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断代史的发展

2022-12-30 可可诗词网-中国史学 https://www.kekeshici.com

        断代史的数量在这时最多,编年体、纪传体都有,粗略统计,写东汉史的有十三种;写三国史的有十二种,多数是专写一国的;晋史,包括西晋或东晋及西东晋皆有的约二十三种;写十六国史的有记一国的、有记数国的、有记全部十六国的,共三十种;写南北朝史的共有二十三种。总共一百种左右。流传至今的在二十四史中只有六种。
        (一)陈寿(233年—297年)著《三国志》
        陈寿本三国蜀人,蜀灭后到晋朝做史官,他对文学和历史都有研究。西晋统一后,他把三国史料融在一起写了《三国志》。该书是历史名著前“四史”之一。《三国志》总的特点是简略。这简有缺点也有优点。现在看来是缺点大:1.体例不完备,无表志。2.很多重要史迹没叙述或叙述过简。屯田是曹魏时很重要的制度,在《三国志》的两处记载才五十四个字,若不是裴松之《三国志注》则无以明确此制度。文化方面对学者记得亦过简,王弼只记了二十三个字,其哲学思想难以反映出来。著名的科技家马钧只字未记。
        《三国志》的优点:1.取材谨严,所记绝大部分是可信的。诸葛亮空城计、诸葛亮《出师表》陈寿都认为是假的,不予记载。他舍弃了许多不可靠的材料。2.文字简练、有条理。以现在看来其内容太贫乏了。
        (二)袁宏(328年—376年)著《后汉纪》
        袁宏东晋时人,其前已有多种关于后汉历史的书,但他认为都不令人满意,于是用八年的时间写成《后汉纪》。该书为编年体。荀悦的书称《前汉纪》,荀悦的《汉纪》只据《汉书》改编。袁宏的《后汉纪》则收集各方面材料,自己写成。此为流传至今最早的后汉史书,范晔的《后汉书》是在其后才写成的。《后汉纪》叙事真实,有条理,超过《后汉书》,但《后汉书》内容比袁宏的《后汉纪》丰富。《后汉纪》缺点在于偏重政治事件。袁宏对史学有研究,强调史学的教育作用。
        (三)范晔(398年—445年)著《后汉书》
        范晔是南朝刘宋时人,著名文学家和音乐家。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后汉书》是两人所写,纪传是范晔著,志是西晋司马彪的著作。司马彪的《续汉志》有八志,唐以后其书失传,但其八志被人补到范书中,北宋时合并到一起。
        范书名气很大,众多的纪传体后汉史都失传,唯其流传下来了。《后汉书》的优点:把后汉史重新整理,所记内容丰富,删去了一些不重要的和不可靠的材料。增加了一些《传》,所收是社会上有学识、道德、才能、修养之人,如《列女传》是此前没有的,此前只有皇后传、妃子列传。还增加了《文苑》、《逸民》、《党锢》、《宦者》等类传。其史料价值高,文笔生动,读《后汉书》不仅是了解历史,还可欣赏文学。《续汉志》的八志如《郡国志》、《百官志》都是较有价值的。《郡国志》统计人口到汉桓帝时,有五千多万,《百官志》也很具体。
        《后汉书》的缺点:据与现存不完整的其他后汉史比较,综合过去著作时,《后汉书》在取舍之间舍的过多;《续汉志》没有继承班固的食货、刑罚、艺文诸《志》这是很大的缺欠。所以《续汉志》远不及《汉志》。
        (四)沈约(441年—513年)著《宋书》
        沈约是南朝时人,在宋、齐、梁三朝做官,是梁武帝的开国之臣,著名的史学、文学、音韵学家。此书内容丰富,南朝刘宋历史六十年竟写了百卷。有纪、传、志,其中志的价值较高,志从三国时开始写,以补充陈寿以后无志之缺。其《律历志》是历法史的重要文献;《乐志》详记乐器、乐章、词典、舞曲,是音乐史的重要资料;缺憾是无《食货志》。此书的缺点是较繁杂,有失实之处。
        (五)萧子显(489年—537年)著《南齐书》
        萧子显是梁朝时人。一般记萧子显生年为489年,近年从事文学史的人考证出其生年为487年,但仅为一说。南齐历史二十三年,此书写了五十九卷,有纪、传、志,特别是记载了许多佛教的情况以及佛教与道教相争的情况,是研究宗教史的重要资料。该书缺憾是无《食货志》。
        (六)魏收(506年—572年)著《魏书》
        魏收是北魏到北齐时人,文学、史学都著名。《魏书》是二十四史中较好的一部,其优点是:1.内容丰富,这在当时是首屈一指的,从北魏统一以前开始记,所记很详细。特别有价值的地方在于其十志,其中有《食货志》,这是流传到今的魏晋南北朝史书中仅有的;《地形志》(即《地理志》)所述北方地理情况颇详;《释老志》专记佛道二教的情况;此外还有《刑罚志》、《官氏志》等。2.记载基本真实,并有条理。魏收年轻时即做史官,担任修史工作二十余年,学术修养很深,对修史求真有正确认识。其文笔也好。
        《魏书》的缺点是:1.记的是北魏到东魏的历史,没记西魏,因作者政治立场站在东魏。2.没有《艺文志》。3.有一部分记事杂乱,可能是用功不深。
        《魏书》被称为“秽史”,是对《魏书》的污蔑。
        魏收于北齐时写此书,距北魏、东魏灭亡不远,北魏末年的大官有的还活着,有的是其子孙活着,他们都想在史书中留芳名。但他们之中好人好事太少,难以记载。魏收据实直书,遭到他们的反对,被名之为“秽史”。直到北周和隋朝,还有北魏末年的大官之后代做官,他们坚持说《魏书》是“秽史”,遂使“秽史”之名流传下来。唐时有人为魏收鸣不平,李延寿《北史》说《魏书》可以“追踪班马”,李延寿说魏收“意存实录”才得“秽史”之名,魏收连亲故之家也不为美言。但直到现在还有以魏收为歪曲历史的典型人物,这是冤枉魏收的。
        以上六种除袁宏书外,皆在二十四史中。从以上可见当时写书的人很多,但质量没有能赶上司马迁、班固的,其原因主要是功力不够。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