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的文化孤岛——贵州的屯堡文化

2020-04-06 可可诗词网-地域文化 https://www.kekeshici.com

        你如果是个外地旅行者,途经平坝、安顺、镇 宁一带,你会见到穿着青、蓝、绿各色大襟长衫的 妇女,她们的长衫镶着宽边,腰中系着宽宽的丝 带,头上梳着凤头笄,上插玉簪和几样银器,脚上 是尖部上翘的鞋。如果你问她们是哪一族人,她们 会理直气壮地告诉你,她们是汉族;问到她们的衣 着,她们会异口同声地说是祖辈传下来的。她们就 是这里的屯堡人,而她们的衣着打扮,仍然是明朝 初年江南的妇女装束。在距离江南几千里之遥的 贵州,又相隔六百多年后的今天,仍然能看到六百 多年前江南一带的民风民俗,这不能不是一个奇 特现象。
        说到屯堡人,当然就不能不提及明初对贵州 的开发及这里实行的军屯制度。明初,元代由少数 民族首领担任的贵州各级宣慰司、安抚司、长官司 及乌撒各部迅速归附,而云南梁王却仍奉元朝正 朔,用兵云南是明初统一全国的重要军事部署,贵 州便成为用兵前线。为了保证驿路和军事运输畅 通,由湖南到云南的大道两侧,明政府都驻兵屯 守,而重心又在贵阳以西,这就是滇黔一线,卫所 设置相对密集的由来。后云南平定,一部分军队也 没有回中原,仍按军事建置,布置在这一带,闲时 种田,战时当兵。地方志上说得好:“屯军堡子…… 郡民皆客籍。惟寄籍有先后,其可考据者,屯军堡 子皆奉洪武调北征南。当时之官如汪可、黄寿、陈 彬、郑琪作四正,领十二操屯军、安操之类,散处屯 堡各乡,家口随之至黔。”(《安顺府志·风俗》)“屯 堡人,一名凤头籍,多居州属之补纳、三九等枝地, 相传明沐国公征南,凤阳屯军安置于此。”(《镇宁 县志·风俗》)因此屯堡人决非贵州土着少数民 族,而是汉族,过去将他们称为“凤头苗”是错的。 妇女的凤头妆,即凤阳妆,是典型的明初安徽妇女 常梳的高髻,也是南京等江南一带流行的发式。
        根据调查、查阅屯堡人的族谱,完全证实了这 一点。屯堡人的来历有三种类型:一种类型是“调 北征南”而来,显系屯军后裔,这种情况最多;另一 种是“填南”而来,则可能是为筹集军粮而召集的 商屯(商人为政府幕集军粮,在贵州召外地农民屯 垦,商人可得到政府优待如特许运盐)农民后裔, 他们自然也是客籍,这种情况也不少;第三种是充 军而来的犯人及家属,在某些家谱中也有发现,如 安顺七眼桥严氏便是“大明洪武充军黔”而来的, 这种情况理应有相当一部分,但后裔耻于言及,一 般不提起。家谱及调查资料显示,这些屯堡人祖籍 有河南、安徽、江南、江西等省,但以江南应天府最 多,有的细致到某街、某巷,这自然不能深究,这大 约与屯军原属明中央五军都督府,都驻扎过南京, 南京又是都城,以江南应天府作祖籍,自然光荣。
        屯堡人的分布,以安顺为中心,东至平坝,西 至镇宁,这与安顺在明初作为军事重镇有关,也与 这里土地肥沃,宜于屯垦有关。据估算,今天屯堡 人后裔约有二十万,一部分屯堡人进入城市,与今 日汉族已无多大区别,但在他们祖居的屯堡、村落 中,屯堡人仍保留着固有的文化传统,即使进入当 代社会,屯堡人在语言和社会心理上仍有屯堡人 的特色,这不能不是一个奇特现象。
        屯堡人的文化有如下特征。
        (1) 比较发达的农耕和手工业。从物质文化 层次上,屯堡人以农耕为主,百分之九十的屯堡人 仍住在农村。这里的农业,与周围民族地区村寨相 比,比较讲究精耕细作,修筑沟渠和堰塘、精选良 种,因此明清以来安顺、平坝就是贵州主要农业 区。屯堡人还善于种植经济作物,如蔬菜种植技艺 很高,这是非屯堡的汉寨或苗寨、布依寨农户所不 能比拟的,自然,这与屯堡在建立之初就占了这里 的好田好土也是有关系的。
        屯堡人的手工业很发达,这与卫所本身必须 会打造武器、钉马掌、制马鞍有关。因此传统的手 工门类中,铁制业很发达,在较长的历史进程中还 形成了家族性传统技艺。如今天七眼桥附近的柴 家、严家、翁家,都以打铁闻名。安顺出名的土特产 三刀(菜刀、剪刀、皮刀)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 来的。这里棉纺业也很发达,屯堡妇女人人织土 布,除供家庭使用外,还用以换取日用品。安顺附 近的屯堡都是闻名的土布集市,其他如四坊、五匠 (形容坊、匠之多,并不限于四五种),在安顺一带 多为屯堡人后裔经营。
        (2) 别具一格的屯堡布局及住宅设计。从至 今仍保留的屯堡可看到,屯堡一般分布在古驿道 附近,地势高朗,在军事上往往是制高点,周围是 肥沃的农田,有山林、河流。
        安顺的云山屯就极富特色:周围有石墙包围, 有堡门式的建筑,像城楼。大一点的屯堡内有一条 主街,主街旁有支巷,支巷有巷门,巷与巷间互不 相通,是所谓“死巷”,巷的两侧是住宅。寺庙等公 共建筑多分布于主街两侧,一般一个屯、堡有一个 以上的水井。屯堡的建筑,军事防御功能很强,是 个封闭式建筑群。各户建筑也很有特点,多为一 正、两厢、一照壁、一天井的三合院或两正、两厢、 两天井的四合院式建筑,这种建筑布局与附近民 族地区和汉族村寨的民居完全不同,应该说这是 中原地区和江南地区民居的搬移。所不同的是中 原地区民居多为砖木结构,而贵州多山多石,因此 屯堡民居墙体多改为用石块垒砌而成。可以设想 由封闭式民居联结成的封闭式的城堡,这对强化 屯堡居民内在凝聚力是起了作用的。
        (3) 服饰上仍保留着明代遗风。服饰是文化 的表征,这在屯堡妇女身上显得尤为突出。《安顺 府志》称屯堡人“妇女以银索绾髻髻,分三绺,长簪 大环,皆凤阳汉妆也。”至今这个发式仍无大改变。 妇女们一般穿蓝、青色长至脚踝的大襟长袍,系长 围腰,腰系布或丝质长腰带,带有穗。衣襟和袖口 都镶花边,额扎白布带(老年妇女多黑色),带银耳 坠、玉或银手镯,鬓发盖耳,发挽髻上套马尾编结 的发网,插银质或玉石发簪,脚穿尖头上翘的平底 绣花布软靴,裹绑腿。屯堡妇女还有一个习俗,从 明清以来从不缠足,所以地方志上称之为“大脚 妹”,后来的研究者多认为这是随军妇女适应劳作 的需要;事实上这恰恰是凤阳一带汉族妇女的遗 风,明初就有淮西妇女好大脚的说法。
        (4) 仍保留原徙地的语言特征。屯堡人的语 言与语调与贵州其他地方汉族的语言、语调有明 显区别,称之为“堡子声”。堡子声语调高亢,抑扬 顿挫,有明显的卷舌音和“儿”化音。如屯堡人“吃” 的发音有浓厚的卷舌,“一”至“十”读阴平,这与江 淮口音多有相似之处,显然系由屯堡人所居村落 相对稳定,人口流动和社会变动较城镇少,变化幅 度不大而形成的。
        (5) 习俗与信仰上与原徙地的相同。民间节 日上,屯堡人与当地汉族居民无多大区别,春节、 元宵、清明、端午、中元、中秋、重阳等风习基本一 致,这进一步证明屯堡文化与汉文化母体的依存 关系。信仰上,比较突出的是各屯堡普遍有关帝 庙,这显然因为关羽同时被称为“武圣”,军屯既是 军事组织,信奉关公是必然的。比较费解的是屯堡 人多有信奉汪公习俗,且极隆重。汪公何许人?相 传姓汪名华,安徽歙州休宁县人,隋末唐初,汪公 随李渊征南讨北,为统一全国立下战功,封为越国 公。汪公是谁在这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神是 安徽人,屯堡人中祖籍安徽的占了不少比重(特别 是军官,凤阳人较多),汪公一生事迹又与初来贵 州的屯堡人经历相似,因此汪公便成为屯堡人共 同的祖神。屯堡人希望有一位来自故土,又战功显 赫的神灵来寄托他们的共同愿望。除信奉汪公外, 屯堡人神坛中最盛大的无过于“庆五显坛”。每到 祭日,扎火炖、做法事,很是热闹。五显坛神所供奉 的就是五显神,而五显神又恰是宋至明江南一带 民间信仰中最常见的神,“民间家祀户祝,饮食必 祭”,屯军从江南一带来,也将这一信仰带来贵州 是情理中之事。
        (6) 民间戏剧中保留的军事色彩。至今,安顺 一带最流行的民间戏剧是地戏,它是一种傩,而且 是一种军傩,即流行于军队中的傩。这具体表现 在:一、地戏剧目多为历史上的军事故事,如《瓦岗 英雄投唐》《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薛刚反 唐》《五虎平西》《五虎平南》《精忠传》《岳云扫北》 等。二、演员全为男性承担;三、地戏演出时一般在 正月或七月,这时农事较闲,地戏演出既有酬神娱 乐的意图,更有借戏操练武艺及教育屯民不忘战 事之意。
        总的说,贵州安顺一带的屯堡文化是一种中 原或江南文化在贵州的搬移,它植入的地区在明 代是少数民族地区,大环境是“夷多汉少”,但原迁 徙地的地域文化特征不仅没有被同化,而且保留 下来,一直流传至今,这一“文化孤岛”现象的产生 至少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屯堡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屯堡人的身份 加强了屯堡人的内部凝聚力。屯堡人最初是以军 事占领者身份进入贵州的,屯堡分布在交通沿线, 又占据了大片好田土,这样就必然与原住民(大多 为少数民族)产生矛盾。据史料记载,明代屯堡与 周边民族争斗不断,大多是为争夺土地,屯堡人的 身份决定了他们总是胜利者。为了防止周边民族 的袭击,不仅屯堡间依靠方便的驿道相互支持,各 屯堡内部从组织到建筑都适应了这一需要。至今 保存下来的屯堡名称如郑官屯、蔡官屯便是以军 官的姓命名的,即使是民屯(屯田户聚居的),也往 往一姓一家或数姓、数家族屯居一地,今天的吴 屯、雷屯便是。
        第二,屯堡人比起周边原居民,文化层次较 高,这样更加强了屯堡人的向心力。屯堡人有发达 的农业、手工业,为方便子弟读书,一般屯堡都设 立学校,地位较高的屯堡人后裔更参加科举,因此 屯堡人后裔不乏簪缨世家,如平坝白云陈氏,始祖 陈旺,原籍扬州府江都县太平桥,明洪武年间任百 户从傅友德征云南,云南平定后,以平坝卫左所百 户准世袭身份,落籍平坝。陈氏家族,科举连绵,成 为平坝着名的书香世家。这仅是一个典型例子,就 一般人而言,屯堡人普遍文化水平高,在旧时代, 要维持特权也就要维护这一群体的文化,形成一 种向心力,外地迁来汉户(含民屯居民),往往以加 入屯堡人队伍为荣,这样更强化了屯堡文化。
        第三,屯堡社区的封闭性,加强了固有屯堡文 化。屯堡内部,自给自足的经济模式特别强烈,较 少与周边居民发生横向联系。屯堡人特别重视家 系,各家族普遍有祠堂、公共墓地(特别是始祖墓 地),定期举行全家族的祀祭活动;屯堡人一般不 与周边汉族通婚,通常屯堡人与屯堡人结亲,有的 家族为维系本族纯洁,连收继外姓为养子也不允 许,社区的封闭性必然带来文化的封闭性,这样即 便经过多年,屯堡文化仍与周边少数民族文化能 够并行不悖地存在于同一地区。
        第四,从心理特征的角度看,屯堡人有一种优 越感。屯堡人主要成份是屯军,他们世代相传是 “征南”而来,是征服者、开拓者,不仅高于汉族民 屯户(“填南”而来者)和充军而来者,更高于其他 少数民族,这种优越感,使屯堡人更以自己族群的 文化为荣,维护自己文化。
        不可否认,历经六百余年的历史变迁,屯堡人 虽有意无意地在力图保持自己特有的文化,但文 化上的交流与融合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 屯堡文化本身也在发生一些变化。如屯堡人建房 多用石块垒墙,这固然可解释为因地制宜,但原居 民中的布依族是以石建房的高手,在建房技术上, 不可能不受布依族影响,同样屯堡人发达的农业 和手工技术也不可能不被周边少数民族吸收。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