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勒式”贻害非浅

2024-06-25 可可诗词网-遗憾教训阅读材料 https://www.kekeshici.com

        1859年4月19日,马克思在《致斐·拉萨尔》一信中首次提出了“席勒式”一语,他说:“这样,你就得更加莎士比亚化,而我认为,你的最大缺点就是席勒式地把个人变成时代精神的单纯传声简”。
        席勒(1759—1805),十八世纪德国杰出的剧作家和诗人,在他的剧作尤其是前期剧作《强盗》、《堂·卡洛斯》、《阴谋与爱情》中,较多地表现出一种主观主义的创作倾向,即从某一观念出发,不顾作品情节内部的规定性和人物性格发展的逻辑,不惜违反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随意去剪裁生活、摆布题材,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席勒式”。《堂·卡洛斯》便是这种创作原则的典型体现。
        在这部历史剧中,作者要肯定与赞颂的主要人物是波萨侯爵,而要批判、谴责的反面人物是国王腓力二世及宗教法庭之长。然而,不仅波萨与庭长之间没有情节联系,而且波萨与腓力二世之间也没有真正合理的矛盾冲突。第三幕第十场波萨与国王之间的冗长辩论,不仅使剧情显得沉闷,更重要的是,这种各抒己见的辩论既不符合历史真实,也完全违背了剧本中人物性格的发展逻辑。我们知道,历史上的腓力二世凶暴残忍,利用宗教法庭迫害进步人士,是个狂妄自大、刚愎自用的暴君。我们无法相信,一个暴君与一位有着崇高情操的人道主义者会在一席谈话中从互不了解发展到倾心相诉、真诚相待;而且在整个剧情发展中,作者也并没为这种变化提供有力的事实根据。这种只为表现作者观念而任意编造情节和改铸人物性格的做法便是“席勒式”的突出表现。
        “席勒式”是一种普遍存在的主观主义创作倾向。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可说是达到了现实主义创作的顶峰,但他小说中的败笔,即托氏的说教,却正是“席勒式”倾向的表现。恩格斯指出“席勒式”的根本缺陷在于“为了观念的东西而忘掉现实主义的东西”。这种创作上的不良倾向不仅有损于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作品的斗争精神与思想意义,是必须加以彻底否定的。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