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借对(假对、假借对)

2019-05-25 可可诗词网-修辞艺术 https://www.kekeshici.com

        利用汉字的同音字,在形式上构成 对仗的对偶。
        114.厨人具鸡黍,稚子摘杨梅。
        

(孟浩然《裴司士员司户见寻》)


        评析 利用谐音关系,将“杨”借作 “羊”,于是上句中的“鸡”与下句中的 “杨”构成对仗,虽然两个字在句中的意 义对不起来不工,但是借音之后,上下 句在字面上却是对仗极工的一联,诗的 意蕴和意境也随之增加不少。
        115.凤尾香罗薄几重,
        碧文圆顶夜深缝。
        扇裁月魄羞难掩,
        车走雷声语未通。
        曾是寂寥金烬暗,
        断无消息石榴红。
        斑骓只系垂杨岸,
        何处西南待好风?
        

(李商隐《无题》)


        评析 这是一首抒写青年女子爱情失 意的幽怨和相思无望的苦闷的诗。颈联 写别后的相思寂寥。“金烬暗”“石榴红” 不仅是写景物,而且是抒情怀,具有丰 富的象征内涵:暗淡的残灯是女主人公 相思无望情绪的外化和象征;“石榴红” 给她又带来流光易逝、青春虚度的伤 感。诗人又借“石榴”之“石”为“石头”之 “石”,与上句的“金”相对,字面严整的 对仗形式,给诗增添了新的情味。
        116.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锦瑟》)


        评析 “沧海”即大海,在诗中用本义。 又借它又一义“青绿色”与下句“蓝田” 中的“蓝”相对,形成工整贴切的字面对 仗,丰富了诗的意蕴,创造了诗的意境: 沧海,月明,激起人们对“鲛人泣泪,颗 颗成珠”的联想,海月和泪珠溶为一体, 抒发了一种复杂的、难言的怅惘情怀。
        117. 谜面:公门桃李争荣日。
        (打三个国名)
        谜底:德国、荷兰、比利时。
        评析 此例在灯谜中称为遥对格,要求 谜底与谜面在字面对偶的前提下,彼此 的意义越不相干越妙,越能体现出别解 的谜趣来。例中“公门”对“德国”;“桃 李”对“荷兰”;“争荣日”对“比利时”。在 形式上是极为工整的妙对,而在内容上 却是风马牛不相及,充分显示了借对的 特点。
        118.朝回日日典春衣,
        每日江头尽醉归。
        酒债寻常行处有,
        人生七十古来稀。
        穿花蛱蝶深深见,
        点水蜻艇款款飞。
        传语风光共流转,
        暂时相赏莫相违。
        

(杜甫《曲江》)


        评析 这是一首因仕途不畅,郁郁不得 志而有感于暮春而作的律诗。一二句写 靠典春衣买酒,三四句揭示醉酒的原 因:借酒浇愁,故作愤激之言。“寻常”有 “平常”之义,在古代又是长度单位,即 八尺为一“寻”,“倍寻”为一“常”。诗句 既用它的“平常”义,又用它的“长度” 义,和下句的“七十”组成数字对,语意 双关,含义丰富,耐人寻味。
        119.水春云母碓,风扫石楠花。
        

(李白《送内庐山寻女道士李腾 空》)


        评析 这是一联借对。为了使上句的 “云母”中的“母”,与下句“石楠花”中的 “楠”,在字面上相对,利用同音关系,借 “楠”为“男”。于是字面和文意形成差 异,给诗增添了一些情味。
        120.少年曾任侠,晚节更为儒。
        

(王维《崔录事》)


        评析 为了追求字面的对仗,诗人借 “节操”之“节”为“季节”之“节”,与上句 “少年”中的“年”字相对,构成对偶中的 一种特殊形式:假借对。文意与字面形 成的差异,体现出一些别解的诗趣。
        121.事直皇天在,归迟白发生。
        

(刘长卿《新安奉送穆谕德》)


        评析 “皇天”中的“皇”本无色彩之义, 这里利用同音关系,借“皇”为“黄”,与 下句中的“白”相对,构成字面上的对 仗。
        122.棘树寒云色,茵��春藕香。
        脆添生菜美,阴益食单凉。
        野鹤清晨出,山精白日藏。
        石林蟠水府,百里独苍苍。
        

(杜甫《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


        评析 “清”在第三联中用它的本义,又 借“清”与“青”同音,在颜色上与下句的 “白”相对,既符合诗的对仗要求,又丰 富了诗的意蕴。
        123.重阳独酌杯中酒,
        抱病起登江上台。
        竹叶于人既无分,
        菊花从此不须开。
        殊方日落玄猿哭,
        旧国霜前白雁来。
        弟妹萧条各何在,
        干戈衰谢两相催!
        

(杜甫《九日》)


        评析 诗的第二联巧妙地使用借对,借 “竹叶青”酒的“竹叶”二字与“菊花”相 对。“菊花”虽是实景,“竹叶”却非真物。 然而由于字面工整贴切,特别显得新鲜 别致,全联成为历来传诵的名句。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