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性的后现代哲学奠基者》

2023-02-19 可可诗词网-后现代文学 https://www.kekeshici.com

        本书由美国“后现代世界中心”(CenterforaPostmodernWorld)主任大卫·格里芬(DavidRayGriffin)主编,由他和彼得·奥克斯(PeterOchs)、马尔库斯·福特(MarcusP.Ford)、皮特·冈特(PeteA.Y.Gunter)及约翰·小科布(JohnB.Cobb,Jr.)等五人合作写成,由纽约州立大学出版社1993年出版。
        全书由导言和五篇论文组成。在题为“建设性的后现代哲学”的导言中,大卫·格里芬首先指出,现有两种不同的后现代哲学:建设性的后现代哲学和解构性的后现代哲学。二者的区别在于,它们以不同的视角设定现代哲学的图式,并用不同的设想来解构现代哲学。
        格里芬认为,从建设性的后现代哲学立场来看,现代哲学中最成问题的两个学说是感觉论者的感知学说和唯物主义(反泛灵论)的自然学说,前者是现代哲学认识论的基础,后者是本体论的基础。感觉论者的感知学说认为,不仅所有的知识都来自于感知(这一点也为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者所赞同),而且感知就等同于感官知觉(而这点他们并不赞同)。唯物主义的自然学说———不管是唯物主义的实在本体论,还是徘徊在“精神”与“自然”之间的二元论———认为自然的基本单位是“空洞的实在”(vacuousactualities)(怀特海语)。也就是说,它们是实在,但缺乏自发性或自动性———那种推动任何一种运动的能力。格里芬认为,现代哲学的绝大多数难题都源于这两种学说。因为本体论主张可知世界是由空洞的实在组成,而认识论认为感知只给了我们感觉材料,在我们自身之外并没有任何关于现实事物存在的感性知识,更不必说是关于其性质的任何知识(例如它们是否是空洞的)。严格以经验为依据的要求就会导致拒斥什么是自在之物的本体论主张,那么二者之间就存在着张力。这突出表现在现代哲学解决心身问题的主张上。格里芬从历史的角度出发,考察了二元论、副现象论和唯物论的主张,分析出它们的不一致性和不充分性。为了避免这种矛盾,建设性的后现代哲学提出了泛经验论。泛经验论认为,首先,聚集体与真正个体有明显的区分,而只有后者才有(或才是)经验。其次,承认不同等级的经验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再次,它反对现代哲学关于感觉基本上是感官知觉的假设,泛经验论认为感觉器官为感觉增加了准确性和可信性,但它绝不是感知的最原始形成的依据。
        彼得·奥克斯在第一章介绍了皮尔斯的后现代思想发展历程:从理智主义到早期实用主义,再到现代实用主义,最后通过“实效主义”的回归走向了后现代实用主义。偶然论、连续论和爱情论是皮尔斯关于宇宙的形而上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自己宣称其体系是一种真正的进化哲学。我们可以看到,皮尔斯的学说是针对笛卡儿的,他面临的是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如何融合的问题。他反对笛卡儿关于“知识的起点是怀疑”的观点,认为认识不可能有一个绝对基础,知识的起点应是大家都能信任的经验和思考方式,这显然是把常识的方式引入哲学。
        第二章的作者马尔库斯·福特采用与众不同的视角,从对现代哲学的概念更新、后现代科学与宗教、实用主义真理观和社会的流派等四个方面分析了詹姆斯的思想,挖掘其后现代主义内涵。詹姆斯批判了现代世界观的基础———二元论和物质论,用泛经验论和激进的经验论来取而代之,建立了后现代的本体论和认识论,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后现代的科学观、上帝观、伦理观和战争观等等。
        皮特·冈特在第三章中按照柏格森思想演变的内在逻辑,介绍了其直觉理论等主要观点及其对后现代社会的影响。作者认为,柏格森的思想对现代社会有重要的救偏意义。首先,柏格森将宇宙万物视为一个有机的生命洪流,从而从根本上反对现代社会里科学技术对自然资源的无情掠夺和给人类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开放社会里的活力论宗教强调全人类的共同超越和进步,对现代社会里男女不平等的现象也是一个极大的冲击。因此,后现代社会里的生态伦理学、女权主义都很容易从柏格森那里找到理论支持。
        虽然怀特海从未使用“后现代”一词,但他谈到现代时,用的都是后现代口吻。他认为他所处的时代有两个重要的开端:物理学和哲学。哲学的运动有开创期和系统化期两个阶段。他认为自己在做系统化的工作,所从事的工作要求有思辨性。“思辨”一词为近代现代哲学家所不屑,而怀特海认为思辨自有其意,他认为思辨哲学是理性的事业,那么对理性的信奉会使人与现代性相连结还是相分离呢?怀特海探讨了现代性与理性的关系,他的后现代主义恢复了为现代性所反对的理性主义的某些东西,并对现代性的基本假设作了思维转变。小约翰·科布在第四章里从以下五个方面对此作了详细论述:从含有属性的实体到处于关系中的事件,从主客二元到主客一体,从知觉的第一性到物理的感觉,从概念的相对性到概念的相应性,从宗教的隔离到宗教的蔓延。
        大卫·格里芬在第五章的开头就指出,现代西方哲学是一种自杀性的哲学,他认为现代哲学的三个理论特征是:机械唯物主义的无灵论自然观,感知论和否认神存在于现实世界。然后,作者论述了哈茨霍恩的“后现代”概念的内涵,哈茨霍恩认为后现代性有三个特征:泛灵论的泛经验主义、非感知论和自然神论,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哈茨霍恩是如何克服那些长期困扰现代哲学并且使现代哲学走向自杀的问题的。
        全书从哲学史的角度,通过对皮尔斯、怀特海等五位哲学家的思想的分析,阐述了建设性的后现代哲学的思想渊源和基本的原则立场。可以说,这本书代表了当代美国哲学界对实用主义、实在主义的最新研究水平。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