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经济发达给江南的影响

2024-12-04 可可诗词网-地域文化 https://www.kekeshici.com

        商品经济的发达,给江南人的观念、习俗也带 来了一系列的变化。
        首先是冲击了传统的“重本抑末”、“贵义贱 利”观念。这场“革命”是由农村发展到城市的。太 湖流域农民,向来以稻作生产为主,兼治蚕桑等副 业。后来,发现植桑养蚕收成比种稻谷好,于是纷 纷弃田种地。接着,一部分头脑更灵活的农民,发 现流通比生产更易赚钱,便又开始经商,或搞收购 批发,或搞加工,或搞“三产”。明中叶松江学者何
        良俊说得很形象:“昔日逐末之人尚少,今去农而 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四友斋丛说》卷十 三)。苏州人“生十七、八,即挟资出商楚、卫、齐、 鲁,靡远不到,有数年不归者”。(崇祯《吴县志》卷 十)晚明科举竞争的激烈,经商赚钱的容易,也使 一批读书人、缙绅士大夫热衷于走“黑道”,不再羞 于言利。如“吴中缙绅士夫,多以货殖为急”(黄省 曾《吴风录》)。这样,江南经商之风蔚起。
        “尚利民风薄,多金商贾尊”(乾隆《吴江县志》 卷五十)。因商风的蔚起,随之而来的,是对商人的 社会地位、作用以及人的社会地位、能力评判标准 等发生的一系列变化。李贽公然宣称“商贾何所鄙 之有?挟数万之资,经风涛之际,受辱于关吏,忍诟 于市易,辛勤万状,所挟者重,所得者末”(《焚书》 卷二)。不生活在商业发达地区,怎能讲出如此理 解商人的话?黄宗羲因此提出“工商皆本”的观点。 对人能力的评判,也往往从赚钱多少出发,“全视 所获多少为贤、不肖,而爱憎焉”(蔡羽《辽阳海神 传》)。会赚钱便是能干,否则便是无用之辈,以致 经商者不赚到钱不敢回家。宁波人至今仍用这种 眼光看人。因经商好赚钱,能发家致富;而读书如 考不中举人、进士、做不了官,便发不了财,随之对 读书人也带来了压力。袁宏道有一首诗很形象: “海洋多贾人,纤啬绕积聚。握算不十年,丰于大盈 库。富也而可求,执鞭所忻慕。金口亲传宣,语在述 而处。师与商孰贤?赐与回谁富?多少穷乌纱,皆 被子曰误”(《袁中郎先生全集》卷二《梦中题尊经 阁、醒后述之博笑》)。
        其三,商人的生活态度、价值观念也冲击了晚 明的社会风气。商人的特点,辛苦赚钱,及时行乐, “内实空虚而外事奢侈,衣服屋宇,穷极华丽;饮食 器皿,备求工巧;俳优伎乐,醉舞酣歌;宴会嬉游, 殆无虚日”。商人的观念影响到一般市民,进而影 响整个社会。使得晚明以后江南社会的风尚由朴 素俭约走向奢侈靡华。当时人公认,“吴俗奢靡为 天下之最,暴殄天物而不知返”(龚炜《巢林笔谈》 卷五)。这集中体现在吃、穿上面,追求“华筵”、“华 服”。富人请客,必备山珍海味,动辄几十只菜,且 讲究烹调技术,一宴之费,常耗数月之食。以正德 为界,江南人士的服饰一改布素而追求绮罗锦锈, 颜色趋于华丽鲜艳,质地追求丝绸绫缎,式样追求 夺异翻新。读书人“尽为女人红紫之服”,弄得李乐 老人“昨日到城市,归来泪满襟”(《见闻杂记》卷 十)。“士民竟以华服相夸耀,乡间妇女亦好为华 服”(冒襄《影梅庵忆语》)。谁还装老成,仍穿布素 衣服,就会被人耻笑,弄得“最尚俭朴”的云间范濂 老人也只得“强服色衣”,“乃知习俗移人,贤者不 免”(《云间据目抄》)。秦淮名妓的服装样式,领导 着中国服饰的新潮流,“为世人所模仿”(余怀《板 桥杂记》)。
        其四,产生了奢侈促经济发展论。面对晚明江 南这股滚滚而来的奢侈之风,一般思想观念保守 的封建士人都持反对态度,清乾隆间,政府甚至下 令禁止江南的奢侈之风。但吴越地区一些思想激 进的人却持相反观点。如晚明上海人陆楫,就认为 禁奢节财不足以使民富,奢侈反却可以促进经济 的发达、工商业的繁荣。《蒹葭堂杂著摘抄》曰:“论 治者欲禁奢,以为财节则民可与富也。噫!先正有 言,天地生财,止有此数,彼有所损,则此有所益。 吾未见奢之足以贫天下也。……予每博观天下大 势,大抵其地奢则民必易为生;其地俭则其民必不 易为生者也。何者?势使然也。今天下之财富在吴 越,吴俗之奢,莫盛于苏杭之民,有不耕寸土而口 食膏梁,不操一杼而身衣文绣者,不知其几何也。 盖俗奢而逐末者众也。只以苏杭之湖山言之,其居 人按时而游,游必画舫肩舆,珍羞良酝,歌舞而行, 可谓奢矣,而不知舆夫舟子、歌童舞妓,仰湖山而 待爨者不知其几。故曰,彼有所损,则此有所益。… 若今宁绍金衢之俗,最早能俭,俭则宜其民之富 也。而彼诸郡之民,至不能自给,半游食于四方,凡 以其俗俭而民不能以相济也。要之,先富而后奢, 先贫而后俭,奢俭之风,起于俗之贫富。虽圣王复 起,欲禁吴越之奢难矣。…长民者因俗以好沾,则 上不劳而下不扰,欲徒禁奢可乎?鸣乎!此可与智 者道也。”陆楫的话很有道理,的确,我们看问题应 辩证、全面。奢侈是表象,它说明经济的发达,穷不 可能产生奢侈。消费能促进生产、流通行业,更能 促进服务行业,“有千万之奢华,即有千万人之生 理,若欲变千万人之奢华而返于淳,必将使千万人 之生理亦几乎于绝”(顾公燮《消夏闲记摘抄》)。这 种奢俭论,只有在商品经济发达地区才会产生。
        其五,反映了商品经济发达地区的商人思想。 商品经济的发展,使社会对商人和工商业作用等 的看法发生变化,那么,商人自身又是如何想的 呢?商人是从农民等阶级中分离出来重新组成的 一个群体。由于出身成份的不同,他们的思想观念 自然不完全相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他们身上仍 有不少的封建思想烙印。他们是在封建社会母体 中诞生的一个阶级,而中国封建社会是个官本位 社会,是个儒学化社会。“四民之业,惟士为高”,贱 利贵义,这种思想影响到每个角落的中国人,商人 也不例外。明清时期,会做生意的人,必定是会“做 人”的商人。他们的经验是用“儒行”磨砺自己。他 们认为:“夫商与士异术而同心,故善商者,处货物 之场而修高明之行,是故虽利而不污”(李梦阳《李 空同先生集》卷四十四)。宁波十七房郑氏商业家 族的信条是“处己也朴毋华,待人也厚毋薄”,或者 说“俭于尔身,毋俭于德”(光绪《澥浦郑氏宗谱》卷 首《清诰赠资政大夫布政使司经历浦山郑君墓志 铭》)。故十七房郑氏“积德”观念很浓,“自奉甚约 而性好施与”,“既积既散,好礼且仁”。他们十分热 衷于公益事业,“凡有公事,无不勇于有为”(同上 宗谱卷首《清例授修职郎国桢公传》)。碰上赈荒、 输饷、修桥梁、平道路等活动,十七房商业家族必 积极参加。对本宗族的穷人、孤寡之人,照顾也很 周到,甚至搞“按需分配”。由于他们如此热衷做好 事,故外界对十七房郑氏的评价相当高。十七房郑 氏的另一活动是买官爵。他们凭财力,捐到了许多 大大小小的官爵,最高的是正二品的资政大夫。然 后,凭爵位、财力,建造了豪华气派的十七房。有钱 又有势,好不威风。十七房商人的第三项活动是提 倡读书,和士打交通。十七房郑氏读书风也很浓, 该家族的私塾,到解放前还很有名。这个家族也出 了不少读书、做官之人。而那些中途弃贾学贾的 人,发财以后,仍喜看书,结交文友,如郑勋,徐时 栋等名人即和他交往密切。亦贾亦儒,儒商结合, 这也是中国封建商人的一大特点。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