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和遗事
又名《新刊大宋宣和遗事》、《新编宣和遗事》。作者姓名已佚。书
成于元代。今存重要版本有: 中国科学院图书馆藏璜川吴氏旧藏明本
二卷,士礼居丛书本二卷,金陵王氏洛川校正重刊本分元亨利贞四集,
1954年古典文学出版社直行排印金陵王氏本,1958年古典文学出版社
直行排印士礼居丛书本。
本书名《宣和遗事》,即指为正史所缺载的有关宋徽宗事迹。全书采取编年 体的方式,叙说徽宗活动,重点是其宠信奸臣,荒淫享乐。建中靖国元年,用 丞相章惇言举蔡京为翰林学士,有殿中侍御史龚夬在奏言中引民谣说明人民对 奸臣的不满: “二蔡一惇,必定沙门;藉没家财,禁锢子孙。”“大惇小惇,入地 无门;大蔡小蔡,还他命债。”崇宁元年,蔡京任右丞相,主持偿还朝廷欠巨商 大贾债务,以诸司库务故弊之物,高估价值偿之,商贾大受其害,无处诉苦。崇 宁二年,蔡京变更茶法,又立盐法,使富商大贾,消折财本,或有转流乞丐的, 或有赴水自缢死的。大观二年,徽宗诏有道高士王文卿向黄河借三尺水,以济 焦枯,甘雨大作,赐王文卿冲虚观妙通玄真人。此后徽宗信道教日深。大观四 年,朱勔进江南奇花异石以讨好徽宗,舟船相继,号做花石纲,每一发辄数百 万贯,一花费数千贯,一石费数万缗。政和四年,置道阶品秩凡二十六等,道 官凡十六等,道职凡十等,其差遣、入品、用荫,如命官法。政和六年,召道 士林灵素入宫,从林灵素之请,徽宗自称道君皇帝。宣和二年,两浙之民为花 石纲所扰,方腊以妖术诱之,数日之间,啸聚睦州青溪帮源洞,响聚者数万人, 以诛朱勔为名,僭号,改元永乐。诏赦天下,罢苏杭造作局。方腊破六州五十 二县。朝廷出师讨腊,至擒腊班师,凡四百五十日。先是朱勔运花石纲时分,差 着杨志、李进义、林冲、王雄、花荣、柴进、张青、徐宁、李应、穆横、关胜、 孙立十二人为指使,前往太湖等处,押人夫搬运花石。那十二人领了文字,结 义为兄弟,誓有灾厄,各相救援。李进义等十人运花石已到京城。杨志在颍州 等候孙立,缺少果足,又值雪天,乃将宝刀出市言卖,与恶少争执而杀之,被 判配卫州军城。途中撞见孙立。孙立星夜奔归京城,报与李进义等知道。兄弟 十一人往黄河岸边救了杨志,一同往太行山落草。又,宣和二年五月,晁盖带 领吴加亮、刘唐、秦明、阮进、阮通、阮小七、燕青,于南洛县五花营劫了北 京留守梁师宝送京师为蔡京上寿的十万贯金珠珍宝。事发,官府来捉,由于押 司宋江通风报信,晁盖等邀约杨志等十二人,共二十人,前往太行山梁山泊落 草为寇。宋江又介绍杜千、张岑、索超、董平去梁山泊寻晁盖。宋江杀了烟花 阎婆惜,壁上题诗道:“杀了阎婆惜,寰中显姓名,要捉凶身者,梁山泊上寻。” 官兵来宋太公庄上捉宋江。宋江躲入屋后九天玄女庙。官兵去后,宋江拜谢玄 女,见香案上一卷文书,上写着三十六姓名,又题着四句道:“破国因山木,刀 兵用水工。一朝充将领,海内耸威风。” 末后有一行字写道: “天书付与天罡院 三十六员猛将,使呼保义宋江为帅,广行忠义,殄灭奸邪。”宋江为此,带领朱 同、雷横、李逵、戴宗、李海等九人直奔梁山泊上。时晁盖已死,共推宋江做 了头领。后花和尚鲁智深、一丈青张横、铁鞭呼延绰来投奔宋江。恰好三十六 人数。宋江在旗上题了四句:“来时三十六,去后十八双,若还少一个,定是不 还乡。”朝廷招诱宋江,各受武功大夫诰敕。后宋江收方腊有功,封节度使。宣 和五年,徽宗在高俅、杨戬等怂恿下,微服观市廛,宿于金环巷名妓李师师家。 言官曹辅在朝堂直言进谏,徽宗罢曹辅官,编管郴州居住。谏议大夫张天觉复 谏,徽宗答言知过将改。隔几日,徽示遣殿头官宣李师师入内,赐夫人官帔,赐 绣墩,次坐于御座之侧。宣问张天觉道:“朕今与夫人同坐于殿上,卿立阶下, 能有章疏乎?”天觉泣曰:“三纲五常扫地尽矣!”即辞官归家。宣和六年,大庆 元宵节。是岁河北山东,连岁凶荒。宣和七年,金人灭辽。金兵寇边。徽宗下 罪己诏求言。内禅,以道君号退居龙德宫。皇太子即皇帝位,是为钦宗。金兵 不断攻占州府。太学生陈东率太学诸生伏阙上书,数蔡京、童贯、王黼、梁师 成、李彦、朱勔之罪,指为六贼,钦宗不予理睬。靖康元年,正月,下求言诏。 当时民谣言: “城门闭,言路开; 城门开,言路闭。”金兵围汴京,钦宗许割三 镇及送大量金银讲和,并罢抗战将领李纲等官职以讨好金虏。金兵退。不久,金 兵复围汴京,十一月二十五日,陷京师。次年三月,钦宗、徽宗相继被俘,皇 族、后妃、诸王累累至金营,旋即押赴燕京,免为庶人。寻封钦宗为天水郡侯、 徽宗为天水郡公,各于燕京赐宅居住。复命前往安肃军居住。又往灵州、西污 州,住五国城,至均州,徽宗病死。钦宗复移往源昌州。年余,命至燕京。金 海陵王完颜亮于正隆六年,使人杀钦宗于马下,时年六十岁。高宗逃到江南立 国。金人追过长江,并追至明州。张浚与金兵战于明州,大捷。此后,有太湖 之捷,金山之捷,岳飞静安之捷,采石之捷,凡十三战功。自是中国之兵势复 张矣。绍兴初,高宗用秦桧为相,复倡和议,以沮诸将恢复中原之气,遂定都 临安。一时士大夫甘心讲和,酣豢于湖山歌舞之娱,而忘父兄不共戴天之仇矣。 小说引刘后村的咏史诗作结:“炎绍诸贤虑未精,今追遗恨尚难平。区区王谢营 南渡,草草江徐议北征。往日中丞甘结好,暮年都督始知兵。可怜白发宗留守, 力请銮舆幸旧京!”本书虽为抄撮旧籍而成,语言风格不统一,但故事首尾完整, 主要人物突出,主题思想一贯,可以说已粗具长篇历史小说的格局。
在封建时代,国家的强弱,社会的治乱,人民的祸与福,皆决定于统治者 的贤明或昏庸,用贤臣或近佞臣。所以封建时代的人们,讴歌太平盛世,就要 讴歌圣君贤相,感叹衰时乱世,就要谴责统治者的昏庸腐朽。诸葛亮在 《出师 表》中就说过: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亲小人,远贤臣,此后 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宣和 遗事》就是通过艺术形象来具体描写北宋末年最高统治者徽宗是如何亲小人远 贤臣,如何荒淫享乐,以致弄得国破家亡,社会残破,人民涂炭的。徽宗的朝 廷是 “满朝上下,皆喜谀佞,阿附权势,无人敢言其非。”奸邪小人善于逢迎昏 君的荒淫享乐以求恩幸。政和二年春,徽宗召蔡京入内苑赐宴,并命辅臣亲王, 皆得与席。其君臣宴乐沉醉之事,小说加以着意铺写: “宫中女乐,列奏于庭。 命皇子名楷的,侍侧劝劳。又出嫔女鼓琴玩舞,劝以琉璃、玛瑙、白玉之杯。” 上顾谓群臣道:“承平无事,君臣共乐,宜略去烦苛碎礼,饮食坐起,各宜自便 无问。”所谓承平无事,是昏君佞臣闭眼不看国家之安危,塞耳不听百姓之疾苦。 所谓君臣共乐,只是昏君佞臣的荒淫享乐。外号浪子宰相的李邦彦在宴饮中的 表演,更见出徽宗朝廷的腐朽:“当时李邦彦以次相阿附,每宴饮,则自为倡优 之事,杂以市井诙谐,以为笑乐。人呼李邦彦为浪子宰相。一日侍宴,先将生 绡画成龙文贴体,将呈伎艺,则裸其衣,宣示文身,时出狎语。上举杖欲笞之, 则缘木而避。中宫自内望见,谕旨云: ‘可以下来了!’邦彦答道:“黄莺偷眼觑, 不敢下枝来。’ 中宫乃叹曰: ‘宰相如此,怎能治天下耶!’”我们还可从小说中 看到昏君奸臣的煞是有趣的二重奏:“徽宗大圭,执元圭,以道士百人执仪卫 前导,蔡攸为执绥官。玉辂出南薰门,至玉津园,徽宗忽问左右曰: ‘玉津园若 有楼殿重复,此是何处?’ 攸即回奏: ‘臣见云间楼殿台阁,隐隐数重,既而细 视,皆去地数十丈。’ 顷之,徽宗又曰: ‘卿还见人物么?’ 攸又回奏: ‘若有道 流童子,持旛节盖,相继而出云间,衣服眉目,历历可识。’蔡京率百僚称贺。” 一方面是想神仙想得发疯的昏君,一方面是特别精于拍马屁的奸臣,一唱一和, 以无为有,以假充真,还百僚称贺,真是一出令人绝倒的滑稽戏。小说平实写 出,不加褒贬,读者见之,顿觉昏君之昏,奸臣之奸,真是无以复加。
徽宗及其佞臣的享乐,加重了对民众的剥削和压迫,宣和年间,就同时出 现了方腊起义和宋江起义。《宣和遗事》写出了方腊起义和宋江起义的社会根源。 小说写道:“时方腊家有漆园,常为造作局多所科须,诸县民受其苦。两浙皆为 花石纲之扰。腊以妖术诱之,数日之间,啸聚睦州青溪帮源洞,响聚者数万人, 以诛朱勔为名。”所谓造作局,即设在苏杭二州专门为皇宫造作器物衣穿的。所 “造作器用,曲尽其巧,牙角、犀玉、金银、竹藤、装画、糊抹、雕刻、织绣诸 色匠人,日役数千。而财物所须,悉科于民,民力重困。”方腊起义,声势浩大, 很快就破了六州五十二县。小说写方腊等人是在统治者的残酷压迫剥削下起事 的,这就肯定了方腊起义的正义性,虽然小说在行文中还是用 “贼”来称呼起 义者,还说他们“杀平民百余万”。方腊对政府官员也不是见一个杀一个,而要 区别他们向来为政之善恶。他们的口号是杀朱勔,那是因为朱勔大兴花石纲,苦 害百姓。但他们对休宁知县麴嗣复却不杀,说:“我,休宁人也。公宰邑有善政, 前后官无及公者,我忍杀公乎!”这很容易使读者明白,农民起义是有其社会原 因的,是可以同情的。小说写宋江起义,也写出他们的正义行为受到官府的迫 害,因而上山落草的。小说还特标出宋江在旗上写了四句诗:“来时三十六,去 后十八双。若还少一个,定是不归乡。”这二十个字显示了下层人民的团结互助 精神和勇敢战斗性格。《宣和遗事》所写宋江三十六人太行山梁山泊落草一节, 可看成是后来 《水浒全传》故事的最粗略的梗概。
徽宗荒淫享乐,洞察其非而直言进谏的,大有人在。徽宗举蔡京为翰林学 士,御史中丞丰稷同殿中侍御史陈师锡,共写一道表文,奏蔡京奸恶,徽宗不 听。户部侍郎唐恪,治水成效显著,徽宗慰劳,唐恪因之回奏:“水乃阴类。阴 气之盛,以至犯城阙。愿陛下垂意于驭臣,远女宠,去小人,备夷狄,以益谨 天戒。”徽宗表面嘉纳,而荒淫如故。朱勔以花石纲媚徽宗,东南骚动,有太学 生邓肃上十诗讥讽徽宗,其末章云:“灵台灵囿庶民攻,乐意充周百姓同。但愿 君王安百姓,圃中何日不春风。”徽宗命将邓肃押归田里。这些逆耳的忠言,徽 守充耳不闻。方腊起义才数月,迅速攻占许多州县,徽宗乃大赦天下,罢苏杭 造作局,解两浙之民的重困。方腊的武装起义所起的作用比一百个言官的作用 还大得多。
小说在后集写到金兵南侵,灭亡北宋,俘徽宗钦宗北上,表现出作者对侵 略者的无比愤慨和谴责,并寄寓着无限的爱国情怀和深沉的民族之思。金兵攻 下汴梁,大肆掠夺,其惨状真令人目不忍睹:“十九日,京师雪深数尺,米斗三 千,贫民饥饿,布满街巷,死者盈路。金人又肆兵劫掠富家。粘罕命一将领甲 士百余人,在天津桥驻扎,民不敢过,壮者则剥脱而杀之,妇女美丽者留之。城 中闭户,不敢出入。二十一日,金人遣使入城,言 ‘国主有命,于京师中选择 十八以下女子一千五百人,充后宫祇应’。于是逐坊巷二十四厢集民女子拣选出 城,父母号泣,声动天地。”徽宗及其子钦宗,被金兵俘虏北去,颠沛流离,野 死异域,本是咎由自取。但当他一旦被俘出京,作者怜悯之情油然而生。小说 引毛麾因过龙德故宫有感而赋一诗云:“万里銮舆去不还,故宫风物尚依然。四 围锦绣山河地,一片云霞洞府天。空有遗愁生落日,可无佳气起非烟。古来国 破皆如此,谁念经营二百年!”徽钦二宗虽是昏君亡国,但他们犹是国家民族的 象征,他们的耻辱,即国家的耻辱,民族的耻辱。作者是基于民族之思、爱国 之情,才对被俘的昏君给予同情。作者的这种感情,正反映了当时普遍的民众 的心态,记录了历史的真实。
小说对抗金将领的讴歌,是民族之思、祖国之恋的又一表现。其叙姚平仲 求抗金而不得遂归山隐居一段,行文中夹有仙风道骨,不仅耐人寻味,且动人 情性。“平仲请出死力,夜劫虏营,生擒斡离不。及出,连破两寨,奈机事已泄, 虏已夜徙去,平仲之志未遂。……姚平仲愤恨朝廷无用兵之意,遂乘一青骡亡 命,一昼夜驰七百五十里,抵邓州,方得食。入武关,至长安,欲隐华山,顾 以为浅。奔入蜀,至青城山上清宫,留一日,复入大面山,行二百七十余里,度 采药者不能至,乃解纵所乘骡,得石穴以居。”对昏暗朝廷,昏君佞臣的愤慨之 情,这是一种深沉的表达。小说写抗金将领宗泽之死,真可谓 “长使英雄泪满 襟”了:“宗泽招抚河南群盗,又慕义士合百余万,粮可支半岁之食。泽上二十 余疏,请高宗还京,又上疏欲合诸将渡河。汪伯彦、黄潜善力主迁东南之议,忌 宗泽成功,屡沮挠之。泽因忧郁成病。十月,宗泽疽发背死,临终无一语及家 事,但连呼‘过河’者三,又厉声高吟曰: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遗表犹赞高宗还京。”抒发爱国将领求抗战而不得,死有遗憾之情,是十分感人 的。
《宣和遗事》反映的政治斗争,益人情智,令人深思,其历史教训,至为深 刻,到今天也未丧失其全部意义。其风俗画描写,却让人心旷神怡,顿生遐想。 小说在“政和二年”下,描写了皇宫内苑的园林建筑,小巧玲珑,层现叠出,且 从游人眼中一一呈现,静中有动,又穿插游人的活动,更增生机。叙述者从游 人眼中,从流动中,连带着游人活动来描写园林,而不孤立地静止地描写亭台 楼阁,山光水色,既给人以宁静的美感,又给人以流动的生气,表现了人和自 然的和谐统一,所谓人在画图中,画图中有人,这在中国小说史上形成了传统 的美学风格,《儒林外史》的马二先生游西湖,《红楼梦》的贾宝玉大观园题对 额,皆与此相类而更高明。
《宣和遗事》还为我们展现了北宋末汴京的元宵佳节盛况,今日读来,也使 我们感到赏心乐事,着处生春。
东京大内前,有五座门: 曰东华门、曰西华门、曰景龙门、曰神 徽门、曰宣德门。自冬至日,下手架造鳌山,高一十六丈,阔三百六 十五步。中间有两条鳌柱,长二十四丈,两下用金龙缠柱,每一个龙 口里点一盏灯,谓之双龙衔照。中间有一个牌,长三丈六尺,阔二丈 四尺,金书八个大字,写道 “宣和彩山与民同乐”。彩山极是华丽: 那 彩岭直趋禁中春台,仰捧端门。梨园奏和雅之音,乐府进婆娑之舞。绛 绡楼前,三千仙子捧宸京,红玉阑中,百万都民瞻圣表。……正月十 四日夜,去大内门直上一条红棉绳上,飞下一个仙鹤儿来,口内衔一 道诏书。有一员中使接得展开,奉圣旨 “宣万姓。”有那快行家手中把 着金字牌唱道: “宣万姓!” 少刻,京师民有似云浪,尽头上戴着玉梅 雪柳闹娥儿,直到鳌山下看灯。却去宣德门直上,有三四个贵官…… 得了圣旨,交撒下金钱银钱,与万姓抢金钱。……撒金钱后,万姓各 各遍游市井,可谓是: 灯火荧煌天不夜,笙歌嘈杂地长春。至十五夜, 去内直门下赐酒。两壁有八厢,有二十四个内等子守着,喝道: “一人 只得钦一杯。”真个是:金杯内酒凝琥珀,玉觥里香胜龙涎。一似蟠桃 宴罢流玉液,敕赐流霞赏万民。那看灯底百姓,休问富贵贫贱老少尊 卑,尽到端门下赐御酒一杯。
这一段叙述描写,从长篇结构来看,是反衬后面的金兵入寇,如入无人之 境。但这段文字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读之令人神往。
此书虽是文人编撰,但采用 “说话”的技艺形式,保留着说说唱唱的特点, 增加了小说的生动性和形象性。而偶尔插入说话人的评说,既有深化思想内容 的作用,又有让读者感到亲戚因而乐于接受的趣味。这也是古代通俗小说的优 秀艺术传统之一,即便在今天,也并未失掉它的价值。
本书名《宣和遗事》,即指为正史所缺载的有关宋徽宗事迹。全书采取编年 体的方式,叙说徽宗活动,重点是其宠信奸臣,荒淫享乐。建中靖国元年,用 丞相章惇言举蔡京为翰林学士,有殿中侍御史龚夬在奏言中引民谣说明人民对 奸臣的不满: “二蔡一惇,必定沙门;藉没家财,禁锢子孙。”“大惇小惇,入地 无门;大蔡小蔡,还他命债。”崇宁元年,蔡京任右丞相,主持偿还朝廷欠巨商 大贾债务,以诸司库务故弊之物,高估价值偿之,商贾大受其害,无处诉苦。崇 宁二年,蔡京变更茶法,又立盐法,使富商大贾,消折财本,或有转流乞丐的, 或有赴水自缢死的。大观二年,徽宗诏有道高士王文卿向黄河借三尺水,以济 焦枯,甘雨大作,赐王文卿冲虚观妙通玄真人。此后徽宗信道教日深。大观四 年,朱勔进江南奇花异石以讨好徽宗,舟船相继,号做花石纲,每一发辄数百 万贯,一花费数千贯,一石费数万缗。政和四年,置道阶品秩凡二十六等,道 官凡十六等,道职凡十等,其差遣、入品、用荫,如命官法。政和六年,召道 士林灵素入宫,从林灵素之请,徽宗自称道君皇帝。宣和二年,两浙之民为花 石纲所扰,方腊以妖术诱之,数日之间,啸聚睦州青溪帮源洞,响聚者数万人, 以诛朱勔为名,僭号,改元永乐。诏赦天下,罢苏杭造作局。方腊破六州五十 二县。朝廷出师讨腊,至擒腊班师,凡四百五十日。先是朱勔运花石纲时分,差 着杨志、李进义、林冲、王雄、花荣、柴进、张青、徐宁、李应、穆横、关胜、 孙立十二人为指使,前往太湖等处,押人夫搬运花石。那十二人领了文字,结 义为兄弟,誓有灾厄,各相救援。李进义等十人运花石已到京城。杨志在颍州 等候孙立,缺少果足,又值雪天,乃将宝刀出市言卖,与恶少争执而杀之,被 判配卫州军城。途中撞见孙立。孙立星夜奔归京城,报与李进义等知道。兄弟 十一人往黄河岸边救了杨志,一同往太行山落草。又,宣和二年五月,晁盖带 领吴加亮、刘唐、秦明、阮进、阮通、阮小七、燕青,于南洛县五花营劫了北 京留守梁师宝送京师为蔡京上寿的十万贯金珠珍宝。事发,官府来捉,由于押 司宋江通风报信,晁盖等邀约杨志等十二人,共二十人,前往太行山梁山泊落 草为寇。宋江又介绍杜千、张岑、索超、董平去梁山泊寻晁盖。宋江杀了烟花 阎婆惜,壁上题诗道:“杀了阎婆惜,寰中显姓名,要捉凶身者,梁山泊上寻。” 官兵来宋太公庄上捉宋江。宋江躲入屋后九天玄女庙。官兵去后,宋江拜谢玄 女,见香案上一卷文书,上写着三十六姓名,又题着四句道:“破国因山木,刀 兵用水工。一朝充将领,海内耸威风。” 末后有一行字写道: “天书付与天罡院 三十六员猛将,使呼保义宋江为帅,广行忠义,殄灭奸邪。”宋江为此,带领朱 同、雷横、李逵、戴宗、李海等九人直奔梁山泊上。时晁盖已死,共推宋江做 了头领。后花和尚鲁智深、一丈青张横、铁鞭呼延绰来投奔宋江。恰好三十六 人数。宋江在旗上题了四句:“来时三十六,去后十八双,若还少一个,定是不 还乡。”朝廷招诱宋江,各受武功大夫诰敕。后宋江收方腊有功,封节度使。宣 和五年,徽宗在高俅、杨戬等怂恿下,微服观市廛,宿于金环巷名妓李师师家。 言官曹辅在朝堂直言进谏,徽宗罢曹辅官,编管郴州居住。谏议大夫张天觉复 谏,徽宗答言知过将改。隔几日,徽示遣殿头官宣李师师入内,赐夫人官帔,赐 绣墩,次坐于御座之侧。宣问张天觉道:“朕今与夫人同坐于殿上,卿立阶下, 能有章疏乎?”天觉泣曰:“三纲五常扫地尽矣!”即辞官归家。宣和六年,大庆 元宵节。是岁河北山东,连岁凶荒。宣和七年,金人灭辽。金兵寇边。徽宗下 罪己诏求言。内禅,以道君号退居龙德宫。皇太子即皇帝位,是为钦宗。金兵 不断攻占州府。太学生陈东率太学诸生伏阙上书,数蔡京、童贯、王黼、梁师 成、李彦、朱勔之罪,指为六贼,钦宗不予理睬。靖康元年,正月,下求言诏。 当时民谣言: “城门闭,言路开; 城门开,言路闭。”金兵围汴京,钦宗许割三 镇及送大量金银讲和,并罢抗战将领李纲等官职以讨好金虏。金兵退。不久,金 兵复围汴京,十一月二十五日,陷京师。次年三月,钦宗、徽宗相继被俘,皇 族、后妃、诸王累累至金营,旋即押赴燕京,免为庶人。寻封钦宗为天水郡侯、 徽宗为天水郡公,各于燕京赐宅居住。复命前往安肃军居住。又往灵州、西污 州,住五国城,至均州,徽宗病死。钦宗复移往源昌州。年余,命至燕京。金 海陵王完颜亮于正隆六年,使人杀钦宗于马下,时年六十岁。高宗逃到江南立 国。金人追过长江,并追至明州。张浚与金兵战于明州,大捷。此后,有太湖 之捷,金山之捷,岳飞静安之捷,采石之捷,凡十三战功。自是中国之兵势复 张矣。绍兴初,高宗用秦桧为相,复倡和议,以沮诸将恢复中原之气,遂定都 临安。一时士大夫甘心讲和,酣豢于湖山歌舞之娱,而忘父兄不共戴天之仇矣。 小说引刘后村的咏史诗作结:“炎绍诸贤虑未精,今追遗恨尚难平。区区王谢营 南渡,草草江徐议北征。往日中丞甘结好,暮年都督始知兵。可怜白发宗留守, 力请銮舆幸旧京!”本书虽为抄撮旧籍而成,语言风格不统一,但故事首尾完整, 主要人物突出,主题思想一贯,可以说已粗具长篇历史小说的格局。
在封建时代,国家的强弱,社会的治乱,人民的祸与福,皆决定于统治者 的贤明或昏庸,用贤臣或近佞臣。所以封建时代的人们,讴歌太平盛世,就要 讴歌圣君贤相,感叹衰时乱世,就要谴责统治者的昏庸腐朽。诸葛亮在 《出师 表》中就说过: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亲小人,远贤臣,此后 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宣和 遗事》就是通过艺术形象来具体描写北宋末年最高统治者徽宗是如何亲小人远 贤臣,如何荒淫享乐,以致弄得国破家亡,社会残破,人民涂炭的。徽宗的朝 廷是 “满朝上下,皆喜谀佞,阿附权势,无人敢言其非。”奸邪小人善于逢迎昏 君的荒淫享乐以求恩幸。政和二年春,徽宗召蔡京入内苑赐宴,并命辅臣亲王, 皆得与席。其君臣宴乐沉醉之事,小说加以着意铺写: “宫中女乐,列奏于庭。 命皇子名楷的,侍侧劝劳。又出嫔女鼓琴玩舞,劝以琉璃、玛瑙、白玉之杯。” 上顾谓群臣道:“承平无事,君臣共乐,宜略去烦苛碎礼,饮食坐起,各宜自便 无问。”所谓承平无事,是昏君佞臣闭眼不看国家之安危,塞耳不听百姓之疾苦。 所谓君臣共乐,只是昏君佞臣的荒淫享乐。外号浪子宰相的李邦彦在宴饮中的 表演,更见出徽宗朝廷的腐朽:“当时李邦彦以次相阿附,每宴饮,则自为倡优 之事,杂以市井诙谐,以为笑乐。人呼李邦彦为浪子宰相。一日侍宴,先将生 绡画成龙文贴体,将呈伎艺,则裸其衣,宣示文身,时出狎语。上举杖欲笞之, 则缘木而避。中宫自内望见,谕旨云: ‘可以下来了!’邦彦答道:“黄莺偷眼觑, 不敢下枝来。’ 中宫乃叹曰: ‘宰相如此,怎能治天下耶!’”我们还可从小说中 看到昏君奸臣的煞是有趣的二重奏:“徽宗大圭,执元圭,以道士百人执仪卫 前导,蔡攸为执绥官。玉辂出南薰门,至玉津园,徽宗忽问左右曰: ‘玉津园若 有楼殿重复,此是何处?’ 攸即回奏: ‘臣见云间楼殿台阁,隐隐数重,既而细 视,皆去地数十丈。’ 顷之,徽宗又曰: ‘卿还见人物么?’ 攸又回奏: ‘若有道 流童子,持旛节盖,相继而出云间,衣服眉目,历历可识。’蔡京率百僚称贺。” 一方面是想神仙想得发疯的昏君,一方面是特别精于拍马屁的奸臣,一唱一和, 以无为有,以假充真,还百僚称贺,真是一出令人绝倒的滑稽戏。小说平实写 出,不加褒贬,读者见之,顿觉昏君之昏,奸臣之奸,真是无以复加。
徽宗及其佞臣的享乐,加重了对民众的剥削和压迫,宣和年间,就同时出 现了方腊起义和宋江起义。《宣和遗事》写出了方腊起义和宋江起义的社会根源。 小说写道:“时方腊家有漆园,常为造作局多所科须,诸县民受其苦。两浙皆为 花石纲之扰。腊以妖术诱之,数日之间,啸聚睦州青溪帮源洞,响聚者数万人, 以诛朱勔为名。”所谓造作局,即设在苏杭二州专门为皇宫造作器物衣穿的。所 “造作器用,曲尽其巧,牙角、犀玉、金银、竹藤、装画、糊抹、雕刻、织绣诸 色匠人,日役数千。而财物所须,悉科于民,民力重困。”方腊起义,声势浩大, 很快就破了六州五十二县。小说写方腊等人是在统治者的残酷压迫剥削下起事 的,这就肯定了方腊起义的正义性,虽然小说在行文中还是用 “贼”来称呼起 义者,还说他们“杀平民百余万”。方腊对政府官员也不是见一个杀一个,而要 区别他们向来为政之善恶。他们的口号是杀朱勔,那是因为朱勔大兴花石纲,苦 害百姓。但他们对休宁知县麴嗣复却不杀,说:“我,休宁人也。公宰邑有善政, 前后官无及公者,我忍杀公乎!”这很容易使读者明白,农民起义是有其社会原 因的,是可以同情的。小说写宋江起义,也写出他们的正义行为受到官府的迫 害,因而上山落草的。小说还特标出宋江在旗上写了四句诗:“来时三十六,去 后十八双。若还少一个,定是不归乡。”这二十个字显示了下层人民的团结互助 精神和勇敢战斗性格。《宣和遗事》所写宋江三十六人太行山梁山泊落草一节, 可看成是后来 《水浒全传》故事的最粗略的梗概。
徽宗荒淫享乐,洞察其非而直言进谏的,大有人在。徽宗举蔡京为翰林学 士,御史中丞丰稷同殿中侍御史陈师锡,共写一道表文,奏蔡京奸恶,徽宗不 听。户部侍郎唐恪,治水成效显著,徽宗慰劳,唐恪因之回奏:“水乃阴类。阴 气之盛,以至犯城阙。愿陛下垂意于驭臣,远女宠,去小人,备夷狄,以益谨 天戒。”徽宗表面嘉纳,而荒淫如故。朱勔以花石纲媚徽宗,东南骚动,有太学 生邓肃上十诗讥讽徽宗,其末章云:“灵台灵囿庶民攻,乐意充周百姓同。但愿 君王安百姓,圃中何日不春风。”徽宗命将邓肃押归田里。这些逆耳的忠言,徽 守充耳不闻。方腊起义才数月,迅速攻占许多州县,徽宗乃大赦天下,罢苏杭 造作局,解两浙之民的重困。方腊的武装起义所起的作用比一百个言官的作用 还大得多。
小说在后集写到金兵南侵,灭亡北宋,俘徽宗钦宗北上,表现出作者对侵 略者的无比愤慨和谴责,并寄寓着无限的爱国情怀和深沉的民族之思。金兵攻 下汴梁,大肆掠夺,其惨状真令人目不忍睹:“十九日,京师雪深数尺,米斗三 千,贫民饥饿,布满街巷,死者盈路。金人又肆兵劫掠富家。粘罕命一将领甲 士百余人,在天津桥驻扎,民不敢过,壮者则剥脱而杀之,妇女美丽者留之。城 中闭户,不敢出入。二十一日,金人遣使入城,言 ‘国主有命,于京师中选择 十八以下女子一千五百人,充后宫祇应’。于是逐坊巷二十四厢集民女子拣选出 城,父母号泣,声动天地。”徽宗及其子钦宗,被金兵俘虏北去,颠沛流离,野 死异域,本是咎由自取。但当他一旦被俘出京,作者怜悯之情油然而生。小说 引毛麾因过龙德故宫有感而赋一诗云:“万里銮舆去不还,故宫风物尚依然。四 围锦绣山河地,一片云霞洞府天。空有遗愁生落日,可无佳气起非烟。古来国 破皆如此,谁念经营二百年!”徽钦二宗虽是昏君亡国,但他们犹是国家民族的 象征,他们的耻辱,即国家的耻辱,民族的耻辱。作者是基于民族之思、爱国 之情,才对被俘的昏君给予同情。作者的这种感情,正反映了当时普遍的民众 的心态,记录了历史的真实。
小说对抗金将领的讴歌,是民族之思、祖国之恋的又一表现。其叙姚平仲 求抗金而不得遂归山隐居一段,行文中夹有仙风道骨,不仅耐人寻味,且动人 情性。“平仲请出死力,夜劫虏营,生擒斡离不。及出,连破两寨,奈机事已泄, 虏已夜徙去,平仲之志未遂。……姚平仲愤恨朝廷无用兵之意,遂乘一青骡亡 命,一昼夜驰七百五十里,抵邓州,方得食。入武关,至长安,欲隐华山,顾 以为浅。奔入蜀,至青城山上清宫,留一日,复入大面山,行二百七十余里,度 采药者不能至,乃解纵所乘骡,得石穴以居。”对昏暗朝廷,昏君佞臣的愤慨之 情,这是一种深沉的表达。小说写抗金将领宗泽之死,真可谓 “长使英雄泪满 襟”了:“宗泽招抚河南群盗,又慕义士合百余万,粮可支半岁之食。泽上二十 余疏,请高宗还京,又上疏欲合诸将渡河。汪伯彦、黄潜善力主迁东南之议,忌 宗泽成功,屡沮挠之。泽因忧郁成病。十月,宗泽疽发背死,临终无一语及家 事,但连呼‘过河’者三,又厉声高吟曰: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遗表犹赞高宗还京。”抒发爱国将领求抗战而不得,死有遗憾之情,是十分感人 的。
《宣和遗事》反映的政治斗争,益人情智,令人深思,其历史教训,至为深 刻,到今天也未丧失其全部意义。其风俗画描写,却让人心旷神怡,顿生遐想。 小说在“政和二年”下,描写了皇宫内苑的园林建筑,小巧玲珑,层现叠出,且 从游人眼中一一呈现,静中有动,又穿插游人的活动,更增生机。叙述者从游 人眼中,从流动中,连带着游人活动来描写园林,而不孤立地静止地描写亭台 楼阁,山光水色,既给人以宁静的美感,又给人以流动的生气,表现了人和自 然的和谐统一,所谓人在画图中,画图中有人,这在中国小说史上形成了传统 的美学风格,《儒林外史》的马二先生游西湖,《红楼梦》的贾宝玉大观园题对 额,皆与此相类而更高明。
《宣和遗事》还为我们展现了北宋末汴京的元宵佳节盛况,今日读来,也使 我们感到赏心乐事,着处生春。
东京大内前,有五座门: 曰东华门、曰西华门、曰景龙门、曰神 徽门、曰宣德门。自冬至日,下手架造鳌山,高一十六丈,阔三百六 十五步。中间有两条鳌柱,长二十四丈,两下用金龙缠柱,每一个龙 口里点一盏灯,谓之双龙衔照。中间有一个牌,长三丈六尺,阔二丈 四尺,金书八个大字,写道 “宣和彩山与民同乐”。彩山极是华丽: 那 彩岭直趋禁中春台,仰捧端门。梨园奏和雅之音,乐府进婆娑之舞。绛 绡楼前,三千仙子捧宸京,红玉阑中,百万都民瞻圣表。……正月十 四日夜,去大内门直上一条红棉绳上,飞下一个仙鹤儿来,口内衔一 道诏书。有一员中使接得展开,奉圣旨 “宣万姓。”有那快行家手中把 着金字牌唱道: “宣万姓!” 少刻,京师民有似云浪,尽头上戴着玉梅 雪柳闹娥儿,直到鳌山下看灯。却去宣德门直上,有三四个贵官…… 得了圣旨,交撒下金钱银钱,与万姓抢金钱。……撒金钱后,万姓各 各遍游市井,可谓是: 灯火荧煌天不夜,笙歌嘈杂地长春。至十五夜, 去内直门下赐酒。两壁有八厢,有二十四个内等子守着,喝道: “一人 只得钦一杯。”真个是:金杯内酒凝琥珀,玉觥里香胜龙涎。一似蟠桃 宴罢流玉液,敕赐流霞赏万民。那看灯底百姓,休问富贵贫贱老少尊 卑,尽到端门下赐御酒一杯。
这一段叙述描写,从长篇结构来看,是反衬后面的金兵入寇,如入无人之 境。但这段文字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读之令人神往。
此书虽是文人编撰,但采用 “说话”的技艺形式,保留着说说唱唱的特点, 增加了小说的生动性和形象性。而偶尔插入说话人的评说,既有深化思想内容 的作用,又有让读者感到亲戚因而乐于接受的趣味。这也是古代通俗小说的优 秀艺术传统之一,即便在今天,也并未失掉它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