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扇对(隔句对)
交叉相对的对偶。即一、三句相对,
二、四句相对。
104.不如林中鸟与鹊,
母不失雏雄伴雌;
应是园中桃李树,
花落随风子在枝。
评析 此例是局部相对。一句中“不如 林中”对三句的“应是园中”;二句中“雄 伴雌”对四句的“子在枝”。以“林中鸟与 鹊”和“园中桃李树”为喻,赞美了夫妻、 母子纯真之情,并以此反衬社会的冷漠 与残酷。
105.大儿九龄色清澈,
秋水为神玉为骨;
小儿五岁气食牛,
满堂宾客皆回头。
评析 此例一、三句相对,二、四句描述 极有层次,语言活泼诙谐,徐卿二子的 神态,被状写得栩栩如生。
106.缥缈巫山女,归来七八年。
殷勤湘水曲,留在十三弦。
苦调吟还出,深情咽不传。
万重云水思,今夜月明前。
评析 诗的前两联是一例相当工整而 标准的扇对。“缥缈”对“殷勤”;“巫山” 对“湘水”;“归来”对“留在”;“七八”对 “十三”。诗意对照映衬;音韵错综、匀 齐,充分显示出语言的诗意美与音乐 美。
107. 江南的风景,处处可爱,江南的 人事,事事堪哀,你看,在这一个秋尽冬 来的寒月里,四边的草木,岂不还是青 葱红润的么? (郁达夫《感伤的旅行》)
评析 前四句中,一句对三句,二句对 四句。一二句组成上联,三四句组成下 联,两联呈对比关系,以鲜明的反差,突 显出江南风景的可爱和江南人事的悲 哀。
108.桃花,一片桃红的云,
在这一岸光艳地荡漾;
李花,一片皎白的雪,
在那一岸璀璨地闪光。
评析 这是宽式扇对。以隔句对写景, 具有列举分承的表达作用。“桃红”“李 白”相映照,“这一岸”与“那一岸”相呼 应,写出了繁花似锦的春色,勾勒出了 春江两岸的画图。
109.头上何所有?翠为㔩叶垂鬓唇;
背后何所见?珠压腰被稳称身。
评析 这是一首揭露杨氏兄妹骄纵荒 淫,唐朝君王昏庸腐败的讽喻诗。例中 四句表面写众丽人的头饰和衣着,实际 上是揭露杨氏三姐妹(虢国、秦国、韩国 三夫人)骄奢淫逸生活的。一三、二四隔 句相对的形式,清晰地展现了描写的层 次,其中两个相对的设问句,又使描写 的对象得到鲜明的突出。
110.相思复相亿,夜夜泪沾衣。
空叹复空叹,朝朝君未归。
评析 扇式对偶具有乐府民歌的咏叹 风格。“相思”与“空叹”相对照,“泪沾 衣”和“君未归”相烘托,思妇的念君之 情凄婉动人。
111.相思长相思,相思无限极;
相思苦相思,相思损容色。
评析 隔句对,可以加强语言之间的内 在联系,使叙事、抒情更加连贯、紧凑而 有力,寥寥二十字,写尽了相思之深和 相思之苦,将复杂矛盾的爱恋心态抒写 得委婉而动人。
112.昔年共照松溪影,
松折溪荒僧已无。
今日还思锦城事,
雪销花谢梦何殊。
评析 前两句忆旧,后两句抚今。通过 不同景物对照描写,表现了今昔之间的 变化和人物之间的亲切感情。语言清新 婉曲,令人回味。
113.一叶复一叶,也道几翻覆。
一点复一点,书墨要接续。
亲见长公来,一节不肯曲。
见竹如见公,此麓能不俗。
回首熙丰间,几人愧此竹。
评析 景苏堂是后人为纪念苏轼而建。 据说苏轼在此题字,落下墨点,洒在竹 叶上,永不退色。诗的前四句写竹叶。 “也道几翻覆”是以竹叶的翻覆暗寓历 史的变化;“书墨要接续”曲言苏轼的立 身精神要发扬。一三、二四句隔句相应, 表现了诗人对苏轼的崇敬之情。在王安 石变法之际,苏轼处于新旧两派之间, 直道而行,不依附,不谄谀,不以私害 公,直节如竹,正因为此,才倍受诗人赞 美。
104.不如林中鸟与鹊,
母不失雏雄伴雌;
应是园中桃李树,
花落随风子在枝。
(白居易《母别子》)
评析 此例是局部相对。一句中“不如 林中”对三句的“应是园中”;二句中“雄 伴雌”对四句的“子在枝”。以“林中鸟与 鹊”和“园中桃李树”为喻,赞美了夫妻、 母子纯真之情,并以此反衬社会的冷漠 与残酷。
105.大儿九龄色清澈,
秋水为神玉为骨;
小儿五岁气食牛,
满堂宾客皆回头。
(杜甫《徐卿二子歌》)
评析 此例一、三句相对,二、四句描述 极有层次,语言活泼诙谐,徐卿二子的 神态,被状写得栩栩如生。
106.缥缈巫山女,归来七八年。
殷勤湘水曲,留在十三弦。
苦调吟还出,深情咽不传。
万重云水思,今夜月明前。
(白居易《夜闻筝中弹潇湘送神曲 感旧》)
评析 诗的前两联是一例相当工整而 标准的扇对。“缥缈”对“殷勤”;“巫山” 对“湘水”;“归来”对“留在”;“七八”对 “十三”。诗意对照映衬;音韵错综、匀 齐,充分显示出语言的诗意美与音乐 美。
107. 江南的风景,处处可爱,江南的 人事,事事堪哀,你看,在这一个秋尽冬 来的寒月里,四边的草木,岂不还是青 葱红润的么? (郁达夫《感伤的旅行》)
评析 前四句中,一句对三句,二句对 四句。一二句组成上联,三四句组成下 联,两联呈对比关系,以鲜明的反差,突 显出江南风景的可爱和江南人事的悲 哀。
108.桃花,一片桃红的云,
在这一岸光艳地荡漾;
李花,一片皎白的雪,
在那一岸璀璨地闪光。
(唐湜《春江两岸》)
评析 这是宽式扇对。以隔句对写景, 具有列举分承的表达作用。“桃红”“李 白”相映照,“这一岸”与“那一岸”相呼 应,写出了繁花似锦的春色,勾勒出了 春江两岸的画图。
109.头上何所有?翠为㔩叶垂鬓唇;
背后何所见?珠压腰被稳称身。
(杜甫《丽人行》)
评析 这是一首揭露杨氏兄妹骄纵荒 淫,唐朝君王昏庸腐败的讽喻诗。例中 四句表面写众丽人的头饰和衣着,实际 上是揭露杨氏三姐妹(虢国、秦国、韩国 三夫人)骄奢淫逸生活的。一三、二四隔 句相对的形式,清晰地展现了描写的层 次,其中两个相对的设问句,又使描写 的对象得到鲜明的突出。
110.相思复相亿,夜夜泪沾衣。
空叹复空叹,朝朝君未归。
(《诗苑类格》)
评析 扇式对偶具有乐府民歌的咏叹 风格。“相思”与“空叹”相对照,“泪沾 衣”和“君未归”相烘托,思妇的念君之 情凄婉动人。
111.相思长相思,相思无限极;
相思苦相思,相思损容色。
(陈羽《长相思》)
评析 隔句对,可以加强语言之间的内 在联系,使叙事、抒情更加连贯、紧凑而 有力,寥寥二十字,写尽了相思之深和 相思之苦,将复杂矛盾的爱恋心态抒写 得委婉而动人。
112.昔年共照松溪影,
松折溪荒僧已无。
今日还思锦城事,
雪销花谢梦何殊。
(郑谷《遇裴晤员外》)
评析 前两句忆旧,后两句抚今。通过 不同景物对照描写,表现了今昔之间的 变化和人物之间的亲切感情。语言清新 婉曲,令人回味。
113.一叶复一叶,也道几翻覆。
一点复一点,书墨要接续。
亲见长公来,一节不肯曲。
见竹如见公,此麓能不俗。
回首熙丰间,几人愧此竹。
(道璨《题景苏堂竹》)
评析 景苏堂是后人为纪念苏轼而建。 据说苏轼在此题字,落下墨点,洒在竹 叶上,永不退色。诗的前四句写竹叶。 “也道几翻覆”是以竹叶的翻覆暗寓历 史的变化;“书墨要接续”曲言苏轼的立 身精神要发扬。一三、二四句隔句相应, 表现了诗人对苏轼的崇敬之情。在王安 石变法之际,苏轼处于新旧两派之间, 直道而行,不依附,不谄谀,不以私害 公,直节如竹,正因为此,才倍受诗人赞 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