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紫泥“春色”

2024-08-01 可可诗词网-民俗文化 https://www.kekeshici.com

        岭南的“春色”活动很多,这是沿袭于古代立春日迎土牛、扮演杂剧的春祭活动而来的,古时叫做“看春”,各地内容不一。如粤西兴“做年例”、沙湾出“飘色”,还有些地方出“马色”、“水色”,潮汕一带则“游标旗”和“舞英歌”。这些春色活动,在其发展过程中都已逐渐专一化,成为独立的行当,现今冠以“春色”之名的,就只有“紫泥春色”了。
        紫泥为广东番禺县镇名。紫泥春色分为两类:一类叫“树头色”,以大茶仔树桩插在桌上,其枝干上装扮两三个女孩童,扮演故事人物,出色时抬着桌子游行;另一类叫“锣鼓柜色”,用4根木柱扎成一个八音锣鼓架,扮演故事的小女孩置于其中,由4至8人抬着游行。这一活动盛行于明清之际,流传于番禺紫泥、三善一带民间,一般在正月初十至十五间举行。
        出春色时,每坊出一至两板,每晚20板左右,连续几个晚上,板色不同。紫泥春色十分讲究板面构思,要有神韵和诗意。一板春色就是一幅画图,要做到画中有诗,耐人寻味,方为优胜。其次是人物扮相,包括长相、服装都要得体,符合人物性格,给观众留下美好的印象。因此,各坊都要认真挑选演员。三是扎作工艺,布局要和谐,花草树木要逼真,楼台璀灿,庭院玲珑,包括头牌灯、花灯的对联都很讲究。长期的艺术熏陶,使人们对板色的要求相当高,哪怕是一件小道具的配置稍有不足,观众都能指出。传统板色如《三难新郎》,布局相当讲究:在新房深掩的门外,摆着一张小桌,桌上放置三个红色的信封,并有笺、砚等,一双红烛高照,一边放着三个小杯,瓷的、玉的、银的各一个。秦少游立于假山池旁,临风而望,苦苦思索着应对的诗句;苏小妹安坐于窗下,手拈花笺,似乎在等待着秦少游的答案;小丫鬟捧着酒壶,立于小几旁,等候着给相公斟酒贺喜。三人各执其事,恰到好处。确实做到了板色如画,画中有诗。春色的对联,培养了这一带群众的雅趣,普通农民亦能出口成联。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