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回 佳客偶逢如有约 盛名长恐无见因

点评 神龙一现的陈近南再次出场,这次是摆足了场面,气派极大。 群豪二三百人在大门外相候,八字排开。茅十八在担架上也抬出来等着,并真心渴望能一睹陈近南天颜,“就算即刻便死”也心甘情愿。 陈近南却没有来,只是逐一传人去见他。 先传了李力世、关安基等六人,...

令狐冲代表政治的良心原则

《笑傲江湖》尽管代表了金庸“隐退情结”的心路侠程,但它的寓意当然不仅仅是“隐士之书”。《笑傲江湖》更是一部“政治和权术之书”。 金庸说得很清楚了,《笑傲江湖》不是在写武侠英雄,而是在刻画政治人物,揭示政治和权力斗争的残酷和丑恶。金庸把自己的政治...

第七回 古来成败原关数 天下英雄大可知

点评 海大富既死,小宝老实不客气取而代之,并将其所有物品据为已有,真是可喜可贺。 大难不死,还立了奇功,升官发财,春风得意,此时小宝已对官场上的厚黑学宝典学会了八九不离十了。 为了生存,小宝顽强地修炼着自己的世事洞明,人情练达。他做得极好,极有天分和悟...

《笑傲江湖》,成功背后思归的厌倦

皇天不负有心人,在武侠小说的成绩之外,金庸的《明报》事业蒸蒸日上。然而成功的背后,必然伴随而来一种厌倦和疲乏的消极情绪-也许这是每一个成功者都不能避免和否认的事实! 金庸的本色还是一个书生的本色,-连金庸的政治理想也是书生式的政治思想。书生是不堪现...

第六回 可知今日怜才意 即是当时种树心

点评 海大富说小宝胆大心细,聪明伶俐。这是知人之谈,对小宝的本事,他确是了解不少。 小宝再厉害,毕竟是个孩子,怎可能斗得过海大富这成精的老狐狸呢? 小宝的将计就计,早就让海大富知道得清清楚楚,他不揭穿小宝,只是为了利用小宝。现在他知道自己病重来日不多,...

精致缜密的《侠客行》

1965年,紧接着《天龙八部》之后,金庸又推出了新作《侠客行》。 1966年,金庸自写作武侠小说以来,已经经过了一次又一次的突破和创新,每一次几乎都被人以为已经达到了一个顶点,每次几乎人们都以为可以叹为观止了,然而金庸的神话不止于此。 金庸之外,几乎很难再有...

第五回 金戈运启驱除会 玉匣书留想像间

点评 有人问小宝明明是一个不学无术的无赖,为何处处春风得意,有那么多人都喜欢他,欣赏他,他混得为何如此之好? 其实,小宝确有过人之处,单是在危险关键时刻,他的应变,他的急智,就是非常人所能想像。 上书房中,鳌拜对康熙大声咆哮,小宝在一旁偷看,发现少年康熙正...

《连城诀》解金庸少年情结

似乎有用不完精力的金庸惊人地继续着他武侠小说王国的经营工作:充满自信,野心勃勃,似乎觉得有能力干成任何一件自己想干的事。金庸于1963年,也就是写《倚天屠龙记》和《天龙八部》交叉的间隙,又发表了一部武侠小说精品《连城诀》。 在介绍金庸的童年经历时,我...

第四回 无迹可寻羚挂角 忘机相对鹤梳翎

点评 小宝在皇宫中越混越大,与小皇帝称兄道弟交起朋友来了。 这种传奇的奇遇,将故事和情节一口气也不歇地向上推进,愈来愈高,愈来愈妙。读者代小宝看着高兴。 以在丽春院偷食的经验,到皇宫中偷食,还把小皇帝也误会成和他一样是偷食的,还想冲出去大叫一声吓唬人...

第三回 符来袖里围方解 椎脱囊中事竟成

点评 茅十八上回还是何等的威风十足,英雄过人。此回到了海大富一出手,却只有挨打和叹气的份了,真是成了鱼肉和麋鹿了。 金大侠小说中多用此反衬法,以一个高峰,来反照另一个高峰的更高。 海大富阴沉老辣,让人看不透,摸不清,是最可怕的人。 他的武功绝高,却与他...

事业有成,《天龙八部》再创新高

1963年继《倚天屠龙记》之后,《明报》在9月3日开始推出金庸的武侠小说新作《天龙八部》。此时的金庸心境已经好了许多,不再像当初创办《明报》时那样辛苦了。 自1962年“逃亡潮”事件带旺了《明报》之后,《明报》事业蒸蒸日上,成为香港较有实力的大报。步入196...

第二回 绝世奇事传闻里 最好交情见面初

点评 韦小宝出场,虽然是无赖出丑之极,但只那么寥寥数笔,就已使他的形象生动起来,活灵活现,呼之欲出。 小宝最先给我们的印象是泼皮、耍赖、狡猾、粗俗、恶毒阴损,脏话出口成章,天不怕地不怕,整个儿就是一个格调不高,没有教养的小无赖。但读者却不知为什么,一上...

《越女剑》只是历史素描

《越女剑》是金庸以女性为主题的一部武侠小说,主人公在本书中武功是最高的。这在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中是很少见的,而且篇幅也是最短的。 小说以写越王勾践矢志报仇只是作为一种历史背景。以《越女剑》为题,本该写越女剑术很厉害,很霸道,没想到只写了越女阿青因...

第一回 纵横钩党清流祸 峭茜风期月旦评

点评 一部旷世奇书,超越了武侠、言情、侦探、历史、讽刺诸般小说体裁的极限。 似武侠,走的却是反武侠的路数; 似言情,但又全然不是我们日常理解的那种浪漫缠绵; 似侦探,奇案层层剥笋,抽丝见茧,却随意为之,不着痕迹; 似历史,有学者考据的精严和实证,但天马行空,...

鸳鸯刀中有金庸的政治见解

金庸武侠小说中长篇占了绝大部分,中短篇很少。1961年,金庸发表了一部短篇小说《鸳鸯刀》。《鸳鸯刀》犹如一个小小的寓言故事,书中人物大都性情特异,语言也是特别的老辣诙谐,幽默活泼。全书不过三万余字,从头到尾都是一派滑稽有趣的风景,让人忍俊不禁。 大名鼎...

第四十回 曲谐

点评 自由在感伤晦暗的孤独日子中依旧不屈不挠地闪烁着神圣的光芒。令狐冲击桌而歌,自斟自饮,他深刻地体验着事物最为内在的秘密。 一切的惊险、激荡、迷失和痛苦都已过去,结局已经水晶般透明和清澈,已不再需要犹豫和彷徨得去寻寻觅觅,生命的意义在一曲和谐的...

伤情的白马,暗示金庸内心什么秘密?

60年代是金庸武侠小说的高产时期,也是金庸人生道路最为关键的向上的陡峰。所以在这个时期,金庸已有同时开写两部小说的习惯,这是金庸不得已而为之。 《明报》在连载《倚天屠龙记》的同时,还连载了金庸的另一部中篇武侠小说《白马啸西风》。《白马啸西风》是一...

“屠龙”难于“射雕”,金庸武功勇猛精进

60年代初的金庸几乎成了写作机器,为了自己的理想和事业,为了让《明报》能够生存和发展下去,金庸不停地写作,惨淡经营。 金庸身怀大才,本来的意愿是不想仅仅只停留在武侠小说王国的营造之上,本来有着更多的选择。70年代金庸终于金盆洗手,挂剑还珠,彻底从武侠小...

第三十九回 拒盟

点评 到头这一身,难逃那一日。 在承担着创造和毁灭双重神秘任务的死亡面前,生之苦难和荣耀都将像清晨的露珠那样变得透明和失落,并将无可抗拒地在异彩和晶莹的晕眩中悄无声息地消散得无影无形。 岳不群卑贱地死去。 自作孽,不可活。没有人要杀他,是他自己急不...

重侠不重武的《飞狐外传》

金庸经营有术,1959年创办了《明报》,用连载《神雕侠侣》来增加销路,大获经营的成功。此时武侠小说突如其来的热潮已持续了四五年,传媒业已经深刻认识到这股热潮潜在的商业价值。 报纸副刊登载武侠小说,毕竟版面有限,一两千字一天。这样当然不能满足武侠小说迷...

Copyright © 2002-2017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
友情链接:食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