的代词了。传到台地后,戴绿帽也 一直成为一种忌讳的语言,前几年,台湾南投名间 乡农会对此稍有疏忽,出了大笑话。他们为了提高 茶叶生产质量,举行了一次制茶比赛,优胜者发一 顶色彩鲜艳的大绿帽。可没想到,优胜者因此受到 戏谑:“你们戴绿帽了!”被谑者自是不甘心,以为 农会有意捉弄,于是兴师问罪,差点引起意外,主 办者一再表示歉意,才平息了风波,可见绿帽忌讳 影响之深了。
平时穿草鞋进入别人家,多被视为忌讳,因为 旧日家里死人或为父母送葬带孝时才穿草鞋;厅 中搭铺,门板当床亦多为忌讳,因为旧时厅中搭铺 是为死人移尸用的,门板多用于抬死人;吃饭时忌 把筷子直插在饭中间,因为那是供死人的;衣裤破 了,忌讳在身上补钉,说:“穿着补死不变”,主要担 心补钉时不小心会刺伤身体;还有忌把鞋袜放在 灶头,忌把女人裤晒在大街中,那大体与卫生有 关;在赌场看书向被视为忌讳,因为书与输同音, 而赌者当然不愿输的。还有在女人面前说三八,破 鞋,在男人面前说半头生等,在闽台一些地方,也 都属于忌讳之列。
海边船上渔民多忌讳从船头绕过,那主要是 不愿见到水面漂浮的尸体,历史上常有人因各种 原因跳水而死,尸体漂于水面,人称为“水马”,船 头在前,在船头走动的人可能最先见到。见到“水 马”者多被视为不吉利,为避免见到“水马”人多忌 讳绕船头,久之成俗。
在数字的忌讳方面,闽台多数人忌“四”字,这 主要因为四与死近音,据传不久前台湾有位企业 家买了一辆小车号码为1274,几夜睡不好,因为 1274与“要你去死”近音,太不吉利了。他如“14” 与实死近音,“24”与儿死近音,“45”与死吾(我)近 音,“514”可读“吾亦死”,“574”可读“吾妻死”, “884”可读“爸爸死”等等,也多属于忌讳。历史上 两地一些地方每逢每月初四日、十四日和四月初 五日,行船、出车的都比较少,那多跟忌讳有关。对 四的忌讳可能为闽台特有的,其他地方对四多列 为赞美数词,如我国有四大古都,四大名山,四大 古镇,四大书院,四大名园,等等,都足以证明对四 并不忌讳。
(2)彩俗。人们对忌讳的事物,动作和语言一 般说要尽量避免,是谓禁忌,但如果在关键时刻碰 上了,那要想个逢凶化吉的办法,这就是讨吉利, 也称讨彩头或讨口彩,那便是“彩俗”。过年过节或 其他喜庆日子,人们多忌讳有人说“死”字,更要避 免死了什么,但万一发生了,自然要面对现实,尽 可能想办法弥补这不吉利的事,因此,遇到鸡、鸭、 猪、羊、牛死了,不说死,要是不懂事的小孩大嚷: 什么死了,那么,大人得赶快补说,“小孩臭嘴,不 算话!”喜宴时,过年过节时,往往因为小孩打破 碗,引起大人不快,这时不好骂或责备小孩,通常 说几句:“岁岁平安”之类的话来掩盖,岁与碎同 音,有时碗破了一缺口,也叫人扫兴,于是有“缺口 招财,边吃边来”的话出现。要是有人不小心把筷 子掉在地上,善于讨彩头的人就会说:“筷落 了”——就是“快乐了”。在婚礼上要是打破了某种 用具,是最忌讳的,每遇到这种情况,一定要有人 说些吉利的话,如说:“现在破枯枯、明年生阿哥”, 等。人们笑笑了之,这是在讨彩头。这种讨彩头,在 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
旧日福建和今日台湾,人们常见到吉屋出租 的招贴,这吉屋是空屋之谓也,空字不好听改为 吉。如今街头卖的菜瓜,也有人称为胜瓜,学名即 丝瓜也,因丝与死近音,人多忌讳,故以菜瓜、胜瓜 代称之。桔与梨为吉利之谐音,故人们送礼多用 之,菜和鱼同财和余(或裕)谐音,其中韭菜与久财 近音,人多高兴,炒三丝有“早相思”之近音,在台 湾,年轻人上馆子请恋人时多点此菜,意在讨吉 利,这些都是彩俗流行的产儿。筷子原名箸,因为 箸与滞同音显得不吉利,遂有筷子之名。旧日新婚 喜庆时多有人以筷子为礼物相送,以筷子有快生 贵子之意也,为吉利语,意在讨彩头,旧中国人们 以人丁兴旺为幸福,故把快生多生孩子为好事。在 我国为老人祝寿早已成俗,祝寿多选择整数,逢十 为常,人谓五十为寿,六十下寿,七十中寿,八十大 寿,九十耋寿,百岁为期颐。百岁多用于亡过之代 词,人多忌讳,因此故,每逢百岁以九九称之,而逢 十做寿亦多做九不做十,九为久长之意,讨彩头 也。凡给老人祝寿时,多敬送寿联、匾幅和各种字 画,寿联多嵌上福、寿字样,以示吉利;匾幅寓意福 也,字画多松鹤或蝙蝠、花鹿等,松鹤延年长寿之 意,蝙蝠、花鹿寓意福禄也,这些都明显表现出讨 彩头。
人们在数字上讨彩头也甚普遍。“8”在客家语 中为“发”音,在以富为荣的时代,发财被认为是绝 大的好事,人多高兴,故“888”最受欢迎,“168”可 读“一路发”,即一路上都发财,有人调查发现, 1988年8月8日在闽、台、港、澳及海外华人中新 开张的公司、企业,为历年最多的一天,此无他故, 因为这一天“8”字最多,亦即被视为发的机会最多 的一天。他如“9”字与久同音,也与酒同音,“789” 可读成吃杯酒,吃酒多与喜事联在一起,人多高 兴,亦为彩俗的一种。
闽台和全国各地,人们不时可见到居家门上 贴神荼郁垒、钟馗以及“天宫赐福”、“吉祥如意”的 图画、字贴、对联等,那多是迎新节庆时的装饰,也 多带有讨彩头之意
新生婴儿忌讳甚多,主要有忌冲,忌生人,为 求得婴儿健康成长,讨彩头更是不可少的,比较常 见的有洗三旦和做满月。洗三旦是在婴儿出生第 三天进行,接受亲友祝贺,称三朝之礼,自有求吉 利之意。做满月是在婴儿周月时给他(她)剃头、修 眉、穿新衣、着新帽等。剃头时不可全剃光,要前留 一块后留一块,前一块叫聪明发,后一块叫撑根头 (百岁发),通常婴儿满月时还要佩挂外婆送的长 命锁、关刀、梳子、圆镜等。圆镜照妖,关刀驱魔,梳 子去邪,长命锁锁住长命,那都在求吉利,也可说 讨彩头。
目下台湾以菜头做礼品,可谓新的讨彩头习 俗。菜头也叫萝蔔,栽培容易,生长快速,用途广 大,是我国人民多喜爱的菜蔬,《台湾省通志》把它 列为蔬菜的“第一目”。福建和台湾民众吃食萝蔔 多只吃其根,称菜头,而这菜头与“彩头”近音,于 是菜头被假借吉祥如意的俗语。台湾同胞纷纷用 以赠送亲友,成为一种风气。
1995年春节,台湾各界人士举行团拜时,台 湾省农会理事长简全卿捧了一只重十一公斤的大 菜头致赠李登辉先生,象征“好彩头”,李氏欣然接 受,也祝福与会者都有“好彩头”,大家善祷善颂, 激扬出一片新春喜气。彩原是赌博或某种竞赛中 给得胜者的财物,后来在彩字下面加个头字,成了 彩头,表示吉祥。如今台湾选举频繁,商人应景推 出人选萝蔔白胖胖的菜头,配上绿油油的嫩芽十 分可爱,人们多购买赠送候选人,赠者所费无多, 受者认为是好彩头,皆大欢喜,喜气洋洋。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全国一样,台湾的忌讳也 在变化中。举个例子,旧日台地商店开业或喜庆日 子,门口忌讳有人唱曲,据说这忌讳与乞丐行乞有 关,因商店开业或其他喜庆日子,每每引来大批乞 丐,他们唱着说着要主人施舍,乞丐一批一批来, 常把喜事弄成一团糟,于是人们每当这种场合常 把卖唱等等视为不吉利之举,视为忌讳,可近代以 来,这种风气大变,每有商店、酒楼开业或其他喜 庆,总是载歌载舞鞭炮不停,唱曲还是一种热闹气 氛所不可少的。原来的忌讳,如今反成了彩俗了。
(1) 忌讳。台湾民间至今还有农历正月初一 不扫地的习俗,即忌扫地。人说这一天扫地,会把 家中的财宝扫出门,不吉利。这是人们求富心情的 一种寄托,最早见于《搜神记》中,说古时一商人过 青草湖,遇见神灵,神灵问他何所求,商人说但求 如意,神灵许之,呼出如意,原来乃一婢女也。商人 将她带归,不久家里富了,后来商人见婢女老不扫 地,甚不高兴,一再说都不听,于是火了,骂她甚至 打她,如意被打自不甘愿,一气之下钻入扫帚中, 此后商人家日见贫穷下去。人说不扫地有如意。农 历正月初一不扫地即据此而来,这原是大陆的传 说,明末清初从福建传入台湾,也成为台湾较普遍 的习俗。
台湾婚姻方面的忌讳,首先可提到男女同姓, 仇姓和相差三、六等。同姓不婚意在防止血缘太 近,影响后代。古代有“男女同姓,其生不藩”的说 法,自有科学根据。仇姓不婚的起因在防止宗族械 斗时有人“通敌”、“资敌”,从仇恨方面着眼,那是 历史上械斗和仇恨的遗物。男女年龄相差三岁和 六岁向被称为犯偏冲和正冲之忌,起因可能与所 谓“一箭伤人则三岁殇,二箭伤人则六岁亡”的说 法有关,久沿成习。
旧日台湾男人娶妻较普遍的是忌娶属虎的女 子,起因主要在于有人相信十二生肖中相克之说, 因属虎女人会“吃掉”属牛、羊、猪、狗等的男人,故 人多忌之,为了避讳,旧日台湾属虎女子多虚报一 两岁,或少报一两岁,以避免属虎的忌讳。
在台湾,自古农历四月至九月结婚是忌讳的。 谚语谓:“四月死日,五月差误,六月娶半年某 (妻),七月娶鬼某,八月娶土地婆,九月娶狗头重, 死某又死尪(夫)”。 其实,四月到九月忌婚事是有 原因的。四月五月正是农忙季节,且气候变化大, 结婚办喜事既影响农事,又对健康不利,且四与死 同音,五与无同音,给人不吉利之感。六月七月正 是大热天,旧日七月又是鬼节(普度),人们也以为 不吉利。八九月为收成时候,有许多事要做,亦不 宜把劳动力花在办婚事方面,且九月霜降,霜与丧 谐音亦谓不吉利。凡此种种,四月至九月结婚被看 成是犯忌的。
闽南和台湾,为亲友婚礼送礼物时钟、表、扇、 伞、手巾、镜子、刀子等均属忌讳之列。钟与终,表 与婊同音,自是使人有不吉利之感;扇虽与善同 音,但只用于夏天,一到秋凉即被抛之不用,有绝 情之意,故不受欢迎;镜子容易破,不破也会照出 人的真面目,有叫人现丑之意,故属忌讳文物;刀 子易伤人,且有“一刀两断”的成语,用于送人有不 怀好意之感,故多忌讳;手巾送人多是丧家用以答 谢吊丧者的回敬品,用于婚礼或其他场合,均不受 欢迎。伞是由遮阳板发展过来的,曾是宗教上的权 力象征,普遍用于挡雨工具,还是18世纪后的事。 有一时候,伞除了用于挡雨,还是女人卖俏的时髦 物。它其所以成了赠送中的忌讳,主要因为伞与散 同音,散即离散,人多不愿也。或说人们只有雨天 才用伞,你送伞给别人不就表明希望人家常过雨 天? 因此伞被视为不吉利之礼物。
婚庆时,亲友赠送礼物,一般要在婚礼举行之 前送达,婚礼过后补送礼物,一般被视为希望他们 再婚,自是忌讳;他如送红包不可封住口,因封口 要撕开,那显得不吉利,亦为忌讳。
给产妇送礼物尤其要注意避免禁忌,不然会 引起误会。一般讲,在闽台给产妇送礼宜送公鸡母 鸡,忌送菜鸭母。有说菜鸭母性冷,不适产妇食用, 亦有说菜鸭母每每发出“败、败、败”之声,给人不 吉利之感,故人多忌之。
平时交往和人际关系的忌讳,亦颇不少。在台 地和内地相当一些地方,在公媳面前忌说“扒灰” 一语。扒灰,通常指公公和媳妇的不正当关系,因 此人多忌讳。以扒灰来表达公媳的不正当关系,来 源于一传说。古时有一老人死了老伴,甚是伤心, 后来他为儿子娶了儿媳,而儿子又经常出门经商, 家里唯留公公和媳妇二人,一次,公公在媳妇房门 的灰壁上题了一首诗,有点挑逗之意,这是不正经 的公公丑恶心灵的暴露。而媳妇亦非正经货,她见 了公公的挑逗诗,也拿了笔和了一诗,意云:媳妇 若得公公意,日为儿媳夜当婆……。这么一来,一 门乱伦的丑事产生了。某一天,媳妇的父亲到家做 客,公公心中有鬼,一时慌张了,想起儿媳门前灰 壁的诗句,赶忙用小刀在灰壁上乱扒一通,亲家不 明其故,一再问是干什么的,公公含糊答说:“扒 灰”。不久好事者把事情传开来。于是“扒灰”一语 成了公媳乱伦的代语,随着大陆移民到台开发, “扒灰”一语亦传到台地,也成了台湾的忌讳。
男人戴绿帽在闽台和其他一些地方也多是犯 忌的。在我国男人戴绿帽通常指妻子有红杏出墙 的丑闻。传说古时某人妻子品质不端,趁夫婿外出 时勾引野汉,野汉每次前来寻欢作乐时总是头上 戴一顶绿帽,这事早引起邻人的注目,而丈夫却蒙 在鼓里。一次野汉把绿帽忘在女人家,其丈夫见了 感到新鲜,随手拿起戴在自己头上并走上街头,邻 人见了都讥讽说:“戴绿帽的”。此后戴绿帽成了干 丑事妻子之丈夫的代词了。传到台地后,戴绿帽也 一直成为一种忌讳的语言,前几年,台湾南投名间 乡农会对此稍有疏忽,出了大笑话。他们为了提高 茶叶生产质量,举行了一次制茶比赛,优胜者发一 顶色彩鲜艳的大绿帽。可没想到,优胜者因此受到 戏谑:“你们戴绿帽了!”被谑者自是不甘心,以为 农会有意捉弄,于是兴师问罪,差点引起意外,主 办者一再表示歉意,才平息了风波,可见绿帽忌讳 影响之深了。
平时穿草鞋进入别人家,多被视为忌讳,因为 旧日家里死人或为父母送葬带孝时才穿草鞋;厅 中搭铺,门板当床亦多为忌讳,因为旧时厅中搭铺 是为死人移尸用的,门板多用于抬死人;吃饭时忌 把筷子直插在饭中间,因为那是供死人的;衣裤破 了,忌讳在身上补钉,说:“穿着补死不变”,主要担 心补钉时不小心会刺伤身体;还有忌把鞋袜放在 灶头,忌把女人裤晒在大街中,那大体与卫生有 关;在赌场看书向被视为忌讳,因为书与输同音, 而赌者当然不愿输的。还有在女人面前说三八,破 鞋,在男人面前说半头生等,在闽台一些地方,也 都属于忌讳之列。
海边船上渔民多忌讳从船头绕过,那主要是 不愿见到水面漂浮的尸体,历史上常有人因各种 原因跳水而死,尸体漂于水面,人称为“水马”,船 头在前,在船头走动的人可能最先见到。见到“水 马”者多被视为不吉利,为避免见到“水马”人多忌 讳绕船头,久之成俗。
在数字的忌讳方面,闽台多数人忌“四”字,这 主要因为四与死近音,据传不久前台湾有位企业 家买了一辆小车号码为1274,几夜睡不好,因为 1274与“要你去死”近音,太不吉利了。他如“14” 与实死近音,“24”与儿死近音,“45”与死吾(我)近 音,“514”可读“吾亦死”,“574”可读“吾妻死”, “884”可读“爸爸死”等等,也多属于忌讳。历史上 两地一些地方每逢每月初四日、十四日和四月初 五日,行船、出车的都比较少,那多跟忌讳有关。对 四的忌讳可能为闽台特有的,其他地方对四多列 为赞美数词,如我国有四大古都,四大名山,四大 古镇,四大书院,四大名园,等等,都足以证明对四 并不忌讳。
(2)彩俗。人们对忌讳的事物,动作和语言一 般说要尽量避免,是谓禁忌,但如果在关键时刻碰 上了,那要想个逢凶化吉的办法,这就是讨吉利, 也称讨彩头或讨口彩,那便是“彩俗”。过年过节或 其他喜庆日子,人们多忌讳有人说“死”字,更要避 免死了什么,但万一发生了,自然要面对现实,尽 可能想办法弥补这不吉利的事,因此,遇到鸡、鸭、 猪、羊、牛死了,不说死,要是不懂事的小孩大嚷: 什么死了,那么,大人得赶快补说,“小孩臭嘴,不 算话!”喜宴时,过年过节时,往往因为小孩打破 碗,引起大人不快,这时不好骂或责备小孩,通常 说几句:“岁岁平安”之类的话来掩盖,岁与碎同 音,有时碗破了一缺口,也叫人扫兴,于是有“缺口 招财,边吃边来”的话出现。要是有人不小心把筷 子掉在地上,善于讨彩头的人就会说:“筷落 了”——就是“快乐了”。在婚礼上要是打破了某种 用具,是最忌讳的,每遇到这种情况,一定要有人 说些吉利的话,如说:“现在破枯枯、明年生阿哥”, 等。人们笑笑了之,这是在讨彩头。这种讨彩头,在 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
旧日福建和今日台湾,人们常见到吉屋出租 的招贴,这吉屋是空屋之谓也,空字不好听改为 吉。如今街头卖的菜瓜,也有人称为胜瓜,学名即 丝瓜也,因丝与死近音,人多忌讳,故以菜瓜、胜瓜 代称之。桔与梨为吉利之谐音,故人们送礼多用 之,菜和鱼同财和余(或裕)谐音,其中韭菜与久财 近音,人多高兴,炒三丝有“早相思”之近音,在台 湾,年轻人上馆子请恋人时多点此菜,意在讨吉 利,这些都是彩俗流行的产儿。筷子原名箸,因为 箸与滞同音显得不吉利,遂有筷子之名。旧日新婚 喜庆时多有人以筷子为礼物相送,以筷子有快生 贵子之意也,为吉利语,意在讨彩头,旧中国人们 以人丁兴旺为幸福,故把快生多生孩子为好事。在 我国为老人祝寿早已成俗,祝寿多选择整数,逢十 为常,人谓五十为寿,六十下寿,七十中寿,八十大 寿,九十耋寿,百岁为期颐。百岁多用于亡过之代 词,人多忌讳,因此故,每逢百岁以九九称之,而逢 十做寿亦多做九不做十,九为久长之意,讨彩头 也。凡给老人祝寿时,多敬送寿联、匾幅和各种字 画,寿联多嵌上福、寿字样,以示吉利;匾幅寓意福 也,字画多松鹤或蝙蝠、花鹿等,松鹤延年长寿之 意,蝙蝠、花鹿寓意福禄也,这些都明显表现出讨 彩头。
人们在数字上讨彩头也甚普遍。“8”在客家语 中为“发”音,在以富为荣的时代,发财被认为是绝 大的好事,人多高兴,故“888”最受欢迎,“168”可 读“一路发”,即一路上都发财,有人调查发现, 1988年8月8日在闽、台、港、澳及海外华人中新 开张的公司、企业,为历年最多的一天,此无他故, 因为这一天“8”字最多,亦即被视为发的机会最多 的一天。他如“9”字与久同音,也与酒同音,“789” 可读成吃杯酒,吃酒多与喜事联在一起,人多高 兴,亦为彩俗的一种。
闽台和全国各地,人们不时可见到居家门上 贴神荼郁垒、钟馗以及“天宫赐福”、“吉祥如意”的 图画、字贴、对联等,那多是迎新节庆时的装饰,也 多带有讨彩头之意
新生婴儿忌讳甚多,主要有忌冲,忌生人,为 求得婴儿健康成长,讨彩头更是不可少的,比较常 见的有洗三旦和做满月。洗三旦是在婴儿出生第 三天进行,接受亲友祝贺,称三朝之礼,自有求吉 利之意。做满月是在婴儿周月时给他(她)剃头、修 眉、穿新衣、着新帽等。剃头时不可全剃光,要前留 一块后留一块,前一块叫聪明发,后一块叫撑根头 (百岁发),通常婴儿满月时还要佩挂外婆送的长 命锁、关刀、梳子、圆镜等。圆镜照妖,关刀驱魔,梳 子去邪,长命锁锁住长命,那都在求吉利,也可说 讨彩头。
目下台湾以菜头做礼品,可谓新的讨彩头习 俗。菜头也叫萝蔔,栽培容易,生长快速,用途广 大,是我国人民多喜爱的菜蔬,《台湾省通志》把它 列为蔬菜的“第一目”。福建和台湾民众吃食萝蔔 多只吃其根,称菜头,而这菜头与“彩头”近音,于 是菜头被假借吉祥如意的俗语。台湾同胞纷纷用 以赠送亲友,成为一种风气。
1995年春节,台湾各界人士举行团拜时,台 湾省农会理事长简全卿捧了一只重十一公斤的大 菜头致赠李登辉先生,象征“好彩头”,李氏欣然接 受,也祝福与会者都有“好彩头”,大家善祷善颂, 激扬出一片新春喜气。彩原是赌博或某种竞赛中 给得胜者的财物,后来在彩字下面加个头字,成了 彩头,表示吉祥。如今台湾选举频繁,商人应景推 出人选萝蔔白胖胖的菜头,配上绿油油的嫩芽十 分可爱,人们多购买赠送候选人,赠者所费无多, 受者认为是好彩头,皆大欢喜,喜气洋洋。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全国一样,台湾的忌讳也 在变化中。举个例子,旧日台地商店开业或喜庆日 子,门口忌讳有人唱曲,据说这忌讳与乞丐行乞有 关,因商店开业或其他喜庆日子,每每引来大批乞 丐,他们唱着说着要主人施舍,乞丐一批一批来, 常把喜事弄成一团糟,于是人们每当这种场合常 把卖唱等等视为不吉利之举,视为忌讳,可近代以 来,这种风气大变,每有商店、酒楼开业或其他喜 庆,总是载歌载舞鞭炮不停,唱曲还是一种热闹气 氛所不可少的。原来的忌讳,如今反成了彩俗了。
今日更新
-
历代行政建置沿革
[2020-04-06]
-
两种文化概念
[2020-04-06]
-
独具特色的衣食住行与风俗信仰
[2020-04-06]
-
慷慨悲歌与好气任侠
[2020-04-06]
-
名胜古迹与历史文化遗存
[2020-04-06]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