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伦春族罕贝舞

2019-05-30 可可诗词网-民俗文化 https://www.kekeshici.com

        鄂伦春族最善于用舞蹈来表达他们对生活的憧憬。“马背左边挂箭筒,马背右边驮歌篓”,逢年过节,喜庆佳日。不管男女老少,都穿上节日的盛装,纷纷聚在一起,围着篝火,说啊笑啊,唱啊跳啊,热闹极了。
        说起来,那围着篝火跳的集体罕贝舞的舞蹈动作,有一种按鼓点跳脚,双手随节奏交替背手、举手的动物,同时喊着“阿罕贝”“阿罕贝”的号子借以助兴。那双手交替举过额的舞蹈动作特别像举目眺望远方归来的亲人的样子,据说,这一套动作和喊的号子就是由盼丈夫亲人归来的故事启发而来的。
        在早年,黑龙江流域住着一户猎人家,猎人有父母媳妇,还有个小孩子,一家人全靠他打猎维持生活。有一次,猎手打猎去了很久不归,一家人心急火燎,恰恰媳妇做个恶梦:梦见犸猊(魔鬼)伸巨掌拔起一棵大树朝他们的“斜仁柱”里砸来,斜仁柱塌了……。她吓醒了,心里害怕。万一丈夫有什么意外,日子可怎办?一家人愁苦得没心思吃,没力气干活,眼窝都陷进眼眶里。
        终于有一天,孩子眼尖,一下子看见远外山脚下有一猎人?匆匆赶来。孩子一喊,媳妇也看见啦,认出是阿罕贝回来了。这下可热闹了,一家人喊呀,叫哇,蹦啊,跳啊。正好木桩子上挂着装满干柳蒿芽的胀鼓鼓的皮口袋,母亲一把拽下来,抄起一根木棒,“蹦、蹦、蹦!”地敲起来;父亲一边点上篝火一边晃着身子,眼睛不住地瞅着渐渐走近的儿子,嘴里不住地喊着儿子的名字:“阿罕——贝,阿罕——贝”;媳妇抹了眼睛,定了定神,见来人果真是丈夫,什么都忘了,挥动手臂:“通!通!通”地跳了起来;小男孩更是高兴地没法说,他们一边跳一边举手观望驰近了的猎骑。一个劲地按皮口袋,敲出来的点子和喊出来的名字一下一下地跳啊跳啊,弄得猎手翻下马背也跟着围着篝火跳了,忘了累和饿。
        打那以后,就有了围篝火跳的最简单的舞蹈。后经过加工,有了伴歌,做了皮鼓,添了口弦琴,便有了人人爱唱个个爱跳的民间集体罕贝舞。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