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的“托福”热

2019-12-20 可可诗词网-遗憾教训阅读材料 https://www.kekeshici.com

        在中国大陆中学校园中,出现了热衷考“托福”,放弃考大学的现象,有些人称之为出国潮中的“青春流”。
        “托福”在大陆开考十年,参考对象不断发生变化,先是以公派为主,后以自费生居多,现在少男少女的比例又逐年增多,据统计已达到参考者的40—50%。以往每年一次的全国高考,都有过“独木桥”的不易之感,但如今已时过境迁,高考在相当多的高中毕业生中已不那么吃香,原因是为了出国。有一所重点中学,1988年有11人主动放弃被推荐直升高校的机会,占该校近年保送生总数的1/3。另一所重点中学1989年有120名毕业生,除23人免试直升高校外,参加高考的仅66人,其余均打算出国,或已出国。其中很多是在全国和市物理、外语、数学和计算机比赛中名列前茅的尖子生。1990年,一大城市取得参加高考资格的毕业生有3万人,除直升和保送高校的,实际参考的应有2.3万人,但其中5000人却主动放弃这一机会。中国教育界为此深感担忧:中学生中,不少是未来的人才,出国的学生中,又绝大多数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年轻人大量外流,中国应如何正视这一现实?
        为什么会出现这股“青春流”呢?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重要的是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崇洋心理。时下的中国,大凡冠以“洋”字的,不论是吃的、用的,还是洋硕士、洋博士,都被视为正宗而比“国货”吃香。于是家长纷纷送子女出国寻求“乐土”就很自然了。
        怕变心理。很多家长认为,我们就这一个孩子,真要出国,确实舍不得,但回过来想想,在国内大学毕业后,不但生活比不上个体户,甚至收入连工人都不如,更重要的是,在国内大学毕业后想要出国,要受服务期限的限制……想来想去,为了子女将来能有出息,还是早一点送出去保险。
        从众心理。有相当一部分中学生家长,是受周围环境影响而萌生送子女出国的念头,其中以重点中学的学生家长居多。
        当然,出国潮中的“青春流”是存在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正常现象,而且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学习、生活方式的权利。然而,作为家长、学校,特别是政府和有关教育部门,对中学生要如实介绍西方社会的实际情况,加强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教育。更重要的是要提高我国的国力,改善教育环境,制定适当的政策,解决好青年人的出路问题。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