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名城
贵州有两座历史文化名城,一座是保留明清
古城风貌的镇远,另一座是以召开过遵义会议而
闻名于世的遵义。
镇远位于湘黔交通要道上,明清以来一直是 东南亚使臣、商旅往来中原的必经要道。横跨阳 河的视圣桥楹联这样写道:“扫尽五溪烟,汉使浮 槎撑斗出;劈开重驿路,缅人骑象过桥来。”镇远又 处于沅江上游,阳河航道的终点,舟船由洞庭 湖、沅江上溯,至此必须舍舟上岸,所以又是一个 水陆码头,商贾往来,货物云集,有“黔东门户”之 称。
镇远城夹河而建,河南称卫城,为原镇远卫所 在地,建于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河北称府城, 为原镇远府所在地,建于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 河两岸民居多建于河边,白墙黑瓦,中夹一清流, 有如水乡江南。
镇远附近多名胜古迹,城东的中和山麓有着 名的青龙洞,大小一百余间亭台楼阁,曲廊相联, 错落有致地分布于山岩上,面壁凌空,近视摇摇欲 坠,远观极为壮丽。其中中元禅院为佛教寺院;青 龙洞为道教圣地,有“入黔第一洞天”之称。与镇远 相邻的黄平有着名的风景点飞云崖,明王阳明称 此处为“天下山水之秀聚于黔中,黔中山水之秀聚 于斯崖”。此地有洞、崖、泉、溪,加上明清以来的经 营建设,古木蔽日,建筑典雅,有“黔南第一胜景” 之称。 在镇远西十五公里阳河上游有着名的 阳河三峡,既有长江三峡的雄奇险峻,又有漓江的 清澈秀美,是新开发的旅游胜地。
革命历史名城遵义也是贵州第二大城,在汉 代称鄨,是贵州境内最早设县的地方。南宋淳熙三 年(1176),播州土司杨轸,将治所迁至这里开始筑 城,至今已有八百余年历史。遵义分新、老两城,夹 一湘江对峙。由于遵义地处黔北中心地带,周围地 势平坦,阡陌相连,很早便成为这一带的经济中 心。清代遵义文风很盛,着名经学家郑珍、目录学 家莫友芝、外交使节兼散文家黎庶昌都是遵义人 或生活于遵义,相互都有戚谊关系,流风余韵,使 遵义城清末至民国都笼罩着一种文化气氛。抗战 时期着名的浙江大学迁到这里,更促进这里教育 事业的发展。
为遵义赢得更大声誉的,是因为红军长征途 经这里时召开了着名的遵义会议,这次会议纠正 了统治中国共产党多年的“左”倾路线,确定了毛 泽东同志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在危急关头,挽 救了红军、挽救了党。这次会议是我党历史上具有 伟大历史意义的转折。至今遵义会议会址巍然屹 立,以历史证人的身份在那里叙说这一段重大的 历史。红漆的回廊上仿佛回响着毛泽东、周恩来、 刘少奇、朱德、邓小平、张闻天……等革命家走过 的脚步声……遵义会议会址以它特有的丰富生动 的陈列,吸引着来自中外的宾客,成为进行革命传 统教育的最好课堂。遵义城除遵义会议会址外,还 有毛泽东旧居、红军总政治部旧址、遵义县革命委 员会旧址、迎红桥、红军坟、红花岗战斗遗址等革 命纪念地。遵义市北一百里的娄山关是当年红军 浴血战斗的地方,地形极为险要。关口镌刻着毛泽 东1935年2月经过此地时写下的着名诗篇:《忆 秦娥·娄山关》,如今,我们面对绵延起伏的大娄 山,回想当年红军战士的业绩,会鼓舞我们“而今 迈步从头越”,增强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 信心与决心。
镇远位于湘黔交通要道上,明清以来一直是 东南亚使臣、商旅往来中原的必经要道。横跨阳 河的视圣桥楹联这样写道:“扫尽五溪烟,汉使浮 槎撑斗出;劈开重驿路,缅人骑象过桥来。”镇远又 处于沅江上游,阳河航道的终点,舟船由洞庭 湖、沅江上溯,至此必须舍舟上岸,所以又是一个 水陆码头,商贾往来,货物云集,有“黔东门户”之 称。
镇远城夹河而建,河南称卫城,为原镇远卫所 在地,建于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河北称府城, 为原镇远府所在地,建于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 河两岸民居多建于河边,白墙黑瓦,中夹一清流, 有如水乡江南。
镇远附近多名胜古迹,城东的中和山麓有着 名的青龙洞,大小一百余间亭台楼阁,曲廊相联, 错落有致地分布于山岩上,面壁凌空,近视摇摇欲 坠,远观极为壮丽。其中中元禅院为佛教寺院;青 龙洞为道教圣地,有“入黔第一洞天”之称。与镇远 相邻的黄平有着名的风景点飞云崖,明王阳明称 此处为“天下山水之秀聚于黔中,黔中山水之秀聚 于斯崖”。此地有洞、崖、泉、溪,加上明清以来的经 营建设,古木蔽日,建筑典雅,有“黔南第一胜景” 之称。 在镇远西十五公里阳河上游有着名的 阳河三峡,既有长江三峡的雄奇险峻,又有漓江的 清澈秀美,是新开发的旅游胜地。
革命历史名城遵义也是贵州第二大城,在汉 代称鄨,是贵州境内最早设县的地方。南宋淳熙三 年(1176),播州土司杨轸,将治所迁至这里开始筑 城,至今已有八百余年历史。遵义分新、老两城,夹 一湘江对峙。由于遵义地处黔北中心地带,周围地 势平坦,阡陌相连,很早便成为这一带的经济中 心。清代遵义文风很盛,着名经学家郑珍、目录学 家莫友芝、外交使节兼散文家黎庶昌都是遵义人 或生活于遵义,相互都有戚谊关系,流风余韵,使 遵义城清末至民国都笼罩着一种文化气氛。抗战 时期着名的浙江大学迁到这里,更促进这里教育 事业的发展。
为遵义赢得更大声誉的,是因为红军长征途 经这里时召开了着名的遵义会议,这次会议纠正 了统治中国共产党多年的“左”倾路线,确定了毛 泽东同志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在危急关头,挽 救了红军、挽救了党。这次会议是我党历史上具有 伟大历史意义的转折。至今遵义会议会址巍然屹 立,以历史证人的身份在那里叙说这一段重大的 历史。红漆的回廊上仿佛回响着毛泽东、周恩来、 刘少奇、朱德、邓小平、张闻天……等革命家走过 的脚步声……遵义会议会址以它特有的丰富生动 的陈列,吸引着来自中外的宾客,成为进行革命传 统教育的最好课堂。遵义城除遵义会议会址外,还 有毛泽东旧居、红军总政治部旧址、遵义县革命委 员会旧址、迎红桥、红军坟、红花岗战斗遗址等革 命纪念地。遵义市北一百里的娄山关是当年红军 浴血战斗的地方,地形极为险要。关口镌刻着毛泽 东1935年2月经过此地时写下的着名诗篇:《忆 秦娥·娄山关》,如今,我们面对绵延起伏的大娄 山,回想当年红军战士的业绩,会鼓舞我们“而今 迈步从头越”,增强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 信心与决心。
今日更新
-
历代行政建置沿革
[2020-04-06]
-
两种文化概念
[2020-04-06]
-
独具特色的衣食住行与风俗信仰
[2020-04-06]
-
慷慨悲歌与好气任侠
[2020-04-06]
-
名胜古迹与历史文化遗存
[2020-04-06]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