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都遗迹遍开封

2019-05-27 可可诗词网-山水文化 https://www.kekeshici.com

        北宋是开封历史上的黄金时期,因而宋代遗迹甚多,成为古城开封最大的特点。为重现当年宋城风貌,开封近年新建了具有仿宋特色的宋街。
        陈桥驿黄袍加身
        从开封向东北方走45里,便到了封丘县陈桥镇。此为古代开封以北第一个大驿站,故称陈桥驿。960年阴历正月初三,后周殿前都点检赵匡胤诡称边境危急,率大军出开封驻扎于此,赵设军帐于东岳庙大殿。半夜其部将把黄袍披在赵身上,拥赵为帝。赵即刻回师开封,废年仅八岁的周恭帝,建立北宋王朝。今东岳庙内有石碑上刻“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处”。大殿为清代重修,内悬赵匡胤画像。庙院东侧有一株古槐,两人方能合抱,传为赵匡胤当年系马之处,故称“系马槐”。树前石碑刻金梦麟《题系马槐》:“黄袍初加御,系马耀军威。翠盖开皇极,清荫护紫薇。风声惊虎啸,日影动龙飞。千古兴王地,擎天一柱巍。”
        从此,揭开了开封历史上最辉煌时期的序幕。
        大相国寺“金匮玉盟”
        开封市中心的大相国寺是我国著名的佛教胜地。此地在战国时代是魏国公子信陵君的故宅,北齐文宣帝天保六年(555)筑建国寺于信陵君故宅遗址,后该寺遭兵火荡然无存。唐初为郑景私宅,唐睿宗景云二年(711),惠云和尚募购郑宅,并将附近一座小寺改名建国寺,加以扩建;睿宗下诏改名大相国寺,亲题寺名。世间习称相国寺。
        据传,宋太祖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杀回开封时,城中已得消息,吓得赵母杜氏急忙逃入相国寺避难。赵回到开封,顺利登基称帝。然后,赵亲临相国寺,迎接其母。杜太后问赵匡胤为什么能当上皇帝。赵回答说有佛祖保佑,有万民拥戴,均被杜太后否定。赵问母亲有何见教,杜太后道:“在于周恭帝年幼无知,而符太后少不更事!”接着,杜太后要求赵匡胤借鉴此事,将皇位的父死子承制度改为兄终弟及,即赵匡胤死后,传位给弟弟赵光义,赵光义死后再传回赵匡胤之子赵德芳,如此传将下去。赵匡胤当场应允,并在玉帛上写下诏书。杜太后取出当年娘家陪送的首饰盒——金匮,把玉帛存入,并交给相国寺方丈,要他把金匮悬在大佛顶上,永为证据。然后才与赵匡胤一同离开相国寺。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金匮玉盟”。
        北宋时期,相国寺成为皇家寺院。极盛时全寺占地五百余亩,规模极其宏伟。正殿高大,庭院宽敞,花木遍布,僧房栉比。当时人称赞相国寺“金碧辉映,云霞失容”。后衰败。明末遭黄河水患,寺院尽毁。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重修。五十年代以后又屡加修葺,但主要建筑天王殿、大雄殿、八角琉璃殿、藏经楼等均为清代遗物。其中八角琉璃殿中央有高亭耸立,四周为游廊环绕,颇有特色。殿内供银杏木雕四面千手千眼观音像,高7米,全身贴金,精美绝伦。传说它乃是古代一位公主的化身。国君重病,敌国入侵,危在关头。公主长跪,请佛祖保佑。佛祖化身医生为国王治病,要求用国王亲人的手眼为药。公主坦然献出双眼双手。国王获救,敌兵退,公主遗体化成轻烟消失。献身之处,长出银杏树。公主升天后,为普救广大百姓,生出四面千手千眼,并托梦国王。国王便命人把银杏树雕成了这尊千手千眼观音像。钟楼内有清代巨钟一口,高4米,重万余斤。“相国霜钟”名冠“汴京八景”之首。传说唐末开封流行瘟疫,相国寺方丈募捐铸钟,镇妖压邪。有一青年寡妇为救儿子,把唯一一根铜钗捐出;又有一老乞丐,捐了唯一的一文铜钱,均被僧值嫌少扔掉。结果,钟成时,竟有两洞。方丈追问后得知原委,双手合十:“心诚则佛灵,世上事不能全用金钱衡量。”他们找到铜钗、铜钱,重新开炉,一铸而成,钟声洪亮,可传百里。
        繁台春色
        在开封市东南部,有一座形状极为特殊的古代砖塔,这就是繁(po)塔。繁塔原名兴慈塔,因位于繁台之上,俗称繁塔。这座古塔是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兴建的,为开封现存最早的古建筑。原塔六角九层,明初遭毁,仅存三层。上六层民间传说今在东海。相传东海龙王幼子老苍,触犯天规,贬在山西。下凡后改邪归正,使山西风调雨顺。玉皇大帝恩准老苍可在七月十五回东海探亲。老苍在空中欣喜若狂,路过开封时,尾巴缠到了繁塔上。一时性急,老苍把繁塔上半截连同尾巴一同甩到东海去了。清代在残留的三层塔上加建七层小塔,形成了如今塔上有塔的奇特风格。此塔现高31米有余。塔壁镶有数以千计的佛像砖,神态各异,精妙绝伦。塔檐下为砖雕斗栱。塔内有木质楼板与梯道,可以登高望远;又有宋代佛经刻石若干嵌于塔内,其中宋代书法家赵安石楷书《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十善业道经要略》最为珍贵。
        宋代诗人苏舜钦曾登临此塔,并即兴赋诗一首:“我来历初级,穰穰瞰市衢。车马尽蝼蚁,大河乃沟渠。跻攀及其巅,四顾万象无。迥然尘坋隔,颇觉襟抱舒。俄思一失足,立见靡体躯。”
        “繁台春色”为古开封八景之一。每年春天,这里都有十分热闹的游春活动。清代小说《歧路灯》对此有精彩描绘:出南门往东,向繁塔来,早望见黑鸦鸦的,周围有七八里一大片人,好不热闹。
        铁塔人云
        在开封市东北角,有一座高耸入云的古塔,这便是铁塔。铁塔原名开宝寺塔,又称佑国寺塔。此塔最初为木质建筑,乃北宋建筑家喻皓为开宝寺供奉佛骨设计建造,遭雷击被焚。皇祐元年(1049)依木塔原样砌砖而成,八角十三层,高约55米,如擎天巨柱。因外壁镶褐色琉璃砖,与铁锈色近,俗称“铁塔”。塔身琉璃砖雕有五十余种图案,为云朵、波涛、佛像、飞天、龙、狮、麒麟、各种花卉等,十分精美。铁塔历经地震、河患、炮击,岿然不动,屹立至今。登塔可以俯瞰全城,亦可北望黄河。传说铁塔下原为大海眼,每年夏季则出水汹涌,方圆数十里顿成汪洋,百姓决定建塔镇住海眼。有个木匠老头分工劈柴,他把十三个树根堆起来,雕成一座八角十三层的小木塔后,悄然离去。这时大家才知道他是鲁班祖师,便照木塔的样子开始造铁塔。塔太高了,造了一半,架子搭不上去了。这时,有人发现鲁班留下的小木塔的第一层是被土围起来的,大受启发,认为是鲁班暗示大家用土围塔,一层一层往上修,塔随即竣工。
        龙亭兴废
        龙亭在开封市西北部。此地在宋代原是皇宫御花园旧址,明代作了周王府花园。明末黄河决堤,王府荡然无存,仅余花园内存放煤炭的“煤山”。清代康熙三十一年(1692),在煤山建造万寿亭,文武官员们在这里庆祝皇帝生日。稍后修纂的《开封府志》称煤山为龙亭山,万寿亭也跟着改称龙亭。
        今龙亭为重檐歇山式大殿,顶覆琉璃瓦,金碧辉煌。殿内有一块巨大的雕龙石墩,传说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御座。殿外有雕花栏杆围绕,正面石阶分为三段,共七十余级,石阶中央嵌有螭龙石雕,十分精美。该石雕上现存有一串马蹄形凹陷,民间传说云,赵匡胤在黄袍加身称帝后,唯恐他人依葫芦画瓢也发动兵变,所以紧抓兵权不放。每逢临朝,总是披挂整齐,跑马登殿,天长日久,就在螭龙石雕上留下了许多马蹄印。
        自古忠奸泾渭分
        潘杨二湖在龙亭南,东为潘家湖,西为杨家湖,中有南北大道分隔。据说此地原为潘杨二府。宋太宗时,潘仁美陷害边将杨业,见死不救,使杨业陷入辽兵重围,伤重被俘,绝食而亡。杨夫人佘太君上殿控告,太宗徇私情,仅免了潘的虚衔了事。佘太君满腔悲愤,率家退隐河东。潘暗中高兴,打算把杨府据为己有。忽有暴雨倾盆,二府俱为汪洋,遂成二湖。杨湖水清见底,潘湖污浊不堪。潘仁美的女儿派人在两湖间偷挖通道,但水色依旧。人们认为这象征着忠奸分明。
        湖之南有新建午朝门。门外有石狮一对,传为宋代遗物。据传杨七郎打擂杀死潘豹,潘仁美准备杀掉他为儿子报仇,八贤王赵德芳拦阻。潘仁美提出若杨七郎能举起这石狮,可为良将,否则以命相偿。杨七郎先后举起两头石狮,潘仁美哑口无言。但杨七郎放石狮时手重了,结果各有损伤。所以现在一尊颈部断裂,一尊前腿残缺。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