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办学

2020-04-05 可可诗词网-地域文化 https://www.kekeshici.com

        1842年《南京条约》签定后,西方传教士首先 进入作为五个通商口岸的福州、厦门两地,在建立 教堂从事布道的同时,即着手设立学校。教会办学 首先是以学校集合异教男女幼童,教以基督教义, 冀其将来成为信徒或布道徒;其次是借教会学校 传授西方文化与科学知识,提供物质方面与社会 方面的贡献,培养西方国家在中国的代理人。
        教会初期在福建开设的学校类似学塾,属于 小学程度。如美归正会1845年在厦门寮仔后办义 塾;1853年卢公明在福州创办一所男子寄宿学 校,即后来的格致书院。教会早期办学十分艰难, 入学者寥寥无几。如毓英女学校刚收住校生的时 候,“有七个学生来校,隔了二、三天,逃了却只剩 下一个了”(《东方杂志》第31卷第7号《女子先 声》第23~24页)。
        随着时间的推移,教会办学渡过了最初的艰 难阶段,教会学校普遍增多。在19世纪70至90 年代,从小学渐向中学、书院(大学预科一、二年 级)以至大学发展,所办地区从厦门、福州扩展到 莆田、漳泉、闽东等地区。而且教会办学渐趋制度 化。学制一般初小三年,高小三年,中间加预科一 年。初中有三年、四年两种,高中三年。书院八年, 其中六年为中学,第七、八年为大学一、二年级,毕 业生可直接升入英美大学的三年级。比较著名的 教会中小学有福州格致中学、福州鹤龄英华中学、 福州文山女中、厦门鼓浪屿英华中学、泉州培元中 学、福州陶淑女子小学、厦门维正小学、厦门毓德 女子小学、福安私立崇一小学等。教会还办了华南 女子学院(这是长江以南第一所女子大学)和福建 协和大学。
        西方传教士深知向幼小的心灵灌输宗教信 仰,对其传教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他们在 许多地方开设幼稚园,如著名的厦门鼓浪屿怀德 幼稚园,福州格致中学附设的幼稚园等。近代教会 还在福建举办慈幼事业,包括育婴堂、孤儿院、盲 童学校、聋哑学校等,如福州保生堂、马尾孤儿院、 古田新义山育婴堂、建瓯瞽朦院。这些慈幼机构由 于容量有限,设备和保育措施差,收容的弃婴、残 废儿童没有得到足够的照料,甚至遭到虐待,因此 死亡率较高,而教会又往往掩盖真相,以致激起人 民的疑窦和愤慨,成为19世纪后期发生大量教案 的重要导火线之一。
        教会除办普通教育外,还开办多种中等职业 学校。如农业、商业、师范等,其中最为重视举办助 产护士职业学校。他们把医疗事业作为福音的婢 女,在教会所办医院中附设护士学校、护士班等。 据1922年出版的《中华归主》统计,福建各地基督 教办的医院四十一所,护士学校十三所。
        开办女子教育是教会办学的重要特色之一。 他们认为要使基督教进入中国家庭,必须引导妇 女皈依上帝,所以致力于开展女子教育。据粗略估 计,全省教会所办中小学中,女校约占三分之一。 这对当时中国传统的封建礼教习俗是一巨大冲 击,如福州毓英女子学校从1859年创办至1894 年的三十五年间,学生中童养媳就占总数的三分 之一。学校还规定不收缠足女生,促使要求读书的 女孩子反对缠足。就这一意义而言,教会女校在客 观上起到了促进妇女解放和移风易俗的作用。
        教会办学之初,课程极其简单。后随各校学生 人数的增加,课程也逐渐增多,并趋于正规化、系 统化。从《华南女子大学必修科与选修科课程表》 《鹤龄英华中学课程汇表》中可以看出,其课程与 现代相差无几,有英文、国文、历史、地理、数学、物 理、化学、生物、卫生、体操、音乐等。
        外国教会在华兴学的主要目的,是想把中国 年轻一代培养成为他们效劳的驯服“羔羊”。可是, 结果往往与他们预想的相反,教会学校中一些具 有民族自尊心和爱国思想的师生,不甘屈侮,奋起 抗争,勇敢地投入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如 1925年福建教会学校中的进步人士,积极响应京 沪各地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收回教育权运动的号 召,组织了“教会学校立案委员会”,同教会学校商 讨向中国政府立案事宜。1927年3月24日,新成 立的“反对帝国主义文化侵略收回教育权筹备 会”,在福州仓前山麦园顶召开了教会学校学生及 各界群众参加的反对帝国主义文化侵略收回教育 权群众大会,会后举行了示威游行。4月1日,正 式成立了“福州各界反对帝国主义文化侵略收回 教育权大同盟”。经过斗争,自1927年以来的几年 中,大多数教会学校遵照中国政府的规定办理了 立案手续。
        福建教会办学有以下几个特点:
        ①教会在福建所办学校以及师生数量之多在 全国相当突出。福建是近代教会在全国最早办学 的地区之一,办学初期虽很艰难,但规模和数量仍 居前列。“1866年耶稣教义学及学堂表”统计表 明,福州创办义学四所,与香港并列全国第一名; 厦门创办学堂七所,与宁波并列全国第二名。(《教 会新报》1868年第1期)后来,由于教会学校教育 质量高、待遇好,毕业后容易找到好工作,还可留 洋镀金,人们才逐渐改变了敌视、恐惧的态度,纷 纷送子女报考。这是福建教会学校生源多,办学规 模不断扩大的一个重要原因。据廖世承所著《中学 教育》中的表四统计分析,福建教会所办中学的学 生数在1920~1923年间达1510人,占全省中学 生总数5283人的约百分之三十,居全国首位。(参 见朱有��、高时良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4 辑第184页)“各省基督教中学校及学生数统计 表”表明,民国廿一年(1932)和民国廿二年(1933) 福建教会办校五十二所,居全国首位;学生3978 人,次于江苏、河北,居全国第三位。(参见李楚材 编著:《帝国主义侵华教育史资料——教会教育》 第16页)可见,教会教育在福建广泛普及,其影响 之大,基础之牢固,在全国相当突出。
        ②近代教会在福建办学不仅时间早,规模大, 数量多,而且逐渐趋于系统和全面。从幼稚园、小 学、中学、大学,到中等专科职业学校、女子学校、 残疾人学校、孤儿院等,几乎覆盖了近代福建所有 类型的学校。
        ③重视英文课,注意传授西方科学知识。西方 殖民者需要大批熟悉西方习惯、懂得外语和一些 近代科学技术和工商业基本知识的人才为其侵略 服务,因此教会学校英文课时较其他中学多,在大 学中,英文的学分又远远高出国文的学分;而且, 英文课多聘外国人教,许多课程也用英语讲授。故 而教会学校学生的英语水平较高。学校开设数理 化和工业方面的课程,用近代西方教育体制实施 管理,客观上促进了福建教育近代化的过程。
        ④宗教气氛相当浓厚。如英华书院设有基督 青年会。在青年会领导下,学生要参加种种宗教活 动,如早祷会、晚祷会、星期天做礼拜等,不参加者 扣品行分数。《圣经》是必修课,《圣经》考试不及格 者,不能毕业。在大学中,宗教课程的学分是最高 者之一,宗教课还有很细的分科,如华南女大的宗 教教育分为圣经渊源、旧约历史及宗教、新约历史 及宗教、教会历史、宗教历史、圣经地理、耶稣人生 观、宣道法、文学美术中之圣经研究等各门课程。 (朱有��、高时良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4辑 第608—609页)曾任福州英华中学和协和大学校 长的高智会督曾毫不隐瞒地说:“教会学校与一般 学校不同,它是宗教和教育的结合体,是为宗教而 教育,没有宗教就没有教育,也就没有学校”(《福 建省教育史志资料集》第8辑第137页)。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