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绘泥塑饮誉中外
陕西省凤翔县县城东纸坊乡的六道营村,以盛产彩绘泥塑而饮誉中外。
凤翔彩绘泥塑,旧称“脱胎泥偶,”当地民间叫“耍货”。它历史悠久,据说朱元璋洪武初年,他派外甥李文忠去凤翔剿鞑子(旧时对元朝军队的蔑称),军队住在城南翟家寺村。李文忠派属下第六营在今六道村南开垦跑马岭、跑马滩荒地,驻兵屯田。明朝军队占领凤翔后,留下二十四名强壮兵士守营。留下的兵士原籍都是江西景德镇,世世代代从事瓷器生产。内有一老兵原曾捏过娃娃,白天无事干,就教大家捏泥人,做假面具娱乐。一天半夜,大家正在酣睡,忽被急促的马蹄声惊醒,起来看时,方知鞑子来偷营。大家正不知所措时,那位老兵叫大家镇定下来,都把假面具(鬼脸)戴在头上,拿刀列队。鞑子逼近一看,都是鬼头虎脸,头大如斗,以为是神兵守营,头领率先逃跑,李文忠趁机率兵追赶,把鞑子兵赶到长城以北的沙漠地带。到洪武二十年,朝廷撤消屯田兵制,第六营的士兵依营寨安置就业,从事农耕生产。原驻兵的营寨也就称为六道营村。他们在农闲之时,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以泥磕模,制作泥胎彩绘出售,一直延续下来,至今已有五、六百年的历史。
凤翔彩绘泥塑,结合当地古村原始风貌和风土人情,品种大约有两百余种,可分为两大类:一是耍货,即小孩玩耍之物,以小型空心圆塑动物为主,有虎、狮、马、猪、牛、羊、狗、鸡、蛙、鹿、猴、猫、熊、金瓜等;二是示吉避邪的浮雕挂像,用以“镇宅守户”和“趋吉祈福”,以人物为主,有各种小神像、八仙、钟馗、福禄寿三星、包公及戏曲故事人物,另外还有虎头、脸谱等。
风翔泥塑,作为根植于关中西部的民间艺术,明显有周秦汉唐文化的痕迹。它通过概括、象征、寓意和浪漫夸张的手法来表现主题。在造型上洗炼、生动、突出对象特征;色彩上别具一格,一般以大红、大绿和黄色为主,勾以简练的黑墨线条,用色不多,但对比强烈,色彩艳丽、火爆,富有装饰性和浓郁生活气息。这些充分体现了关中农村人粗犷、豪爽、热忱的性格和高尚道德情操。
凤翔彩绘泥塑,旧称“脱胎泥偶,”当地民间叫“耍货”。它历史悠久,据说朱元璋洪武初年,他派外甥李文忠去凤翔剿鞑子(旧时对元朝军队的蔑称),军队住在城南翟家寺村。李文忠派属下第六营在今六道村南开垦跑马岭、跑马滩荒地,驻兵屯田。明朝军队占领凤翔后,留下二十四名强壮兵士守营。留下的兵士原籍都是江西景德镇,世世代代从事瓷器生产。内有一老兵原曾捏过娃娃,白天无事干,就教大家捏泥人,做假面具娱乐。一天半夜,大家正在酣睡,忽被急促的马蹄声惊醒,起来看时,方知鞑子来偷营。大家正不知所措时,那位老兵叫大家镇定下来,都把假面具(鬼脸)戴在头上,拿刀列队。鞑子逼近一看,都是鬼头虎脸,头大如斗,以为是神兵守营,头领率先逃跑,李文忠趁机率兵追赶,把鞑子兵赶到长城以北的沙漠地带。到洪武二十年,朝廷撤消屯田兵制,第六营的士兵依营寨安置就业,从事农耕生产。原驻兵的营寨也就称为六道营村。他们在农闲之时,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以泥磕模,制作泥胎彩绘出售,一直延续下来,至今已有五、六百年的历史。
凤翔彩绘泥塑,结合当地古村原始风貌和风土人情,品种大约有两百余种,可分为两大类:一是耍货,即小孩玩耍之物,以小型空心圆塑动物为主,有虎、狮、马、猪、牛、羊、狗、鸡、蛙、鹿、猴、猫、熊、金瓜等;二是示吉避邪的浮雕挂像,用以“镇宅守户”和“趋吉祈福”,以人物为主,有各种小神像、八仙、钟馗、福禄寿三星、包公及戏曲故事人物,另外还有虎头、脸谱等。
风翔泥塑,作为根植于关中西部的民间艺术,明显有周秦汉唐文化的痕迹。它通过概括、象征、寓意和浪漫夸张的手法来表现主题。在造型上洗炼、生动、突出对象特征;色彩上别具一格,一般以大红、大绿和黄色为主,勾以简练的黑墨线条,用色不多,但对比强烈,色彩艳丽、火爆,富有装饰性和浓郁生活气息。这些充分体现了关中农村人粗犷、豪爽、热忱的性格和高尚道德情操。
今日更新
-
朝鲜人参拜祠堂习俗
[2020-04-02]
-
朝鲜人的忌四习俗
[2020-04-02]
-
蒙古人的宗教信仰
[2020-04-02]
-
蒙古人的喇嘛教信仰
[2020-04-02]
-
蒙古人的扬奶求福习俗
[2020-04-02]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