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灶

2022-06-26 可可诗词网-民俗文化 https://www.kekeshici.com

        旧时汉族民间岁时祭祀习俗,亦称“送灶”、“祀灶”、“辞灶”、“祭皂”、“焚灶马”。流行于南北各地。一般在农历腊月二十三日晚举行,亦有于该月二十四日举行者。称“祀灶日”。古代祀灶于夏日举行。《白虎通》记载:“夏祭灶者,火之主,人所以自养也。夏以火正,长养万物。”至汉代已有腊日祀灶之举。《后汉书·阴子方传》云: “阴子方腊日晨炊,而灶神形现,子方再拜受庆,家有黄羊,因以祀之。自是以后,暴至巨富……至识三世而遂繁昌。故后常以腊日祀灶,而荐黄羊焉。”以后,祭法又有所变化。《燕京岁时记》云: “民间祀灶, 唯用南糖、关东糖、糖饼及清水草豆而已。糖者所以祀神也;清水草豆所以祀神马也。祭毕之后,将神像揭下,与千张元宝等一并焚之。至除夕接神时再行供奉,是日鞭炮极多,俗谓之‘小年下’。”此外,在江浙地区及南方地区, 祭灶有用鸡、酒者,以糖祭灶谓之“粘灶”,以酒祭灶谓之“醉灶”。在后世民俗观念中,灶神为玉帝派下监视各户民人者,一年之中有九天回天宫报告人间事。为不使胡言,因有此举。有的地区以妇女为主祭,男人回避,乃古俗之遗留。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