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多元一体

2023-09-13 可可诗词网-地域文化 https://www.kekeshici.com

        中外无论哪一位文化人类学家都承认文化与 地域的联系。各地的自然和地理条件,都是该地文 化生存的环境。如果说生活在辽阔的中国土地上 的各民族共同组成了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形成 了多元一体的总格局,那么中华文化也必然是多 元一体的。同样,贵州作为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它 的地域文化也必然是多元一体的。
        贵州的地域文化很明显地形成了多元的特 征。这是因为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特有的传统文 化,每个民族都是靠其特有的传统文化维系起来 的人类共同体。民族中的每个成员,既要受该民族 文化的规约,又依赖于该文化而获得自己生存的 条件。文化对于它所属的民族来说,既是征服自 然、改造自然的工具,又是该民族赖以凝聚的基 础,同时还是该民族得以延续和发展的动力。在贵 州,无论是原居民族还是外来民族,经过几千年的 历史变迁,都形成了能表现本民族特色的文化,它 包括从生产工具、内部组织到风俗习惯、语言服饰 等各个方面,使外界一眼就能辨别。但同时,贵州 境内各个民族又共同生活在贵州这块土地上,贵 州的自然地理环境必然对这里所有民族产生巨大 影响和制约,因此文化上的一体即共性特征也非 常明显。在具体的文化层面上,一体包含着多元, 多元又体现着一体。这里我们以贵州几种主要民 族:汉、布依、侗族的农耕文化试作一分析。
        汉族、布依族、侗族,至今还是以农耕为主要 生活来源的民族。贵州温暖的气候和丰富的水资 源,使水稻种植成为农耕最重要的方面,在这一点 上,各民族都是共同的,从表面上看,各族农民都 在种稻,没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但仔细区分,就 有差别。汉族由于多居住坝区,地势平坦,交通方 便,水利灌溉条件好,这里稻作基本是成片的,易 于精耕细作,产量较高,可发展以稻作为主、兼营 农副产品加工的经济(产品容易外销);布依族农 田多分布小坝区,水稻种植方式大致与汉区相似, 但因周围有大山阻隔,交通不便,水稻仅能食用, 鲜少能作商品;侗族稻作区多分布于河谷,稻田之 间有明显的高度差异,稻田不能连片,只能开辟成 条带形梯田,由于温差大,所种水稻品种较多,产 量更不能形成批量,但周围多山多树林,很早以来 侗族人民就将林粮结合的经济作为主导的经济模 式。我们知道以农耕为主的民族其节日往往与农 业季节有密切关系,稻作区分布不一,经济模式的 差异,也就造成了各族与农事有关的节日时间上 和形式上的不同。这个例子反映了在一体(都是稻 作文化)下的多元特征。
        文化上的多元,并不妨碍经过长期交往,各民 族形成了共同认可的文化心理与道德准则。如各 民族对中华民族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认同;对 民族压迫和不公正待遇的同情和反抗;各民族间 友好往来的向往与参与等等。这种例子在贵州历 史上是举不胜举的。例如明末东南沿海反抗倭寇 侵略的斗争中,由贵州各族组成的“苗兵”起了很 大作用;鸦片战争中,清政府曾征调由贵州各族人 民组成的军队,前往广东抗击英国侵略者;在伟大 的反法西斯战争中,贵州各族健儿组成的抗日军 队在山东、河南、江苏战场英勇杀敌。对国内封建 统治者的民族压迫和阶级压迫,贵州各族人民也 是站在一条战线上的进行反抗的,最突出的事例 是太平天国时期,延续二十多年的贵州各民族大 起义中,许多民族起义队伍中都有汉族人员参加, 共同高奏了一曲民族团结的赞歌。因此贵州的汉 文化与各少数民族文化既有一体的共性又有在同 一地域中同时并存,平行发展的多元特征,呈现了 贵州地域文化万紫千红各放异彩的特点。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