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碧客家人的信仰

2024-09-15 可可诗词网-民俗文化 https://www.kekeshici.com

        石碧古迹升仙台,位于武夷山东麓的香炉峰顶。据明末宁化才子李元仲所纂《宁化县志》记载:“刘、熊二道士,修炼于石碧之香炉峰,隋义宁间,白日飞升,乡人为刻二像于石壁,创台于炉峰顶祀之,曰‘升仙台’。”传说刘、熊系石碧村二屠夫,操刀为业,同案卖肉。日近午腹中饥饿,就小锅中煮豆腐充饥,一跛脚道士,飘然前来,求舍碎肉,放入锅内,用食指一划,豆腐与肉泾渭分明,又把跛脚伸入灶中聊当柴草燃烧,肉熟而豆腐冰冷。道士食罢称谢而去,刘、熊发觉肉案烧焦一脚,知道士非寻常人,随后尾追至香炉峰,拜道士为师,结庐练吐纳之功。经点化得道,白日飞升而去。后人在他俩修炼处构筑道观,刻二仙神像,称其址为升仙台,有诗写道:“钟鼓千载遥相望,烟霞朦胧香炉峰。刘熊道成飞升去,空山何处觅仙踪?”
        远望香炉峰,并非壁立千仞,也没有高入云巅,但山势奇特,状似香炉,常在青烟紫霞笼罩之中,加上年代久远的历史传说,很有几分神秘色彩,真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升仙台离石碧村十余里,为避盛暑骄阳,次日拂晓,我们就跟随向导出村,踏着晨露,绕道张家坪,穿越扣子岭,直奔香炉峰。抬眼望去,峰巅云烟蒸腾,薄雾之中,山脊间隐隐约约一条石板古道蜿蜒直上。漫山遍野,松涛起伏,时而传来鸟语声声,迎接着黎明时分的第一批客人。山道看不难行,登来却也气喘吁吁,向导是当地人,脚步沉稳有节奏,不紧不慢地在前引路。微曦初照之下,观字轮廓已渐分明,时断时续的钟鼓之声指引我们登上峰顶,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座土木结构的古建筑,圆拱门上书“升仙台”。在我们设想中,升仙台乃刘、熊二仙得道处,是正宗道观,为何里面钟鼓和呜,经声朗朗,而且还俨然是男女声二重唱?是男女道士早诵《道德经》?正狐疑问,拱门里走出一位年逾古稀的老衲,芒鞋袈裟,佛珠在项,微笑合十,一声“阿弥陀佛”,使我们吃了一惊,是和尚!和尚住在道观中?只见他迟疑片刻,忙躬身颔首,彬彬有礼地邀请我们入内。我想,一定是我们当时举止的不知所措和面部的古怪表情使老和尚生出惊讶,为表歉意,我们赶紧振作笑容,合十还礼,随他进去看个究竟。这是一废庙宇!厢房后面是佛殿,中奉三尊千手眼观音金身,前设释迦牟尼宝座,两旁分列三十六天尊雕像,佛龛井然有序,香案蒲团,钟磐齐全,一座正宗的佛殿!僧尼齐诵金刚经,密宗的佛堂早课。善哉善哉,佛祖圣地,岂容三心二意!我们正准备行参谒大礼,主持却急忙阻止我们,说要先参大殿。大殿在哪?向导领我们来到佛殿后方,果见峰巅平台上,独立着一座方形石屋,形貌极古朴,铁瓦鳞次,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柴扉吱呀处,石屋内炯然一幅三仙古画,居中一道人,道冠束发,手持拂尘,五髯飘垂,神采超逸,跛脚老道也!左右侍立两道人,刘、熊二仙无疑,我们恍然大悟,此处才是升仙台旧址,真是迷津顿悟,别见洞天。然而顿悟之余,找们又堕入五里雾中,观无道士,全由僧尼供奉香火。佛殿居前,道观在后,谒山信徒却要先参道而后礼佛,岂佛教谦让美德使然?或先建观后立寺,论资排辈?抑或道佛一家,不分彼此?这些问题,恐怕请来李耳大仙、如来佛祖,召开联席会议,也难下定论。
        石碧村供奉着人神、抽象神、祖宗神,最后是观音大士和香炉三仙的佛道合一,他们信仰的主体宗教是什么?的确令人感到奇妙奠测,百思难解。但是纵观汉帝祠、三圣庙、升仙台复杂交错的宗教事相,回顾我们在这里耳濡目染的隐形习俗,不难看出石碧人包举儒佛道三教,崇教无定所,存在着明显的随意性和实用性,这就是石碧客家人宗教信仰的特异之处。追根溯源,它与中原文化根深蒂固的影响和客家先人三次大南迁有密切关系。躲避战乱这一统一动机,使河洛一带的皇室宗亲、衣冠士族和大量的平民百姓无暇顾及等级观念,他们集聚成一股浩大的流亡队伍,共同南迁。这支成分极为复杂,包罗各个阶级、各色人等的流迁队伍,带来了不同层次的中原文化和多向性的宗教信仰。其次,客家先人们万里奔命,九死一生,抵达宁化石碧后,也是筚路褴褛、苦心经营新的家园。惊弓之鸟,痛定思痛,他们在备尝兵燹、跋涉艰辛之余,对天灾人祸心存极大畏惧,难免寄希望于宗教神灵,不管那路仙家,何方神祗,无论是儒佛道,只要能保佑家族平安,子孙兴旺,一律供奉。祖宗开基立庙,子孙代代承传,形成了石碧客家宗教信仰的特殊现状。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