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
福建戏曲始于唐代百戏。唐咸通年间(860—
873),名僧宗一“南游莆田,县排百戏迎接”(《景德
传灯录》卷十八)。据王国维《宋元戏曲考》考证,百
戏在内容和形式上是丰富多彩的,已初具音乐、舞
蹈、故事情节相结合的规模。
唐末五代,福建木偶戏已经常在民间演出。木 偶外形“曲直不差,短长合度”,雕刻奇巧,活动自 如,能“藏机关以中动”,表演起来“手舞而足蹈”, “左旋而右抽”,达到了“贯彼五行”,“超诸百戏” (《闽南唐赋》卷一)的艺术效果。
宋代,福建不仅有歌舞、百戏、傀儡的表演,而 且还出现了以唱、念、做、舞蹈综合在一起,表现一 个完整故事情节的演出。在刘克庄的笔下,莆田地 方戏曲唱腔高亢激越,“哇淫奇响荡众志”;念白悠 扬顿挫,怒斥巧辩,折服众人,“澜翻辦吻矜群愚”, “呵斥侫幸惊侏儒”;做功、舞蹈逼真生动,轻曼优 美,“效牵酷肖渥涯马”,“亦如曼倩负逸气”;甚至 连化妆也形象分明,“徂公加之章甫饰,鸩盘谬以 脂粉涂”(均见《后村先生大全集》卷四十三)。当时 莆田地方戏曲不仅在演唱上精彩,而且其剧目内 容也相当完整感人,如千年来喜见乐闻的楚汉相 争、霸王别姬,“纵谈楚汉割鸿沟”,“听到虞姬直是 愁”(见《后村先生大全集》卷十)。由于有了很强的 艺术感染力,使“邻翁看罢感牵丝”,达到“空巷无 人”“一国狂”(均见《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二十一) 的地步。从刘克庄的诗词中,我们可以知道宋代戏 曲剧目的题材已相当丰富,有历史剧周武王摄政、 西门豹治邺、霸王别姬、夜奔昆仑奴、东汉东晋故 事,有传奇昆仑奴献宝,有神话故事夸父追日等。
南宋时期,福建民间戏曲还流传到国都临安。 据《西湖老人繁胜录》载,当时临安福建傀儡艺人 组织——鲍老社达三百余人之多。闽南漳州一带, 演戏之风甚炽,遭到朱熹、陈淳等一些理学家的反 对,可见其社会影响之大。
明嘉靖、万历以后,弋阳腔、昆山腔以及高腔、 四平戏等先后传入福建,对以后福建戏曲的发展 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如弋阳腔一唱众和的帮腔形 式,至今还保存于闽剧、莆仙戏的演唱中。同时,流 传于各地的民间戏曲与不同方言的结合,孕育了 不同的声腔、剧种。清代外来大量戏曲的传入,更 加强了这种趋势。如来自荆湘唱二簧的乱弹,传入 闽西后吸收了潮音戏、西秦戏及当地木偶戏和民 间“中军鼓乐”,形成了后世闽西汉剧。又如从浙江 往江西传入闽西北泰宁县梅林乡一带的徽班,吸 收了当地的民歌、小调和道士音乐,形成了梅林 戏。清代是福建戏曲发展的重要时期,现代所知的 福建地方剧种,至此基本上均已形成。
明清时期,随着福建人大量移居台湾,福建戏 曲亦在台湾广为演唱。福建艺人还漂洋过海,到东 南亚、琉球国等演出,给海外观众留下深刻的印 象。
自古以来,福建民风素喜热闹,乡民多爱看 戏。昔时,未有戏院,演戏均在庙庭或旷野之间,锣 鼓一响,男女老少趋之若狂,虽在数里或数十里 外,也不以为远。福建民间演戏主要为了节庆娱 乐,祈福祭神。节日演戏大都在除夕至正月十五, 七月十五至月底,八月十五等。除年节外,凡遇神 诞、还愿等,各地亦敛金演戏酬神。福建民间神灵 众多,神诞日达一、二百天。有些重要神祇诞辰,甚 至演戏经日不息。由此可见,敬神是促进福建戏曲 繁荣的重要原因。除此之外,福建不少宗族在每年 祭祖时,往往要演戏来酬谢祖先的保佑;富豪人家 逢婚娶、诞子、祝寿、中举、升官、发财、乔迁等喜 庆,有时也要演戏庆贺,颂祷吉祥。
戏剧的繁荣和方言的繁杂,使福建成为全国 地方剧种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据《中国戏曲剧种手 册》记载,各省主要地方戏曲剧种,山西省有二十 三个,福建省有二十二个,居全国第二位。福建戏 曲主要有莆仙戏、梨园戏、高甲戏、闽剧、芗剧、汉 剧、四平戏、竹马戏、北路戏、平讲戏、庶民戏、三角 戏、梅林戏、词明戏、傀儡戏、布袋(又称掌中)戏、 皮影戏以及外来的京剧、粤剧、越剧、黄梅戏等,较 有代表性的有以下数种:
(1) 莆仙戏
多数学者认为,莆仙戏源自唐前,成于宋,盛 于明清,至今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被称为古典戏曲 的活化石。
莆仙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 传统遗产和独特的风格。在剧本方面,至今尚保存 着五千多个传统剧目和八千多个剧本,几乎囊括 了古南戏的全部剧目。在音乐方面,更是集古代戏 曲音乐之大成。其曲牌名出于唐宋大曲的有梁州 序、降黄龙、八声甘州等十二首;与大曲有关的有 采莲歌、迎仙客、梅花引等十二首;其曲牌名同于 唐宋词调的有沁园春、泣颜回、浣溪沙等六十五 首;同于诸宫调的有胜葫芦、石榴花、出队子等八 首;同于南宋唱赚的有赚、缕缕金、越恁好等五首。 传统的莆仙戏乐队只有司锣、司鼓、司吹三人,这 种伴奏形式保留着宋元古戏的遗制。从文献和出 土文物中,我们可以看到,宋元戏曲伴奏就是以 锣、鼓、板、笛为主。
在表演形式方面,莆仙戏有独特的风格,很多 动作由傀儡戏演化而来,具有夸张性和动作性强 的特点。如表现骑马的舞场台步,总是一跳一踢, 开打时总是一冲一荡,跟傀儡戏的动作基本相同。
(2) 梨园戏
梨园戏是闽南方言区中最古老的一个剧种, 是宋元之际南戏入闽后,与晋江泉州地区民间歌 舞伎艺、百戏、杂剧、傀儡戏等相结合形成的剧种。 它较多保存宋时杂剧动作,如生角出场,立在门廉 外,左顾右视,振袖端带,而后才开始行进;又如旦 角整容,双手抚发,左右倾视,然后双手各掀衣角, 整理弓鞋,而后冉冉步出台口。其动作多古舞姿 态,如旦角翘袖、折腰、盘旋、舞扇、大垂手、小垂 手、独摇手等。早期傀儡戏、弄子戏对它也有影响, 至今还保留有“进三步,退三步,三步到台前”;“返 头越角,回头转向”傀儡戏、弄子戏的表演程式。当 然梨园戏在长期演出过程中也形成了“十八步科 母”的表演程式,有了如“举手到目眉,分手到肚 脐,拱手到下颏,毒错到腹脐”和“指手对鼻,偏触 对耳,提手对乳”等基本动作规范。
梨园戏分大、小梨园。大梨园为成人班,俗称 “老戏”,又分“上路”和“下南”两个流派。“上路”派 在传统剧目中保留了一些珍贵的南戏剧目,如《朱 文鬼赠太平钱》《王魁》、《蔡伯喈》等,内容以表现 妇女的不幸遭遇为主,表演风格较为古朴哀伤。 “下南”派的传统剧目中,许多都是国内不见经传 的戏文,如《范睢》《梁灏》《岳霖》《周德武》等。表演 风格较为粗犷、诙谐,保留了浓厚的乡土气息。小 梨园为孩子班,传统剧目多取材于民间传说,反映 男女爱情和悲欢离合,如《陈三五娘》《胭脂记》《吕 蒙正》等。表演风格柔雅、精致、缠绵、优美,多载歌 载舞。
(3) 傀儡戏
福建素有“木偶之乡”的美称,早在南宋时期, 闽南一带傀儡戏就十分盛行。
傀儡戏传入福建后,形成闽西木偶戏和闽南 木偶戏两种不同流派。其中以泉州的闽南傀儡戏 最为著名。泉州线偶身高约二尺半,由头、躯干、四 肢三个主要部件构成,头用樟木雕绘,披发戴冠, 身着服饰,造型一如真人。制作工序分为刀刻和彩 绘两部分,采用的刀法和笔法大都保留唐代人物 画的传统技法。泉州戏偶头雕已成为闻名海内外 的工艺品,其名师雕刻的作品,已被列为国家保护 文物。泉州线偶的提线最少有十六条,最多达二十 四条,如若骑马,连人带马就有三十多条。由于线 位布局细密,线规程序严谨、操作技艺精湛,故表 演细腻逼真,动作准确传神,饮誉海内外。
泉州傀儡戏的传统剧目,总数达七百余出,其 中保存了一些历史说部所未见的剧目,弥足珍贵。 剧目中不乏鸿篇巨制,如《目连救母》规模宏大,可 以连演七夜。另外《张飞私奔》《张飞弄貂婵》《韩湘 子》《刘祯祥》《越跳檀溪》《怒鞭崔广》《抢卢俊义》 《窦滔》等古老的剧目,则为其他地方剧种所罕见。
泉州傀儡调把“节拍”遵唐制称为“撩拍”,可 见其渊源于唐代的音乐文化。
唐末五代,福建木偶戏已经常在民间演出。木 偶外形“曲直不差,短长合度”,雕刻奇巧,活动自 如,能“藏机关以中动”,表演起来“手舞而足蹈”, “左旋而右抽”,达到了“贯彼五行”,“超诸百戏” (《闽南唐赋》卷一)的艺术效果。
宋代,福建不仅有歌舞、百戏、傀儡的表演,而 且还出现了以唱、念、做、舞蹈综合在一起,表现一 个完整故事情节的演出。在刘克庄的笔下,莆田地 方戏曲唱腔高亢激越,“哇淫奇响荡众志”;念白悠 扬顿挫,怒斥巧辩,折服众人,“澜翻辦吻矜群愚”, “呵斥侫幸惊侏儒”;做功、舞蹈逼真生动,轻曼优 美,“效牵酷肖渥涯马”,“亦如曼倩负逸气”;甚至 连化妆也形象分明,“徂公加之章甫饰,鸩盘谬以 脂粉涂”(均见《后村先生大全集》卷四十三)。当时 莆田地方戏曲不仅在演唱上精彩,而且其剧目内 容也相当完整感人,如千年来喜见乐闻的楚汉相 争、霸王别姬,“纵谈楚汉割鸿沟”,“听到虞姬直是 愁”(见《后村先生大全集》卷十)。由于有了很强的 艺术感染力,使“邻翁看罢感牵丝”,达到“空巷无 人”“一国狂”(均见《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二十一) 的地步。从刘克庄的诗词中,我们可以知道宋代戏 曲剧目的题材已相当丰富,有历史剧周武王摄政、 西门豹治邺、霸王别姬、夜奔昆仑奴、东汉东晋故 事,有传奇昆仑奴献宝,有神话故事夸父追日等。
南宋时期,福建民间戏曲还流传到国都临安。 据《西湖老人繁胜录》载,当时临安福建傀儡艺人 组织——鲍老社达三百余人之多。闽南漳州一带, 演戏之风甚炽,遭到朱熹、陈淳等一些理学家的反 对,可见其社会影响之大。
明嘉靖、万历以后,弋阳腔、昆山腔以及高腔、 四平戏等先后传入福建,对以后福建戏曲的发展 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如弋阳腔一唱众和的帮腔形 式,至今还保存于闽剧、莆仙戏的演唱中。同时,流 传于各地的民间戏曲与不同方言的结合,孕育了 不同的声腔、剧种。清代外来大量戏曲的传入,更 加强了这种趋势。如来自荆湘唱二簧的乱弹,传入 闽西后吸收了潮音戏、西秦戏及当地木偶戏和民 间“中军鼓乐”,形成了后世闽西汉剧。又如从浙江 往江西传入闽西北泰宁县梅林乡一带的徽班,吸 收了当地的民歌、小调和道士音乐,形成了梅林 戏。清代是福建戏曲发展的重要时期,现代所知的 福建地方剧种,至此基本上均已形成。
明清时期,随着福建人大量移居台湾,福建戏 曲亦在台湾广为演唱。福建艺人还漂洋过海,到东 南亚、琉球国等演出,给海外观众留下深刻的印 象。
自古以来,福建民风素喜热闹,乡民多爱看 戏。昔时,未有戏院,演戏均在庙庭或旷野之间,锣 鼓一响,男女老少趋之若狂,虽在数里或数十里 外,也不以为远。福建民间演戏主要为了节庆娱 乐,祈福祭神。节日演戏大都在除夕至正月十五, 七月十五至月底,八月十五等。除年节外,凡遇神 诞、还愿等,各地亦敛金演戏酬神。福建民间神灵 众多,神诞日达一、二百天。有些重要神祇诞辰,甚 至演戏经日不息。由此可见,敬神是促进福建戏曲 繁荣的重要原因。除此之外,福建不少宗族在每年 祭祖时,往往要演戏来酬谢祖先的保佑;富豪人家 逢婚娶、诞子、祝寿、中举、升官、发财、乔迁等喜 庆,有时也要演戏庆贺,颂祷吉祥。
戏剧的繁荣和方言的繁杂,使福建成为全国 地方剧种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据《中国戏曲剧种手 册》记载,各省主要地方戏曲剧种,山西省有二十 三个,福建省有二十二个,居全国第二位。福建戏 曲主要有莆仙戏、梨园戏、高甲戏、闽剧、芗剧、汉 剧、四平戏、竹马戏、北路戏、平讲戏、庶民戏、三角 戏、梅林戏、词明戏、傀儡戏、布袋(又称掌中)戏、 皮影戏以及外来的京剧、粤剧、越剧、黄梅戏等,较 有代表性的有以下数种:
(1) 莆仙戏
多数学者认为,莆仙戏源自唐前,成于宋,盛 于明清,至今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被称为古典戏曲 的活化石。
莆仙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 传统遗产和独特的风格。在剧本方面,至今尚保存 着五千多个传统剧目和八千多个剧本,几乎囊括 了古南戏的全部剧目。在音乐方面,更是集古代戏 曲音乐之大成。其曲牌名出于唐宋大曲的有梁州 序、降黄龙、八声甘州等十二首;与大曲有关的有 采莲歌、迎仙客、梅花引等十二首;其曲牌名同于 唐宋词调的有沁园春、泣颜回、浣溪沙等六十五 首;同于诸宫调的有胜葫芦、石榴花、出队子等八 首;同于南宋唱赚的有赚、缕缕金、越恁好等五首。 传统的莆仙戏乐队只有司锣、司鼓、司吹三人,这 种伴奏形式保留着宋元古戏的遗制。从文献和出 土文物中,我们可以看到,宋元戏曲伴奏就是以 锣、鼓、板、笛为主。
在表演形式方面,莆仙戏有独特的风格,很多 动作由傀儡戏演化而来,具有夸张性和动作性强 的特点。如表现骑马的舞场台步,总是一跳一踢, 开打时总是一冲一荡,跟傀儡戏的动作基本相同。
(2) 梨园戏
梨园戏是闽南方言区中最古老的一个剧种, 是宋元之际南戏入闽后,与晋江泉州地区民间歌 舞伎艺、百戏、杂剧、傀儡戏等相结合形成的剧种。 它较多保存宋时杂剧动作,如生角出场,立在门廉 外,左顾右视,振袖端带,而后才开始行进;又如旦 角整容,双手抚发,左右倾视,然后双手各掀衣角, 整理弓鞋,而后冉冉步出台口。其动作多古舞姿 态,如旦角翘袖、折腰、盘旋、舞扇、大垂手、小垂 手、独摇手等。早期傀儡戏、弄子戏对它也有影响, 至今还保留有“进三步,退三步,三步到台前”;“返 头越角,回头转向”傀儡戏、弄子戏的表演程式。当 然梨园戏在长期演出过程中也形成了“十八步科 母”的表演程式,有了如“举手到目眉,分手到肚 脐,拱手到下颏,毒错到腹脐”和“指手对鼻,偏触 对耳,提手对乳”等基本动作规范。
梨园戏分大、小梨园。大梨园为成人班,俗称 “老戏”,又分“上路”和“下南”两个流派。“上路”派 在传统剧目中保留了一些珍贵的南戏剧目,如《朱 文鬼赠太平钱》《王魁》、《蔡伯喈》等,内容以表现 妇女的不幸遭遇为主,表演风格较为古朴哀伤。 “下南”派的传统剧目中,许多都是国内不见经传 的戏文,如《范睢》《梁灏》《岳霖》《周德武》等。表演 风格较为粗犷、诙谐,保留了浓厚的乡土气息。小 梨园为孩子班,传统剧目多取材于民间传说,反映 男女爱情和悲欢离合,如《陈三五娘》《胭脂记》《吕 蒙正》等。表演风格柔雅、精致、缠绵、优美,多载歌 载舞。
(3) 傀儡戏
福建素有“木偶之乡”的美称,早在南宋时期, 闽南一带傀儡戏就十分盛行。
傀儡戏传入福建后,形成闽西木偶戏和闽南 木偶戏两种不同流派。其中以泉州的闽南傀儡戏 最为著名。泉州线偶身高约二尺半,由头、躯干、四 肢三个主要部件构成,头用樟木雕绘,披发戴冠, 身着服饰,造型一如真人。制作工序分为刀刻和彩 绘两部分,采用的刀法和笔法大都保留唐代人物 画的传统技法。泉州戏偶头雕已成为闻名海内外 的工艺品,其名师雕刻的作品,已被列为国家保护 文物。泉州线偶的提线最少有十六条,最多达二十 四条,如若骑马,连人带马就有三十多条。由于线 位布局细密,线规程序严谨、操作技艺精湛,故表 演细腻逼真,动作准确传神,饮誉海内外。
泉州傀儡戏的传统剧目,总数达七百余出,其 中保存了一些历史说部所未见的剧目,弥足珍贵。 剧目中不乏鸿篇巨制,如《目连救母》规模宏大,可 以连演七夜。另外《张飞私奔》《张飞弄貂婵》《韩湘 子》《刘祯祥》《越跳檀溪》《怒鞭崔广》《抢卢俊义》 《窦滔》等古老的剧目,则为其他地方剧种所罕见。
泉州傀儡调把“节拍”遵唐制称为“撩拍”,可 见其渊源于唐代的音乐文化。
今日更新
-
历代行政建置沿革
[2020-04-06]
-
两种文化概念
[2020-04-06]
-
独具特色的衣食住行与风俗信仰
[2020-04-06]
-
慷慨悲歌与好气任侠
[2020-04-06]
-
名胜古迹与历史文化遗存
[2020-04-06]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