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史注的发展

2020-03-06 可可诗词网-中国史学 https://www.kekeshici.com

        史注对史学发展有很大关系。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就有了史注,主要是注解文字。最著名的如杜预《春秋左传集解》。《史记》三家注之一《史记集解》是刘宋时裴骃所作。文字注解主要包括人名、地名、专有名词、典故。在这时还出现了一种补充史实的注解,即裴松之的《三国志注》,这是史注发展的很重要标志。裴松之《三国志注》与《三国志》具有同样的价值。裴松之《三国志注》超出了一般文字的解释,增加了新的内容,主要有四方面的内容:补缺、备异、惩妄、论辩。补缺分二,一是《三国志》记得简略的,予以补详,如屯田制度。又如对王弼,陈寿写了二十三字,《三国志注》有七百二十五个字。二是陈寿漏记的,如马钧。备异是写各种不同的说法,然后加以自己的说明,如“未详孰是”、“未知何者为误”等。惩妄与备异有联系,惩妄是在备异列出不同说法后驳斥虚妄的记载,所驳斥的包括陈寿记的。论辩分两种:一是对包括陈寿在内的各家评论驳斥;二是对别人的编纂加以辩论。后人对《三国志》有兴趣,裴松之《三国志注》是第一功。自《三国志注》出,《三国志》与《三国志注》就分不开了。其史料价值有的超过了正文。裴松之《三国志注》所引书籍达二百一十种,所注的字数达五十四万字左右,而《三国志》只二十万字,所以注文是正文的近三倍。后人欲仿裴松之《三国志注》,然终不能,因学识不及。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