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专职史官的设置

2024-09-19 可可诗词网-中国史学 https://www.kekeshici.com

        在三国以前没有专门掌管记事修史的史官。周朝五史职掌范围甚广,秦汉太史令掌天文历法,亦管记事修史。东汉太史令主要是掌天文历法,修史调别的官临时组织班子,称“著作东观”,仍不是固定工作,写完就散。三国时开始有了专职史官。魏明帝(曹丕之子)设著作郎(名称源于著作东观)隶属于中书省,专写本朝历史。吴国同时也有史官,称左国史、右国史。蜀国没有专职史官,这是诸葛亮的一个疏忽。所以陈寿虽是蜀人,但写蜀史很少。西晋惠帝时著作郎改隶秘书省,档案等都存于秘书省,便于修史,改得合理。同时西晋设佐著作郎八人,掌收集资料;著作郎一人,负责撰写。此外,还有以他官兼任修史的,称“领著作”。有时秘书监也兼史官。东晋与西晋同。同时的十六国也有专职史官,前赵有左国史,后赵最先设了史学祭酒,后来也改为著作郎。其他国多称著作郎。南朝改佐著作郎为著作佐郎。北魏沿用南朝的制度。北齐设史馆,由宰相统领,宰相称“监修国史”。北周沿北齐制度,但著作郎改为著作上士,著作佐郎称为著作下士。专职史官的设置后来一直被古代历朝沿用。
        设专职史官有利有弊。史官制度使历代史书的编纂有了保证,后朝修前朝史成为定制。同时史官还写本朝史,使当时史料得以大量保存。其弊在于:1.专职史官设立,易受皇帝宰相的控制,往往有顾虑,美饰与前朝有关的人物,歪曲事实。2.史官品级不高,但在社会上有重要的学术地位,许多人争做史官,以博得好名声,但他们对史学不热心,不到社会上做调查,只是例行公事,在官府搜集材料,编成史书,使得史书内容不丰富,质量不高。3.史官人选未必得当,有的没有修史才能也任史官,称职的史官在宰相大臣的牵制下也难以发挥才能,或者由于史官意见不一,使有史学才能的人难以发挥。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