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踢毽子
唐释道宣撰的《续高僧传》载:佛陀禅师在路过洛阳天街时,看见一个年仅十二岁名叫慧光的少年“在天街井栏上反踢蹀(即后世的毽子),一连五百”,这个佛陀禅师是从天竺(古印度)来的一位高僧。他在北魏孝文帝时期(公元471—499年),先后来到恒安、洛阳,很受北魏孝文帝元宏的崇敬。这段记载告诉我们,早在五世纪末,我国北方洛阳地区就已经流行踢毽子活动了,并且踢毽子的技术也很高超。直到明、清时期,踢毽子已发展成为北方城乡人民,特别是少年儿童冬季体育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了。当时,北京城乡盛行“杨柳死,踢毽子”的儿歌,它充分反映了每当天气转冷之后,孩子们都开始了踢毽子活动。为什么要在冬季踢毽子呢?清人富察敦崇在《燕京岁时记》中作了简要的解释,他说,京师(即北京)十月以后……儿童踢弄之(指踢毽子),是以活血御寒。
踢毽子有许多花样,清人朱彝尊《日下归闻考》说:踢毽的花样“有里外廉、拖枪、耸膝、突肚、佛顶珠……之名色”。这里提到的“里外廉”就是用足的内、外侧踢毽;“拖枪”就是在跑动中用前脚掌踢毽;“耸膝”就是用膝盖踢毽;“突肚”就是突起肚皮反弹毽子;“佛顶珠”就是用头顶来反弹毽子。并且在社会上已出现了专门踢毽的艺人,他们的技艺超群。《通俗编》中说,他们不论“顶、额、口、鼻、肩、背、腹、胸,皆可代足。一人能应数敌;自弄则毽子终日绕身不坠。”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也说:“有专艺踢毽子者,手舞足蹈,不少停息,若首若面,若背若胸,团转相击,随其高下,动合机宜,不致坠落。
踢毽子不仅是一项十分有益的体育活动,而且不受场地、器材的限制,人人可踢。参加人数可多可少,运动量也可大可小,因人而异,所以它一直受到人们,特别是少年儿童的欢迎和喜爱。解放后,这种活动得到进一步发展,被誉为“踢毽之乡”的河北承德,几乎家家有毽,人人会踢。每逢春节,人们便在踢毽中欢度而过。河北保定、沧州等地的回族人民,则把踢毽子当作是他们本民族的一个传统体育项目,辈辈相习而永不衰。1982年9月在内蒙古呼和浩特举行的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他们表演了精湛的踢毽技术,花样有大小别子、双腕传、纺车轮、顺风旗、脚打锣、风摆荷叶、佛顶宝珠、倒打紫金冠等,受到了广大观众的赞赏。我们相信,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踢毽子这项历史悠久的民间传统体育活动将会得到更大的发展。
踢毽子有许多花样,清人朱彝尊《日下归闻考》说:踢毽的花样“有里外廉、拖枪、耸膝、突肚、佛顶珠……之名色”。这里提到的“里外廉”就是用足的内、外侧踢毽;“拖枪”就是在跑动中用前脚掌踢毽;“耸膝”就是用膝盖踢毽;“突肚”就是突起肚皮反弹毽子;“佛顶珠”就是用头顶来反弹毽子。并且在社会上已出现了专门踢毽的艺人,他们的技艺超群。《通俗编》中说,他们不论“顶、额、口、鼻、肩、背、腹、胸,皆可代足。一人能应数敌;自弄则毽子终日绕身不坠。”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也说:“有专艺踢毽子者,手舞足蹈,不少停息,若首若面,若背若胸,团转相击,随其高下,动合机宜,不致坠落。
踢毽子不仅是一项十分有益的体育活动,而且不受场地、器材的限制,人人可踢。参加人数可多可少,运动量也可大可小,因人而异,所以它一直受到人们,特别是少年儿童的欢迎和喜爱。解放后,这种活动得到进一步发展,被誉为“踢毽之乡”的河北承德,几乎家家有毽,人人会踢。每逢春节,人们便在踢毽中欢度而过。河北保定、沧州等地的回族人民,则把踢毽子当作是他们本民族的一个传统体育项目,辈辈相习而永不衰。1982年9月在内蒙古呼和浩特举行的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他们表演了精湛的踢毽技术,花样有大小别子、双腕传、纺车轮、顺风旗、脚打锣、风摆荷叶、佛顶宝珠、倒打紫金冠等,受到了广大观众的赞赏。我们相信,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踢毽子这项历史悠久的民间传统体育活动将会得到更大的发展。
今日更新
-
朝鲜人参拜祠堂习俗
[2020-04-02]
-
朝鲜人的忌四习俗
[2020-04-02]
-
蒙古人的宗教信仰
[2020-04-02]
-
蒙古人的喇嘛教信仰
[2020-04-02]
-
蒙古人的扬奶求福习俗
[2020-04-02]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