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的多毽
侗族青年男女最爱玩一种传统游戏,叫多毽。侗语“多毽”,即“毽子”的意思。它流行于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的宝赠、平等和龙坪等侗族地区。
多毽有三种:有用稻草梗扎成的稻草毽,嫩野鸡草扎成的青草毽,和鸡毛制成的鸡毛毽。其中以鸡毛毽最为常见。侗家一年四季都拍多毽,而每年正月初一至元宵节更为盛行。除夕杀鸡,姑娘们便把美丽的鸡颈毛和羽绒拔下,用彩色绒线扎成铅笔大小一束,再套进一小串珠子。多毽的制作不像汉族的毽子多以铜钱做底盘,而是以干葫芦瓜皮做底,把瓜皮剪成铜线一样大小的圆片,在中心钻一圆孔,套到鸡毛束上.用火烧齐鸡毛脚,使之与瓜皮粘牢、平称、不扎手心为益。又因为多毽上面的鸡毛扎得好似镰刀柄,拍向空中的,好像鸟儿在飞翔,所以姑娘们又把多毽称为“鸡”。
节日期间,寨上男青年三五成群,走街串巷,到外姓女青年中寻找各自毽伴。而姑娘们则从清晨就开始在村巷、岩坪相互之间进行拍毽,等待着小伙子们的来到。这时,一个男青年往往站在两个相互拍毽的女青年中间,待毽子拍得不高时,一把抓住,便替换发毽的女青年,同另一女青年对拍。那怕是一个素不相识的人插进来,姑娘也不得拒绝,只能陪打,不然就会被认为失礼。拍毽时,两人一般相距3—4米远,以手心拍毽,成抛物线传给对方。多毽不像羽毛球那样激烈,有扣杀、吊杀等,而是和风细雨,你来我往,以不落地和传递次数越多为越有本事。这时.多毽上的串珠与瓜皮撞击,姑娘手镯相碰.能发出有节奏的、清脆悦耳的声音,给节日增添了许多欢热气氛。
多毽,既是民间体育活动,又是传递爱情信息的使者。一对有情有意的男女青年,他们边拍边谈,并借拍毽之机,用双关语试探对方。如:“阿妹你心多,把毽子拍歪了!”“阿哥你无心,把‘鸡’养死了!”有的对话更是直接表白心愿,小伙说:“阿妹呀!莫打歪了,要找准对象。”姑娘“咯咯”一笑答道:“阿哥呀!我俩一对拍到底,谁也不要把谁丢啊!”通过这些对话,即使第一次见面的男女青年也,会结成一对真正的恋人。
多毽有三种:有用稻草梗扎成的稻草毽,嫩野鸡草扎成的青草毽,和鸡毛制成的鸡毛毽。其中以鸡毛毽最为常见。侗家一年四季都拍多毽,而每年正月初一至元宵节更为盛行。除夕杀鸡,姑娘们便把美丽的鸡颈毛和羽绒拔下,用彩色绒线扎成铅笔大小一束,再套进一小串珠子。多毽的制作不像汉族的毽子多以铜钱做底盘,而是以干葫芦瓜皮做底,把瓜皮剪成铜线一样大小的圆片,在中心钻一圆孔,套到鸡毛束上.用火烧齐鸡毛脚,使之与瓜皮粘牢、平称、不扎手心为益。又因为多毽上面的鸡毛扎得好似镰刀柄,拍向空中的,好像鸟儿在飞翔,所以姑娘们又把多毽称为“鸡”。
节日期间,寨上男青年三五成群,走街串巷,到外姓女青年中寻找各自毽伴。而姑娘们则从清晨就开始在村巷、岩坪相互之间进行拍毽,等待着小伙子们的来到。这时,一个男青年往往站在两个相互拍毽的女青年中间,待毽子拍得不高时,一把抓住,便替换发毽的女青年,同另一女青年对拍。那怕是一个素不相识的人插进来,姑娘也不得拒绝,只能陪打,不然就会被认为失礼。拍毽时,两人一般相距3—4米远,以手心拍毽,成抛物线传给对方。多毽不像羽毛球那样激烈,有扣杀、吊杀等,而是和风细雨,你来我往,以不落地和传递次数越多为越有本事。这时.多毽上的串珠与瓜皮撞击,姑娘手镯相碰.能发出有节奏的、清脆悦耳的声音,给节日增添了许多欢热气氛。
多毽,既是民间体育活动,又是传递爱情信息的使者。一对有情有意的男女青年,他们边拍边谈,并借拍毽之机,用双关语试探对方。如:“阿妹你心多,把毽子拍歪了!”“阿哥你无心,把‘鸡’养死了!”有的对话更是直接表白心愿,小伙说:“阿妹呀!莫打歪了,要找准对象。”姑娘“咯咯”一笑答道:“阿哥呀!我俩一对拍到底,谁也不要把谁丢啊!”通过这些对话,即使第一次见面的男女青年也,会结成一对真正的恋人。
今日更新
-
朝鲜人参拜祠堂习俗
[2020-04-02]
-
朝鲜人的忌四习俗
[2020-04-02]
-
蒙古人的宗教信仰
[2020-04-02]
-
蒙古人的喇嘛教信仰
[2020-04-02]
-
蒙古人的扬奶求福习俗
[2020-04-02]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