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遗踪 三教流泽
嵩山留有大量帝王遗踪,如汉武帝曾敕封将军柏,武则天也曾多次巡幸建宫。
汉武封赏巨柏
汉武帝曾于元封元年(前110)登临中岳嵩山。看到山上有三棵巨柏,便依次封为大将军、二将军和三将军。但三将军柏在明末毁于大火,大将军柏与二将军柏仍在嵩阳书院内,依然枝繁叶茂。其中大将军柏周长6米,二将军柏周长15米,令人惊叹不已。
民间传说汉武帝上嵩山时,看到有巨柏参天,立刻封为“大将军”。不料后来又见到一棵更为巨大的柏树,心里明知自己太匆忙行事,可还是硬着头皮封了个“二将军”。有一位大臣提醒武帝这棵“二将军”比“大将军”要大,想劝武帝改封。武帝为了维护面子,便说:“先入者为主。”掉头而去。但“大将军”柏自觉名不副实,受之有愧,天长日久,就成了现在这种弯腰树。“二将军”柏整天生闷气,连肚子都气炸了,所以变成了一棵空心树。
汉武帝为求长生不老,按方士指点到河南缑氏县求仙不遇,乃礼祭太室祠。当他走到一座山峰上时,忽听山呼“万岁”,却找不到人,以为是神仙迎驾,武帝大喜,封此峰为“万岁峰”,山上建“万岁亭”,山下建“万寿宫”,禁止砍伐山木,并根据《诗经》中“嵩高维岳,峻极于天”之句,封太室山为嵩高山,简称嵩山。
则天封神改元
嵩山位居五岳之首,又距唐朝东都洛阳甚近,所以女皇武则天曾多次到嵩山巡幸。据《资治通鉴》记载:万岁通天元年(696),武则天“封神岳,改元万岁登封”。神岳即中岳嵩山。她还把阳城县改名告成县,以示祭祀。圣历二年(699)二月,武则天再次“幸嵩山”。久视元年(700),武则天又一次“幸嵩山”。这次登山后,在告成县石淙河修建了一座三阳宫。四月,武则天到三阳宫避暑,闲暇时,常带侍臣们到附近石淙河畔游览。石淙河在告成镇东6里处形成了一个深潭,两岸崖石陡峭,状如刀削;潭水碧绿,深不可测。君臣游览之余,赋诗为乐,并刻诗于北岸崖壁之上,其中包括武则天御制七言诗一首,侍臣和诗十六首,并诗序一篇,合称《夏日游石淙诗并序》。今诗、序俱存。当时君臣诗成后,由书法家薛曜书写,勒刻石壁;楷书三十九行,行四十二字,分为三截,保存完好。杨震方《碑帖叙录》谓其:“字体瘦劲,而顿挫之处有如肿节,可知出自褚(遂良)法,自成一格。”杨守敬《平碑记》引郭兰石之语,认为薛曜书法是宋徽宗瘦金体之祖。
同年秋,武则天又在此地大宴群臣。弄臣张易之撰写了一篇《秋日宴石淙序》,仍由薛曜书写,刻于石淙南崖石壁。这块摩崖石刻由于近年才被人所知,过去拓者不多,保存较好;楷书二十五行,行四十一字;其风格与《夏日游石淙并序》完全一致。从此以后,“石淙会饮”成为中岳嵩山的名景之一。
今石淙河潭南有一巨石突出水面之上。巨石顶部十分平整,可容十余人,人称乐台。河水至此,为石所分,恰似两匹碧绿丝练,襟挂左右。北岸有一孔天然石洞,内有平方石板一块,传说武则天在此游览时,常在其上歇息。因此,洞名娘娘洞,石板称娘娘炕。
嵩阳书声琅琅
中岳嵩山不仅是座佛山、道山,也是一座儒学文化名山。在登封县城北5里之处的嵩阳书院曾是宋代四大书院(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应天府书院;一说无嵩阳而为石鼓书院)之一。
嵩阳书院原为嵩阳寺,创建于北魏太和八年(484);隋唐时改名嵩阳观,迄今院外西南隅仍保存着唐天宝三年(744)所立的《大唐嵩阳观纪圣德感应颂碑》。此碑撰文者李林甫,即历史上有名的“口蜜腹剑”丞相;书写者徐浩,为唐代著名书法家。字体为隶书,笔法俊逸,为唐隶之佳品,景日畛《说嵩》谓其“笔法遒劲,姿态横生”。五代时,改名太乙书院,宋初称太室书院,后改嵩阳书院至今。
嵩阳书院在宋代尤为著名。宋初地方性教育开展不力,书院在这方面成了极好的补充,于是出现了“四大书院”,即嵩山的嵩阳书院、商丘的应天府书院、庐山的白鹿洞书院和岳麓山的岳麓书院。嵩阳书院由于理学奠基人程颢、程颐兄弟(洛阳人)在此讲学多年,宣扬“存天理、灭人欲”、“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等理论,主张压制个人需要以服从封建伦理教条。这种理论影响很大,后来著名理学家朱熹在二程思想的基础上完成了理学理论体系,“程朱理学”成了南宋以后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中岳神庙煌煌
嵩山有中岳神,这是天庭大神,历代帝王大臣及民众,都对中岳神十分崇敬,有大事必祈祷祭祀。到唐代,中岳神更被加封为“天中王”,宋代又尊之为“中天崇圣帝”。中岳庙是道教在嵩山的最早基地。
中岳庙在黄盖峰下。其前身为太室祠,始建于秦(前221—前207)。西汉元封元年(前110),汉武帝到嵩山巡游。据传他听到群山高呼万岁,十分高兴,便对太室祠进行扩建。北魏时代,太室祠改名中岳庙。其址屡有迁移,唐代中期定于今址。现存中岳庙为清代重修,是河南规模最大的寺庙建筑群。
整个中岳庙,从中华门起,经遥参亭、天中阁、配天作镇坊、中岳大殿、寝殿到御书楼共十一进,深达1.5里路,总占地面积10余万平方米。现存各种建筑四百多间,其中中岳大殿为四十五间,气势极其壮观,是河南最大的殿宇。传说乾隆时重修中岳大殿,开工不久,工地来了位老木匠,声称奉旨而来。领班木匠看他衣衫褴褛,怕他糟蹋了材料,便命他随便处理一下两个大柏树根。最后老木匠竟用它们做出了许多木楔子。临走前,老木匠嘱咐人们按照自己留在山门下的图样将这些木楔子组装起来。木匠们遵其意将木楔装盒,发现竟是个极其精巧的大藻井,人们这时方才明白他是鲁班的化身。该藻井现仍悬挂在中岳大殿内。民间还传说鲁班的妹妹鲁姜也曾来帮助修建中岳庙的天中阁。鲁姜在地基前观察之后,于半夜里挥起三尺杆驱赶乱砖碎瓦。鸡叫时分,天中阁便已完工,她与哥哥鲁班悄悄离开了中岳庙。
在中岳庙配天作镇坊北,有四尊铁人像,分别站立在古“神库”四角,是北宋治平元年(1064)忠武军匠人董檐等铸造。据《说嵩》云:“神库盖焚缭之所,旧覆铁络,四铁人持钮维以系络。”这四尊铁人均有3米高,姿势雄健,栩栩如生,是宋代铸造艺术的佳作,也是我国现存镇库铁人中形体最大、保存最完好的艺术珍品。
民间传说铁人本有八个,分别看守东西二神库。北宋末年,金兵入侵,抗金浪潮波及中岳嵩山,也震撼了幽静的中岳庙。庙里的八个铁人摩拳擦掌,要上前线保家卫国建功立业。于是,他们趁天黑,悄悄溜出中岳庙,跑到黄河渡口,准备渡河北上抗金。因为船小,一次只能渡四个,于是先把守西边神库的四个铁人渡了过去。正在此时,中岳庙派人赶到,将余下的四个铁人拉了回来,继续看守东神库。四铁人满心怨恨,所以至今个个怒容满面。
中岳庙有历代碑刻百余件,其中最著名者为北魏《中岳嵩高灵庙碑》。此碑刻于北魏太安二年(456)(一说为太延年间),楷书二十三行,行五十字;残泐严重,今存五百八十余字;北魏著名道士寇谦之撰文,书者不详。清末大书法家康有为《广艺舟双楫》把它列为十家北碑之首,称其字体“沉异古奇”。此碑虽有残泐,但依然光彩照人。
《中岳醮告文》,为宋天禧三年(1019)刻。宋真宗赵恒亲自撰文,书法家刘太初书写;行书三十二行,每行三十八字;风格飘逸,极似王羲之。此碑保存完好,至今如新。
汉武封赏巨柏
汉武帝曾于元封元年(前110)登临中岳嵩山。看到山上有三棵巨柏,便依次封为大将军、二将军和三将军。但三将军柏在明末毁于大火,大将军柏与二将军柏仍在嵩阳书院内,依然枝繁叶茂。其中大将军柏周长6米,二将军柏周长15米,令人惊叹不已。
民间传说汉武帝上嵩山时,看到有巨柏参天,立刻封为“大将军”。不料后来又见到一棵更为巨大的柏树,心里明知自己太匆忙行事,可还是硬着头皮封了个“二将军”。有一位大臣提醒武帝这棵“二将军”比“大将军”要大,想劝武帝改封。武帝为了维护面子,便说:“先入者为主。”掉头而去。但“大将军”柏自觉名不副实,受之有愧,天长日久,就成了现在这种弯腰树。“二将军”柏整天生闷气,连肚子都气炸了,所以变成了一棵空心树。
汉武帝为求长生不老,按方士指点到河南缑氏县求仙不遇,乃礼祭太室祠。当他走到一座山峰上时,忽听山呼“万岁”,却找不到人,以为是神仙迎驾,武帝大喜,封此峰为“万岁峰”,山上建“万岁亭”,山下建“万寿宫”,禁止砍伐山木,并根据《诗经》中“嵩高维岳,峻极于天”之句,封太室山为嵩高山,简称嵩山。
则天封神改元
嵩山位居五岳之首,又距唐朝东都洛阳甚近,所以女皇武则天曾多次到嵩山巡幸。据《资治通鉴》记载:万岁通天元年(696),武则天“封神岳,改元万岁登封”。神岳即中岳嵩山。她还把阳城县改名告成县,以示祭祀。圣历二年(699)二月,武则天再次“幸嵩山”。久视元年(700),武则天又一次“幸嵩山”。这次登山后,在告成县石淙河修建了一座三阳宫。四月,武则天到三阳宫避暑,闲暇时,常带侍臣们到附近石淙河畔游览。石淙河在告成镇东6里处形成了一个深潭,两岸崖石陡峭,状如刀削;潭水碧绿,深不可测。君臣游览之余,赋诗为乐,并刻诗于北岸崖壁之上,其中包括武则天御制七言诗一首,侍臣和诗十六首,并诗序一篇,合称《夏日游石淙诗并序》。今诗、序俱存。当时君臣诗成后,由书法家薛曜书写,勒刻石壁;楷书三十九行,行四十二字,分为三截,保存完好。杨震方《碑帖叙录》谓其:“字体瘦劲,而顿挫之处有如肿节,可知出自褚(遂良)法,自成一格。”杨守敬《平碑记》引郭兰石之语,认为薛曜书法是宋徽宗瘦金体之祖。
同年秋,武则天又在此地大宴群臣。弄臣张易之撰写了一篇《秋日宴石淙序》,仍由薛曜书写,刻于石淙南崖石壁。这块摩崖石刻由于近年才被人所知,过去拓者不多,保存较好;楷书二十五行,行四十一字;其风格与《夏日游石淙并序》完全一致。从此以后,“石淙会饮”成为中岳嵩山的名景之一。
今石淙河潭南有一巨石突出水面之上。巨石顶部十分平整,可容十余人,人称乐台。河水至此,为石所分,恰似两匹碧绿丝练,襟挂左右。北岸有一孔天然石洞,内有平方石板一块,传说武则天在此游览时,常在其上歇息。因此,洞名娘娘洞,石板称娘娘炕。
嵩阳书声琅琅
中岳嵩山不仅是座佛山、道山,也是一座儒学文化名山。在登封县城北5里之处的嵩阳书院曾是宋代四大书院(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应天府书院;一说无嵩阳而为石鼓书院)之一。
嵩阳书院原为嵩阳寺,创建于北魏太和八年(484);隋唐时改名嵩阳观,迄今院外西南隅仍保存着唐天宝三年(744)所立的《大唐嵩阳观纪圣德感应颂碑》。此碑撰文者李林甫,即历史上有名的“口蜜腹剑”丞相;书写者徐浩,为唐代著名书法家。字体为隶书,笔法俊逸,为唐隶之佳品,景日畛《说嵩》谓其“笔法遒劲,姿态横生”。五代时,改名太乙书院,宋初称太室书院,后改嵩阳书院至今。
嵩阳书院在宋代尤为著名。宋初地方性教育开展不力,书院在这方面成了极好的补充,于是出现了“四大书院”,即嵩山的嵩阳书院、商丘的应天府书院、庐山的白鹿洞书院和岳麓山的岳麓书院。嵩阳书院由于理学奠基人程颢、程颐兄弟(洛阳人)在此讲学多年,宣扬“存天理、灭人欲”、“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等理论,主张压制个人需要以服从封建伦理教条。这种理论影响很大,后来著名理学家朱熹在二程思想的基础上完成了理学理论体系,“程朱理学”成了南宋以后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中岳神庙煌煌
嵩山有中岳神,这是天庭大神,历代帝王大臣及民众,都对中岳神十分崇敬,有大事必祈祷祭祀。到唐代,中岳神更被加封为“天中王”,宋代又尊之为“中天崇圣帝”。中岳庙是道教在嵩山的最早基地。
中岳庙在黄盖峰下。其前身为太室祠,始建于秦(前221—前207)。西汉元封元年(前110),汉武帝到嵩山巡游。据传他听到群山高呼万岁,十分高兴,便对太室祠进行扩建。北魏时代,太室祠改名中岳庙。其址屡有迁移,唐代中期定于今址。现存中岳庙为清代重修,是河南规模最大的寺庙建筑群。
整个中岳庙,从中华门起,经遥参亭、天中阁、配天作镇坊、中岳大殿、寝殿到御书楼共十一进,深达1.5里路,总占地面积10余万平方米。现存各种建筑四百多间,其中中岳大殿为四十五间,气势极其壮观,是河南最大的殿宇。传说乾隆时重修中岳大殿,开工不久,工地来了位老木匠,声称奉旨而来。领班木匠看他衣衫褴褛,怕他糟蹋了材料,便命他随便处理一下两个大柏树根。最后老木匠竟用它们做出了许多木楔子。临走前,老木匠嘱咐人们按照自己留在山门下的图样将这些木楔子组装起来。木匠们遵其意将木楔装盒,发现竟是个极其精巧的大藻井,人们这时方才明白他是鲁班的化身。该藻井现仍悬挂在中岳大殿内。民间还传说鲁班的妹妹鲁姜也曾来帮助修建中岳庙的天中阁。鲁姜在地基前观察之后,于半夜里挥起三尺杆驱赶乱砖碎瓦。鸡叫时分,天中阁便已完工,她与哥哥鲁班悄悄离开了中岳庙。
在中岳庙配天作镇坊北,有四尊铁人像,分别站立在古“神库”四角,是北宋治平元年(1064)忠武军匠人董檐等铸造。据《说嵩》云:“神库盖焚缭之所,旧覆铁络,四铁人持钮维以系络。”这四尊铁人均有3米高,姿势雄健,栩栩如生,是宋代铸造艺术的佳作,也是我国现存镇库铁人中形体最大、保存最完好的艺术珍品。
民间传说铁人本有八个,分别看守东西二神库。北宋末年,金兵入侵,抗金浪潮波及中岳嵩山,也震撼了幽静的中岳庙。庙里的八个铁人摩拳擦掌,要上前线保家卫国建功立业。于是,他们趁天黑,悄悄溜出中岳庙,跑到黄河渡口,准备渡河北上抗金。因为船小,一次只能渡四个,于是先把守西边神库的四个铁人渡了过去。正在此时,中岳庙派人赶到,将余下的四个铁人拉了回来,继续看守东神库。四铁人满心怨恨,所以至今个个怒容满面。
中岳庙有历代碑刻百余件,其中最著名者为北魏《中岳嵩高灵庙碑》。此碑刻于北魏太安二年(456)(一说为太延年间),楷书二十三行,行五十字;残泐严重,今存五百八十余字;北魏著名道士寇谦之撰文,书者不详。清末大书法家康有为《广艺舟双楫》把它列为十家北碑之首,称其字体“沉异古奇”。此碑虽有残泐,但依然光彩照人。
《中岳醮告文》,为宋天禧三年(1019)刻。宋真宗赵恒亲自撰文,书法家刘太初书写;行书三十二行,每行三十八字;风格飘逸,极似王羲之。此碑保存完好,至今如新。
今日更新
-
深山中的鄂温克猎村
[2019-05-27]
-
鄂伦春·嘎仙洞·姊妹山
[2019-05-27]
-
恢复健康的圣城
[2019-05-27]
-
火山博物馆
[2019-05-27]
-
坦步葱雪 咫尺龙沙
[2019-05-27]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