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语,形象》
法国后现代理论家利奥塔(Jean-Fran3oisLyotard)的早期著作之一,1971年由巴黎Klincksieck出版社出版。利奥塔以本书获博士学位。本书反对以文本和话语优于经验、感官和意象的文本主义取向,为感官经验对抽象概念的优越性作辩护。利奥塔认为,西方哲学自柏拉图以来一直倾向于贬抑感官而颂扬理性。西方哲学总是围绕着一组话语与形象、话语与感官、说与看、阅读与知觉,以及普遍与特殊的二元对立而组织起来。在以上的每一对立当中,前者总是受到荣宠,而后者却遭到贬抑。其结果是,西方哲学越来越推崇理性,强调系统性、总体性、中心性和同质性,排斥多元性、多样性、异质性。利奥塔则试图维护上述对立中被贬抑的后者,转而推崇形象、形式、意象,主张艺术和想像高于理论。
《话语,形象》的前半部分对“帝国主义式的”符号学和黑格尔理论展开了批评,其中大量引据了现象学,尤其是梅洛-庞蒂的现象学,用以批评形式主义的语言学和玄思的形而上学。书的后半部分则初构了他推崇躯体力量、强度和所谓“能量学”的欲望哲学。这一部分中利奥塔对弗洛伊德欲望理论作了大量的引用,以发展他自己的欲望哲学。在利奥塔看来,无论是否定性的、分裂性的、越轨性的、以颠覆现实为目的的欲望(对应于弗洛伊德的“死本能”),还是积极的、肯定性的欲望(对应于弗洛伊德的“生本能”),都是值得肯定和推崇的力量,因为欲望提供了经验的强度、从压抑性情境中的解放,以及创造性。欲望可以使我们摆脱现有体制的压迫,创造出新的生活和存在模式。艺术和形象则是欲望的最佳工具。分裂的欲望在艺术形式中得到了最直接的体现,它攻击既存的理性体制、秩序和传统。在利奥塔看来,欲望遵循着弗洛伊德的“快乐原则”,而话语遵循的则是“现实原则”。话语受现实原则的统治,并透过自我的规则与理性程序而发。欲望一旦被结合到话语之后,便为话语规则所构造和制约。因而,话语比欲望的形象来得更抽象、理性化,更因袭于常规。利奥塔因此把话语说成是冻结、凝滞和麻痹欲望强度的理论,而把影像和形象推崇为强化生命与欲望之流的工具。他希望使形象进入并影响话语,从而发展一种构图式的写作方式,“以言词作画,在言词中作画”,将诗推崇为各种写作的典范,目的是要以形象话语来瓦解抽象的理论话语,用新话语来颠覆霸权话语。
《话语,形象》的前半部分对“帝国主义式的”符号学和黑格尔理论展开了批评,其中大量引据了现象学,尤其是梅洛-庞蒂的现象学,用以批评形式主义的语言学和玄思的形而上学。书的后半部分则初构了他推崇躯体力量、强度和所谓“能量学”的欲望哲学。这一部分中利奥塔对弗洛伊德欲望理论作了大量的引用,以发展他自己的欲望哲学。在利奥塔看来,无论是否定性的、分裂性的、越轨性的、以颠覆现实为目的的欲望(对应于弗洛伊德的“死本能”),还是积极的、肯定性的欲望(对应于弗洛伊德的“生本能”),都是值得肯定和推崇的力量,因为欲望提供了经验的强度、从压抑性情境中的解放,以及创造性。欲望可以使我们摆脱现有体制的压迫,创造出新的生活和存在模式。艺术和形象则是欲望的最佳工具。分裂的欲望在艺术形式中得到了最直接的体现,它攻击既存的理性体制、秩序和传统。在利奥塔看来,欲望遵循着弗洛伊德的“快乐原则”,而话语遵循的则是“现实原则”。话语受现实原则的统治,并透过自我的规则与理性程序而发。欲望一旦被结合到话语之后,便为话语规则所构造和制约。因而,话语比欲望的形象来得更抽象、理性化,更因袭于常规。利奥塔因此把话语说成是冻结、凝滞和麻痹欲望强度的理论,而把影像和形象推崇为强化生命与欲望之流的工具。他希望使形象进入并影响话语,从而发展一种构图式的写作方式,“以言词作画,在言词中作画”,将诗推崇为各种写作的典范,目的是要以形象话语来瓦解抽象的理论话语,用新话语来颠覆霸权话语。
今日更新
-
阿伦特,哈娜
[2020-03-21]
-
阿契贝,契努阿
[2020-03-21]
-
阿特伍德,玛格丽特
[2020-03-21]
-
艾斯勒,理安
[2020-03-21]
-
奥茨,乔伊斯·卡罗尔
[2020-03-21]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